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注重突显问题探究方式

2014-04-29张振涛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科学情境

张振涛

关于科学探究,《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事实上,科学探究的本质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学探究就是围绕着“问题”在探究。“问题”如此重要,它又该如何呈现?是由教师提出,还是期待着学生自己发现?显然,科学探究并不是教师一人或学生一方就可以完成的,探究的“问题”自然不是教师或者学生任何单方的事情,而是教师和学生科学探究的共同体。所以本文将以这个共同体为基点来探索小学科学探究中“问题”的呈现策略。

一、改变师生观念,去除问题呈现的第一个障碍

传统的应试教育即“教师教,学生学”,鼓励学生“听老师的话”,“努力、用功学习”,面对探究学习这一探究性学习方式,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是遥不可及的理论知识。科学探究的本质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学教师作为學生科学探究的指导者,引领者和促进者,要彻底摒除传统观念,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作为科学探究的主体——学生,也应充分认识“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价值。其实大部分的学生天生都具有很大的好奇心,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好奇是合理的,自己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久而久之,学生就能自觉的发现问题,并能大胆说出来。

正如某位专家说的:纵使出于公平考虑,“应试教育”不可替代,教师们也应该想方设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使学生的知识增长不以牺牲想象力为代价。教师们要大胆创新,引领学生真正走好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发现问题”。教师观念的改变也就无形中改变了学生的观念,甚至可以和学生共同前行,排除科学探究中出现的种种困难。

二、创设优质情境,让问题的呈现如鱼得水

学生对问题的发现,依赖于探究思维的开启,要帮助学生开启这扇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一个优质的情境。科学探究的情境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生活情境,实验操作情境,也可以是一次有趣的激疑谈话。无论是哪种,一个优质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因此,要创设处优质的情境,必须遵循以下两个规则。

1、探索未知东西

未知的东西,才需要研究和发现。也就是说,探究的目的就在于揭示一切未知的东西。根据这一规则,要把学生掌握的原理和规律,通过设置情境问题,放在“未知的东西“的地位上。如学习科学(三下)《空气占据空间》这一课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引发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漏斗里的水下不去呢?是什么力量不让漏斗里的水下去呢?如此不可思议的现象引发了学生深入细致的思考,探索未知的过程也就一幕揭开了另一幕。

2、引发矛盾冲突

科学探究的“问题”,不是任意设置的,如果问题过于简单,或者智力价值不不高,就难以进行激烈的讨论,也就难以产生深刻的共鸣,那么就没有多大探究的意义。因此,科学探究情境所隐含的问题有它的特点,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涵盖力,蕴含着较大的矛盾冲突——也叫做“问题性问题”。如何设置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矛盾冲突,并提出“问题性问题”呢?如学习《轮轴》时,教师可让一个强壮男生和一个瘦弱女生进行拧瓶子比赛,引发激烈矛盾,进而产生疑问:是不是与两人握住瓶子的位置不同有关?为什么呢?带着这样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学生自觉的进入解决问题过程中去。

三、讲究问题处理,让问题的呈现突显高效价值。

1、问题见时机

问题的出现要见时机而定,不是随意出现的,不根据具体的情况,学生就无法理解问题的含义,科学探究就无法顺利进行。比如有位老师在上《地球上的水》一课时,如果让学生亲自调查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亲眼目睹几个水资源浪费和被污染的片段,进行交流后再用简单实验来打比方,那么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也就水到渠成了。可见,问题提出要根据适合的情境和适合的时机而定的,这样的问题才能一针见血,水到渠成,科学探究也更有目的性,探究价值才能更加高效。

2、问题要精确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能在课堂里提出的探究问题也是有限的。所以问题不能多,要精确,能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科学探究重在对出现的“问题”的探究,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有目的实验,操作和思考。对于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教师应和学生及时交流,及时筛选,及时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语言,精要学生的科学语言。对于教师本身提出的问题,要精确明了,能及时唤醒学生的旧知识,通过解决问题,能建立起新的认知,新的联结点。

3、问题可幽默

幽默的语言,谁都无法抵挡。它能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能让学生茅塞顿开。对于科学探究,它同样显示着独特的魅力——机智、趣味。正如原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所说: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极易形成愉快欢乐的学习意境,这样的意境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开启创新思维,科学探究的成效将在无形中变得更加明显。

显然,问题的呈现方式绝对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但无论如何都应从改变观念入手,不但教师要改变,学生更要改变。问题的出现无论是教师提出,还是学生发现,都依赖于情境的设置,一个优质的情境可以将学生带入探究“问题”的意境中去。问题的提出还要看它的成效,只有处理得当的探究“问题”,才能突显出科学探究这一新的学习方式的高效价值。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科学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科学大爆炸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