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漂泊的他者

2014-04-29宋镠洋

西江月·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他者存在主义

宋镠洋

【摘 要】南非白人作家库切1986年出版的《福》,因其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方法,独特的叙述视角,通过对西方文学经典《鲁滨逊漂流记》的成功逆写达到了解构经典、关注被边缘化人物的目的。本文将对《福》中被边缘化的他者Cruso进行存在主义解读,将视角转向这位年逾六十的海难幸存者。

【关键词】《福》;他者;存在主义;Cruso

库切的作品《福》,颠覆了十八世纪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经典形象,自出版以来就引起了文学界的极大兴趣,成为后殖民文学史上的经典逆写文本。简单的对话,毫不华丽的辞藻,淡淡的叙述口吻带给读者的却是极度深刻的阅读体验,这部作品成功的颠覆了神话鲁滨逊的形象,让原本没有发言权的女性和奴隶星期五发出了他们自己的声音,让许久以来在文学中处于被压迫状态的边缘化人物得到了释放,掌握了叙述自己故事的权利。

库切作品中主人公几乎都具有社会边缘人和小人物的特点。在描述作品中人物的故事过程中中,库切倾入了自身的情感和经历,通过塑造反英雄的角色,对小人物的命运和情感进行描写,流露出一种悲观的虚无情绪,显现出生命本真的存在形式。形式多样的作品写作方式,引人深思的故事对话,库切使他作品中的边缘化人物和他者站到了故事叙述的中心,发出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声音。在作品《福》中,苏珊·巴顿的写作焦虑和星期五的沉默取代了《鲁滨逊漂流记》中处于作品中心的荒岛征服者鲁滨逊,解构了文学史上的神话,向世人展现出一副全然不同的故事背景,揭露了帝国大厦的建立和文学之间的共谋关系。

1.Cruso:自我放逐的他者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炼出的主/奴范式一直是主体/他者认同的思想源泉”;后结构主义思想家福柯在批判权力/话语的同时,注意到那些由权力/话语塑造的,处于社会边缘的主体,与其说他们是“主体”,不如说他们更是“他者”,具有边缘性和从属性的“他者”。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斯皮瓦克将主体和他者之间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延展到种族、阶级和性别——比如黑人、穷人和女性,他们都是被剥夺话语权的群体。对他者定义者往往是主导性主体,如德国著名哲学家、评论家西摩尔认为,他者“是超越远近距离的‘局外人。”(Simmel1971:144)著名英国学者、后殖民批评家艾勒克·博埃默对他者的定义是这样的:“‘他者这个概念,·······指主导性主体以外的一个不熟悉的对立面或否定因素,因为它的存在,主体的权威才得以界定”。与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Crusoe相比,《福》中的Cruso年逾六十,皮肤黝黑,满脸胡须,头发干枯如稻草,穿着皮毛,除了蓝色的眼睛之外,他已然是一个被放逐者,不再处于故事叙述的中心,成为故事中的他者。少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殖民者的阳刚之气,也没有了征服世界的雄心和抱负,Cruso成了一位垂垂老矣的老者。和Crusoe一样作为海难幸存者,Cruso却从不写日记,不作任何记录,不采取办法改善荒岛上的生活;相反,他貌似很享受荒岛上的生活,很快就适应了荒岛上的生活,而搬石头建梯田是他给自己和星期五安排的主要工作,每日的生活单调、枯燥,毫无乐趣可言,最可怕的是,作为人类沟通、交流重要手段的语言,在荒岛上是荡然无存的!如此种种,Cruso反而表现的相当知足,相当镇静,对荒岛生活没有表现出不安、厌恶,好像这里才是他的家,他一直寻找的、梦想中的家园。在对待黑人奴隶星期五和女性苏珊的态度上,他也未展现出压迫、蔑视的态度;相反,他能容忍星期五定期的反常举动:不干活藏起来,并且给苏珊缝制鞋子,在他犯病的时候,他表现出的是无助和听天由命。曾经的殖民者,在这里,俨然成为了一名自我放逐的他者和边缘化的人物。

2.对Cruso生存状态的存在主义解读

存在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的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其基本的出发点就是以人为中心,关注和强调人的生存状态,表现对人性和人的生存方式的探寻。在《福》中,我们可以感到库切的故事其实就是20世纪人类境况的语言,更具体些,是南非的白人自由主义者的语言。《福》中的Cruso代表着存在主义者,更代表着库切本人—作为种族隔离者的后代,是殖民主义制度的行使着同时又是批判者。Cruso在作品中的身份与历史背景的缺失让我们想起加缪把个体的存在描述为“被剥夺了遗失家园的记忆与对美好乐土的期望”。Cruso流落到荒岛上的命运可没有Crusoe的好:不仅岛上的自然环境恶劣,与Crusoe的理想主义宗教信仰相比,Cruso却笃信没有所谓上帝的拯救,也没有所谓的“恩许之地”,他活得像加缪笔下的存在主义主人公,离群、孤独,没有任何诉求。

当他坐在石头上沉迷于天空和大海的思考时,读者正在对着他的背影深思。Cruso完全接受自己的命运,没有任何诉求地生活,坐着看似徒劳却极富象征意义的工作。在探讨希腊神话的结构重组时,加缪说过现代人必须像西西弗斯那样反抗并接受自己存在的状态。没有任何外在的支持体系与引导系统,西西弗斯在非常清楚巨石仍会滚落下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把它推上山顶。他以接受现状的方式战胜了命运:清楚地了解自己是命运的主人,并非常享受作为主体自我的绝对自由。同样,Cruso也享受到了搬运岩石与建造梯田的乐趣,倘若有外力使他失去了他的任务、他的自由、他的荒岛,他一定会悲哀致死。和笛福的原型Crusoe比较,《福》中的Cruso寻求的是种存在主义者的境界,永不停歇地探求,这种探求往往无法用常理去阐释—尽管认为探求的结果是无用的,存在主体还是永不停歇地在尝试,去实践,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不断的寻求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结语

《福》这部作品,共157页,篇幅短小,句式结构简单,却字字珠玑,意义深刻、隽永,发人深省。在Cruso身上,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库切的影子,库切是一位有着使命感,关心人类生存状态的作家,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视到他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深切关注。Cruso人物形象的特征和他的精神品质,不仅在心灵上对读者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对读者理解真实的现实和人生也是十分有裨益的,比如如何面对现实中的荒岛该,比如人生的本质、生存的意义是什么,这部作品在解构经典的同时,自身也变成了一部经典。

【参考文献】

[1]J.M.Coetzee.1987.Foe.1st ed. New York: Viking Penguin Inc.

[2]劉正辉.生命的沉思—库切小说的生存意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3]石云龙.他者·他性—库切研究[J].外语研究,2011(2):95-99.

[4]石云龙.库切小说“他者”多维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5]武娜.存在主义视域下对库切《福》之解读[J].电影文学,2009(24):101-102.

猜你喜欢

他者存在主义
路在脚下——从萨特存在主义看《长路》
积极心理学的批判与发展:存在主义给予的启示
女性主义视角下《武媚娘传奇》的解析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全球化时代,最关键是理解“他者”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