错题跟踪与分析
2014-04-29徐立欣
徐立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55-01
笔者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谨以此篇文章与同仁、学生家长以及诸位读者朋友们交流心得。在不断学习、实践中,摸索出一条以错题分析与跟踪为切入点,有利于改进孩子学习,促进家庭亲子关系和谐之路。
我们知道,学生做一道题,不论是什么科目的题,大多是这样的:正确的方法和答案几乎只有一个,而错误的方式却多种多样,原因也不尽相同。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总结错题原因和形式
结合孩子学习,我总结出了几种错误原因和形式,打印在一张纸上,贴在孩子的学习桌前,让孩子有全面的思想认识,知道容易犯这些类似的错误。内容如下:
1.因为急躁、忙乱,或是一心多用,容易出现以下错误形式:看错题、抄错题、算错题、答错题、落题、单位弄错。
2.对书中知识或老师的讲解,认识模糊,不理解题意而出错。
3.不相信一分思考会有一分收获,急于求成会导致放弃,或做错。
4.题中给予的说明或已知条件没用上,出错。
5.可简算的硬算,出错。
6.轻视简单的题,而“被骗”。
7.写完好的字,被误擦掉了,或是字迹不清晰视为错误。
8.身体健康状况不良导致无心学习,做题出错不奇怪。
二、每天坚持错题跟踪
笔者从2007年9月开始,在专门的错题本上记录孩子错题,至今已记录了三整年,用完12个笔记本,累计文字总量达20万字。
负责记录的人是家长,偶尔也可以请孩子自己记录一下。如果面对孩子做错的应用题或者一篇阅读文章,家长也要抄下来,虽然是很费神和不情愿的,但是错题记录本具有独立可阅读性,不必再参阅查找原题出处,用时非常方便。
即把每一个错字、错题和不会做的题,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做错的建议重新思考。就是要把思考错误和做错的过程也记下来。做不上的题,第二天又要交作业,需要记录是什么题不会,什么是家长讲解后才做上的。错题,有时不是一遍就能改对的,改了三、四遍的才对的也有,家长和孩子在学习上付出的辛酸和痛苦代价是避免不了。另外,如果没有错题,或是家长认为孩子把能力所及范围内的题,都做对了,也要记录下来,这是必要的。在当天的记录本上画一个小笑脸,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否认错题跟踪的过程伴随着“酸甜苦辣”。
下面是對记录错题的辩证分析:
1.目的和意义
记录错题的目的是考试前几天看一遍,这样做对复习是高效的,针对性强的,尽量避免重复发生类似的错误。
坦诚地说,笔者是看见孩子在作业和考试的错题就容易生气的家长,曾多次努力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但都归于失败。当孩子告诉你不良成绩的瞬间,一眼便发现你勉强掩饰的内心感受。如果你也看见错题就生气,那就把它“狠狠地”把它记下来吧!这一点很重要,可能会减少当面指责,避免当场发怒带来家庭矛盾的升级,但意思可不是家长要批评孩子,试想,当孩子看到曾经的错题时,一般都自觉认识到:怎么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都做错了?反省和自责的同时,但也会认识到自己是在不断进步啊!可以说,孩子做错了题,在家长愿意为了“和平共处”而付出的努力情况下,转变成了对家长的“惩罚”——抄错题。这种对错题“软”处理方式里面,难道不包含对孩子的宽容、理解和爱吗?所以,家长放心,事实上,孩子一般不会希望如此过多地“惩罚”家长的。会好起来的!
2.不要违背客观规律
这种错题分析与跟踪似乎只对纠正以前的错题或类似的错题有价值,而新的错题层出不穷。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有很多,坚持错题分析与跟踪和考试得高分,不构成直接因果关系。因为在一定年龄范围和一定熟练程度范围内,一点也不出错是不现实的,这就是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违背。需要家长引起注意的是,过分关注错题,孩子是否认为错题缠在身上,难以摆脱和避免,难以拾起更多的学习乐趣。所以说,根据孩子自身学习情况,我时常允许孩子有一道、两道或三道错题,并不是引导其更多出错的坏事。孩子反倒心存感激的,并由衷产生把题做对、做好的动力。
最后,说明一下,长期坚持分析并跟踪错题,笔者发现原来平均一学期要用完三个记录本记录错题,现在却不到两本,总体趋势是每天要跟踪记录的错题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