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要学点“对联文化”
2014-04-29杨方正
杨方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2-123-01
我们的传统语文教学,曾一度对“对联文化”非常重视。旧时几岁孩童进入私塾,先生便让你学着对“对子”,如出个“狗尾草”可对“马齿苋”,出“雾失楼台”,可对“月迷津度”……通过逐步加大难度的出句对句,训练遣词造句的能力,培养观察力,开启想象力,陶冶情操,引退其文学兴趣,实乃不失为一种可取之舉措。可后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陵慢淡漠甚至疏远了对联文化,这本缘于认识问题,因为有人认为对联只是一种文字游戏而已,意义不大。其实不然,我认为,现今,对联文化还是有必要也必须纳入语文教学,让它堂皇地走进中学语文课堂,成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继承传统,传承文明
对联具有广泛 群众性,适应性,有它生长的土壤。大型庆典活动、旅游景点的人文景观、城乡婚丧喜庆等等都离不开对联,各行各业常使用对联。
就说春联,不论贫富,老百姓家家户户都钟爱着,并且它又能登上大雅之堂。毛泽东早在1944年3月22日《产于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新春联是群众识字课本和政治课本,是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社会需要对联,当今祖车文苑百花盛开,对联这朵奇葩也开得茂盛,如各地楹联学会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出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好的楹联作品层出不究,博得社会各界好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据我调查,我们县楹联学会多名会员,大多是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中青年骨干寥若晨星,后继乏人问题严重。我们的学生大多对对联只略知皮毛,不懂格律平仄,甚或一窍不通。在必需时,要写一副对联,只能望洋兴叹,该出手时不能出手。要改变这处状况,用现今流行的话说,必须从孩子抓起,要让对联文化走进中学课堂,让学生掌握这种文学形式,语文自当担些重任,这是社会的希翼。
二、激发兴趣,扩大阅历
适时地把对联引入中学语文课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又借此了解了时代背景和作者,不宪政也能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学习全祖望《梅花岭记》(高中课本第三册),有“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情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一句,对经略洪承畴,我介绍了两副对联。一是作为忠臣时他自己写的:
君恩似海,
臣节如山!
另一副是洪承畴降清后,别人给他改动了的对联:
君恩似海矣!
臣节如山乎?
加两字的对联与前面意思很不相同,这样,学生即知文中句意,更知人,也能体会到增一字的奇妙,体会语言的表现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同时,把对联引入课堂,能扩大学生知识面。对联,可以讴歌德政,针贬时弊,反映民情,咏物述志,能叙事绘景,写意抒情。
如向学生介绍明末东林党首领顾宪成的对联:
风志雨声读收志,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让学生知道,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关心政治。
涉及到近代历史背景时,介绍名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靠边。
上联为一自诩为“中国通”的洋人所写,把八国联军比为“八大王”,狂妄自大,欺人太甚;下联为一普通中国人所续,把他们比为“小鬼”,并要滚一边。天衣无缝,痛快淋漓,学生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学孙中山的文章时,让学生知道孙先生遗嘱中的对联: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这副对联号召力强,不仅对当时的革命有教育、鼓舞作用,而且对我们今天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有鞭策作用。
三、有助玩弄鉴赏古典诗歌,有利于加深文学底蕴
1999年,江泽民同志号召全国人民要学一点古典文学,新编中学课本,古典文学份量加重了,尤其是古典诗词。确实,古典诗歌是一种文学精华,是文学中的精品,并且,现在文学鉴赏中(包括高考试题),古典诗歌鉴赏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对于鉴赏古典诗歌,尤其是律诗,绝句,大有帮助。
对联讲求对仗、平仄、声律,要求词性对应,内容相关相连或相反,讲究个辞。古典诗歌中不少也有这样要求,把氢这引起特点利于背诵和理解。
而律诗中的颔联、颈联实为两副工整的对联。
四、能提高写作水平,培养驾驭语言的能力
把对联文化引入中学语文课堂,能培养学生观察力,丰富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就说命题,我国古代文学中,不少作品采用对偶形式,典型 要数章回小说。中学课文中也有涉及。
现在的话题作文,都要求自拟题目,一篇文章的命题,如能采用精炼工整的对偶句,总能引人入胜,使读者产生兴趣,犹如画龙点睛。
再说行文中,能引用一些精辟的对联或诗歌对仗句,也能给文章增色不少。这为那些主观主义者,为那些徒务虚名、不求实际的人画了一副很逼真的肖像,非常生动。
由此可见,对联文化的文学中,在语文园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自有他的地位和作用。虽不必以此为语文课重点,但我认为,让它走入中学语文课堂,实乃必要、必须,所喜现在对联已列入教学大纲,并且学生也非常喜爱对联,我曾进行两次征联竞赛,学生踊跃参加,热情很高,遗憾的是水平有限。
如何弘扬对联文化,怎样把握其度,值得我们琢磨、深思,作为语文教师,也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