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中小学生声乐教育浅析
2014-04-29王双玉
王双玉
【摘 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育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城乡差别表现突出,音乐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更多的是体现于城市,而幅员辽阔的广大农村,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中学音乐教育仍存在着许多困难,现今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现状仍令人担心和忧虑。
【关键词】中小学生;声乐教育;现状;对策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指出: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音乐对一个人的熏陶与感染,对一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着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抓好音乐教学,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心理教育为主线,体育为基础,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为主体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人才的艺术素质如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育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城乡差别表现突出,音乐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更多的是体现于城市,而幅员辽阔的广大农村,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中学音乐教育仍存在着许多困难,现今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现状仍令人担心和忧虑。
一、我国中小学生声乐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音乐院校不断增多,接受系统音乐教育的人数呈急剧上升之势,为整个社会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遗憾的是这种大好景况只局限于大中型城市,而占全国学校总数的85%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几近空白,绝大多数高中生还都是乐盲,这与党的“十八”以来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科教兴国战略,普及素质教育等要求相去甚远。
1、重智育、重升学率、轻美育的现象相当严重。有的学校领导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教师认为可上可不上,家长认为音乐课没什么用,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近年来,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学里,搞了一些音乐实验班,经验表明,有音乐特长的学生的创造能力都很强,而且学习成绩也比普通班级高。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城乡差距明显。在农村的中小学,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极不平衡,导致国家的音乐教育政策方针不能很好地在农村中小学实施。
2、教学设施城乡不均衡。目前,在我们城市地区,声乐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其配套设备相对较为完善。但城乡差距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在一些贫困山区,先不说能有什么电视机、录音机、风琴、钢琴等,就是连像样一些的课桌椅都成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声乐教育的有效开展。
3、音乐教学师资严重缺失。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村中小学90多万所,其中音乐教师才10万人即便是按每校配备1位音乐教师计算,以我国现有音乐院校的培养速度,60年后才能满足这一需求。在应试教育为主的农村中小学,一切都圍着“主科”转,对待“新课标”教育管理者们依旧是置若罔闻。在一份调查材料中有一组数字显示“70.4%的教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感到迷茫;69%的学校依旧把学生的考分作为衡量教育的唯一尺度;55.3%的农村小学课程未开齐全(含课表上有但实际没上的)音乐课和美术课”等。由于农村学校的音乐授课教师多是兼代老师、音乐爱好者,所以就很难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4、声乐教育偏离教材,随意性大。有些地方音乐课是“口传心授”,音乐课成了流行音乐的“唱歌课”,歌曲的内容也不加以筛选。农村音乐教育的这种流行音乐的“唱歌课”,决定了它的教学形式是单一的,使得学生、教师不断地追求流行音乐里的通俗歌曲,使得学生中出现一批“追星族”。他们唱着通俗歌曲,心里上感觉到了一种满足,音乐教师因为学生的这种“满足”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及技能、音乐欣赏的教学,使农村许多学生不懂音乐的基本常识,不识谱。
二、提高中小学声乐教育的方法与对策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只有因地制宜地实施音乐教育改革和探索,充分发掘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和潜力,才能把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整体地、全面地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提高认识,改变观念。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开发孩子的智力,使之变得耳聪目明心智灵,能培养孩子的时间感、韵律感、平衡感、对比感、统一感,能增强孩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各位教师各位家长及社会各届要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宣传音乐教育及其它美育,为音乐教育鼓与呼,把音乐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加大投入,加快培训。目前,各级各类学校是实施音乐教育的绝对主力,而音乐教学设施、音乐教师是制约音乐教育成败的关键。在实施科教兴国、尊师重教的今天,在消灭了中小学危房,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到位后,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修建音乐专用教室,配置钢琴,拓宽渠道聘用专职音乐教师。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加快加紧培训兼职音乐教师。
3、借鉴经验,尝试立法。借鉴音乐强国先进经验,应尝试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方面进行立法,以便依法办事,保障学生接受正规、系统的音乐教育。立法中应明确要求各中小学达到适应新时期声乐教育的基本要求,如:必须配备专职音乐教师;每周应开设音乐课的节数;修建专门的音乐教室并配有钢琴;按一定比例单列音乐教育经费,购置乐器和乐具;使用国家统一编写的音乐教材;配置足够的音乐图书、唱片、光盘等资料;既保障音乐教师权益待遇又定期按要求督促、检查其教学、进修情况,等等。
4、家校结合,发掘潜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影视、广播、网络已逐步走入农民家庭,这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音乐教育潜力。与此同时,选择一些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小乐器学习音乐也不再是农民的负担。但各个地区、家庭的状况又不尽整齐,音乐教育工作者更需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掘学生家庭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所蕴藏的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学习音乐”、选择一些乐器作为学具学习音乐等。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选择功能齐全、性能优越的乐器,如电子琴、口风琴、木琴等;经济条件滞后或一般的地区可选择经济实用的乐器,如竖笛、口琴等。
5、把握大纲,加强评估。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练习,而且是扎扎实实地练习,才能达到 “双基”要求。根据已经总结的教学经验和现行音乐教材的特点,要在识谱和听音两个环节中,把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兴趣放在重要位置上,把音乐基础知识、技能和麻醉歌曲、补充歌曲结合起来,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系统性很强,不仅练习内容和唱歌欣赏有机结合而且欣赏的曲目到高年级又是主要课教材,这种前有孕伏,后有发展的配置,显示了编写人员的匠心,千万不可忽略。
三、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广大偏远第七音乐教育任重道远。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关心、支持音乐教育,尤其要关注相对落后的乡村声乐教育,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从而与城市学校音乐教育并进,只有这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
[2]王安国.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2004(4).
[3]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林岩.声乐教育的创新模式研究[J].黄河之声,2011(14).
[6]王绍伟,陈淑惠.“艺术教育”声乐创新教学模式探讨[J].长治学院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