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出入境边防检查的现状与对策

2014-04-29付鑫亮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14年2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开放,外国人员出入境更加频繁,同时国际恐怖主义的长期存在,对我国出入境边检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在结合国内实情的基础上,应参考更多国外先进管理体制和技术,让我国出入境边检工作不断完善。

[关键词]非法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边防检查体系

出入境边防检查是保障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必要环节,而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非法出入境所存在的隐患,特别是随着我国出入境政策的调整、国民申请普通护照逐步的方便,非法出入境的问题就更显严峻。通过了解出入境的边防检查可以窥视到整个出入境边防检查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非法出入境执法的现状

在通过对各处口岸边防检查站在非法出入境执法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汇总,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

(一)打击境外转道非法移民第三国法律存在空白区

从近几年各口岸获取的遣返案例中可看到,境外转道非法移民第三国的比例非常大,但该问题在我国现存的法律上仍属未明确界定范围,很多人都认为这种行为与偷渡类似,但是又属于合法范畴,因为它并没有违反现存的相关法律条款,不会给予任何的律法追究。

(二)边境检查机关对伪证或签证的鉴定没有条款规定

一般边检中所遇到的持有伪证照或签证出入境是现存非法出入境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对于持有人所持有的护照、证件的真假鉴定会成为定案的关键性环节,然而我国现存法律中,并没有对证照、签证等证件的司法鉴定有明确的权利归属界定。而我国公安机關对于物证检验方面又集中在一般的物证的真实性和差异性的鉴别,而对于护照、签证的鉴别研究尚为不足。边检机关虽然拥有国家授予的检查各类证照的职权,然而却没有给予其司法鉴定的权利,这样对其执法的合法性上大打折扣。

(三)各类证照、签证的多样性给边检工作带来的更多的考验

各国的证件、签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且数量较多,频繁的细节和整体的变换让边检人员不能及时辨别出真假,特别是多样的变换下,公安或有关部门没有将其变换的信息及时通知到边检部门,这样就更容易导致边检工作的滞后性。并且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情况下,放行或阻止出入境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容易造成执法过程的差异性,不利于推行依法治边的理念。

二、我国非法出入境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一)加剧国际非法移民问题

由于我国对境外转道非法移民存在的法律空白,导致全国各相关执法部门各自为政,对边检工作的认识不一,对于边检的实际操作没有统一标准。而当实际工作中出现当事人提起申诉、复议或诉讼等问题,一般部门相关人员会不予追究,这必然引起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并且有助长之势。

(二)让边检工作存在管理上的隐患

由于我国法律没有对境外转道非法移民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管束,因此各口岸的边检工作中一般采用较为短期内的政策和规定进行执法,这样有可能导致非法出入境人员或其幕后组织者通过多样的办法去拉拢贿赂边检人员,让其非法出入境变得合法。此外,边检人员依法扣审非法出入境人员后,由于取证难和各种执法认识不一的问题,往往让该类案件以释放而告终。

(三)加大了边检执法人员心理压力

边检人员处理出入境检查工作一般通过简短的询问和判断来完成,在处理上主要依靠边检人员的判断来完成,同时问题的处理上要受制于现行的规定,让边检人员承受了较大的精神压力,特别是非法出入境人员根据现行情况,针对边检的实际情况来制造出多样的应变手段,让边检人员更加难以辨别。此外,由于非法出入境嫌疑人在移交后台审查后,由于取证难等问题无法立案,容易给人留下边检人员工作能力差的印象,并且当嫌疑人在他国被查为境外非法转道时,又会被有关国家认为本国执法人员存在买关卖关的嫌疑。

(四)极易导致边检执法行政诉讼的败诉现象

因为我国现行的边检法律中没有对伪假证照或签证的司法鉴定权的明确界定,因此容易让边检机关存在着非法出入境取证难的问题,一般只有口供,而没有其他有效证明,特别是当涉案人员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时,边检机关作为举证的主体便会显得非常被动,很可能会承担败诉后的国家赔偿责任。

三、德国出入境边防检查的现状

(一)前移战略

前移战略是通过对信息的多方面收集与分析来加强预防非法出入境的活动。德国会派驻官员到各国的使馆和机场收集情报,同时与航空公司紧密合作,联合做好防范工作。德国在出入境的检查上特别注重人员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投入到实际的运用中,特别是使用航空公司的旅客信息和各使馆所签发的签证信息等进行有预防性的检查。此外,德国还设有专门的背景分析和风险评估机构,可以指挥下设的警方评估、情报分析和数据库资料,有效地综合各方力量运用到实际的边检工作中。

(二)边检工作突出重点,措施先进

德国的边检工作重心在于对入境的检查与管理,而入境检查管理中,又以对非欧盟国家的入境检查为首要任务。这种现象主要是与其边检法律制度相关。德国对于重点航班采取指定停靠位置的方式来加强其入境的检查强度。边检现象对欧盟国家人员设置了专属通道,并进行简易的边检程序,而对于行动异常的人员采取重点抽查和审核。一般检查欧盟国家的人员用时大概在20秒,而检查非欧盟国家的人员会多一倍,大概在40秒左右。

除了人工边检方式外,德国联邦警察还会使用生物科技和其他有效的现代科技技术,如可采用自助型的查验程序,有效地提升边检检查的数量、质量和速度。因此,在旅客经过自助查验通道时可自行进行所持证件的扫描和虹膜信息的对比。而持有电子生物护照的欧盟国旅客不需要采集信息,就可以通过自助查验系统完成整个边检程序,有效地加快的边检工作的效率。

四、德国边检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法律制度,明确指导我国边防检查工作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边检法律制度还要追溯到1985年全国人大第13次会议通过的《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和《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而直接指导边检工作的法律来自于1995年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中通过的《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它明确了边检工作中边检机关的职责范围,对边检工作各方面开展作了细致的规定。而最新的出入境管理规定是2012年6月全国人大第27次会议通过的新边检检查条例,该条例还在制定中。通过对比与借鉴德国的边检工作制度,我国需要完善下列边检制度。

1.对国外人员的出入境管理检查。如德国边检工作中所展现,对非欧盟国家的人员的入境检查管理为重点,我国应加大对非本国国民的入境检查管理。当下,随着我国的经济逐步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公民想移民到我国工作、居住、发展。然而我国的国家资源有限,同时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长期存在,如果采取鼓励外来移民的措施,势必加大本国国民内部的人口压力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国际恐怖主义的长期存在和不断扩张,我们需要加大对外来人员的入境检查,从而来保障本国的安全环境。因此,在边检工作中需要加强对非本国公民的入境检查力度,在欢迎外国人员来我国的同时,也要控制其外来人员对我国的安全和生产环境带来的影响。

2.边检工作要充分考虑本国国民的出入境权利,简化国民出入境手续。德国的《护照法》充分关注到德国公民的入境问题,规定边检机关不得拒绝德国公民的入境要求,而对出境的控制上主要针对的是特殊对象。国家对本国公民颁发了公民护照,就应该充分保障其公民权益,为公民多方面提供便捷服务,而我国对于本国公民严格的出入境限制则显得相对不合理。国外签证、护照等证照种类繁多,没有统一标准,在审核这些证照上需要更加的专业,和花费更多的精力,因此为了做好对国外证照的检查工作,对国内人员的检查工作减少流程可以更好地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3.提高边检工作技术性,为先进技术开辟绿色通道。《国际航班载运人员信息预报实施办法》在2008年2月13日经由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并且经过了民航总局的同意,在2008年5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旅客信息预报系统为出入境边检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据,提升了边检的防控能力。而其他的防护措施,如电子生物特征检查、自助查验通道等都可以通过法律完善来为我国边检工作提供有效的执法依据。

(二)改革我国边检机关设置,展现中央事权属性,建立统一的检查和服务体系

当下我国的出入境边检机关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在1998年经过改制的北京、上海、深圳等9个出入境边检总站归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直接管辖,其他的边检站为现役部队,归属于各省的公安边防部队管理。而在德国,没有单独的出入境边检机关,联邦警察总局在全国设有9个地方联邦警察分局,其中法兰克福国际机场就是9个分局中的一个。其职能相当于我国北京边检总站、机场公安分局、武警三支队、国际空警大队和安保公司的总和,这样形成了统一的立体式出入境边检管理体系。

在德国边检体系的参照下,为了让我国出入境边检体系体现中央事权属性,应该将所有的边检口岸进行全新的改制,在各省设立出入境管理分局,独立于各地的地方领导,统一归属于公安部出入境管理。依照我国国情,像法兰克福机场分局那样可将安检、边检、警卫、空中和地面安保功能集合到一起的做法并不实际,但是这样的统一立体式边检管理体系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可以做的是,加强各口岸执法机关的合作,让所有有效信息可以得到共享。而当下,在各地已经展开了一些具体的实际合作,且成效较好。例如,2010年,北京出入境边检总站、首都机场公安分局、海关缉私分局就共同签署了《加强首都口岸管控跨警种合作框架协议》,尽可能地发挥了边检单位在检查工作中的优势,达到了优势互补的效果。

(三)完善我国边检体制,突出边检重点,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国际警务合作

随着出入境人数的增加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存在,我国各边检单位的边检工作压力日益加剧。借鉴德国的现存模式,我国应积极派遣人员到国外收集有效情报,建立全面的外国人签证信息资料库和出入境人员资料库,设立专门机构对资料库和出入境人员信息调查和风险评估,对风险问题进行预估和预防。突出出入境边检工作重点,主要放在对外国人入境边检工作上,重点放在网上追逃人员,偷渡线路旅客的处境检查。积极推动先进生物特征检查、自助查验通道等先进管理技术与方法的运用上。加强与世界各国出入境边检工作单位的联系和合作,更多地展开证件研究工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安翠丽.德国出入境边防检查制度研究[J].辽宁警专学报,2013,2:89-92.

[2]才玉娜.关于打击非法出入境执法中疑难问题的思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87-88.

[3]熊晓玲,王惠斌.新兴扰乱口岸秩序案件特点与对策探析[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53-57.

[作者簡介]付鑫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1级涉外警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