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暗中的呐喊与挣扎

2014-04-29谢倩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期
关键词:伦敦意象

摘 要: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语言简单却充满了深层的社会批判以及深远意义,是简单和复杂的完美统一。本文通过对其诗歌《伦敦》从音律、意象、表达手法以及叙述角度几方面的对比、分析,来进一步说明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腐朽,以及在其中生活的百姓的悲苦和磨难。

关键词:伦敦;意象;表达手法

作者简介:谢倩(1989-),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现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方向2012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2-0-02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代表着“人类灵魂的两种对立状态”的《经验之歌》与《天真之歌》更是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进行了充分的表达。作者通过描写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残忍现状,对那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同时也将大众的悲苦呼声进行了扩散与详尽表达。

十八世纪,由英国的工业革命引发的全世界变革使得资本主义以难以阻挡之势迅猛发展,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社会矛盾,使其日益尖锐。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革命的影响,布莱克极其厌恶资产阶级、贵族和教会对工人以及百姓的压迫与剥削。为反抗,他在作品中赤裸、无情地揭露了英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工业革命下英国社会的罪恶。

诗作《伦敦》是初步工业化的英国,同时也是整个资本主义黑暗世界的缩影。在诗歌中,布莱克以直白、犀利的表达以及多样的意象向读者展示了英国社会的不公、黑暗以及百姓痛苦的内心世界。布莱克的诗歌历来以易于理解但充满了深层社会价值而著名,本文就以其作品《伦敦》为例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这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歌特点。

1、韵律

《伦敦》全诗共4节,采用的是典型的四音步抑扬格的韵律。诗中的韵脚采用“abab cdcd efef……”的形式,这种外在形式统一、韵律极强的表达让诗歌诵读起来就像是诗人走在伦敦街道和泰晤士河边时沉重的脚步声:节奏性强,朗朗上口。在音素的选择上,布莱克大量运用了长元音和双元音。像“charter,mark,harlots,blasts”中的/a:/,“each,street,meet,weakness,sweepers”中的/i:/,还有“church,curse,hearse”中的/i:/等。全诗几乎所有诗行的尾韵都是长元音或双元音,所有这些元音都需要读者放慢速度才能读出,进而最大化的通过外力减缓了诗歌的节奏,带给人一种迟缓、沉重并且悠长的感觉,从而形象地描绘了伦敦凄惨的夜景,加深了诗人沉重情绪的描写。

此外,诗中还大量运用了头韵的表达。如第一节中的“mark in every face I meet”和“Marks of weakness,marks of woe”。第八行的“mind-forgd manacles”和十三行的“most thromidnight”两次重复/m/做头韵,与第一节的两组形成呼应。还有在第十四行“How the youthful Harlots”和十五行“Blasts the newborn”,/h/音与双元音/au/和/a:/的连用听起来犹如有人在高声呼喊般。头韵的表达不仅极强的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同时也使得作者的情绪有了更好的连贯性和回环重复性,进而使想要表达的内容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意象

这首诗的第三节主要描写了扫烟囱的孩子和受伤的士兵这两个意象。其中“变黑的教堂”,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实物描写,更蕴含了深层的代表意义。首先它表明工业革命对环境的污染;其次它象征着变成黑暗的如同地狱般的伦敦。因为“教堂”本是慈善的地方,可是教堂的烟囱却要让孩子来扫,善良变为了罪恶,这即是地狱。第三,它表示人们内心的黑暗。在工业革命的外部大环境下,人们只顾经济利益的高速增长与物质的不断提升,内心的善良等一系列美好品质却在一点点慢慢消失,因此才有了饿殍遍野的悲剧,此处“变黑的教堂”也指代人们内心的恶化。

第四节中的“年轻妓女”和“婴孩”同样也富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婴儿象征希望和重生,可事实上却被这残酷的现实吓得不敢哭闹。年轻的姑娘拥有姣好容颜与年轻生命,这一切本是美好的代表,但现实却被生活所迫,沦为妓女。所有的希望和美好都被黑暗的残酷社会压抑进而变形,所有的人也都在其中堕落、腐化。

3、表达手法

若用两个字来概括《伦敦》的内容,则为“见”和“闻”。

“见”字的体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中,诗人的“见”并不是一般的游览似的泛泛之见,而是犀利眼光下的“洞见”和“察觉”。他看到的不仅是伦敦外在的繁花似锦,同时也见到了这荣光背后的深刻矛盾和丑陋百態。如:漫步的街道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达而变成了“chartered street”,甚至连泰晤士河都变成了这些大公司的专利航行的河道。这便意味着社会的大部分财富已全部落入小部分资本家手中,不仅是物质,甚至连自然给予每一个人的财富都被少数人吞占了。此外,普通百姓脸上的“虚弱标志”、“悲伤印记”充分地说明了他们过的是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与那些资本家的骄奢淫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闻”字表现在第二小节中,诗人并不是简单描写自己听到了哪些声音,而是将笔触更深入的落到了背后的本质。布莱克用五个“every”和一系列平行结构的短语,重复、强调说明他在每个人的哭泣和诅咒声里听到的桎梏束缚下的牵绊和反抗。若要摆脱这种命运,就必须打破精神的枷锁,实行思想的开放。要反抗,才可获得自由。

第三、四节作者进一步用一连串的鲜活形象来揭示当时社会的残酷与黑暗。伦敦街头扫烟囱的孩子的凄惨哀嚎;被驱作战、血溅宫墙的不幸士兵的无奈叹息;街头年轻妓女的诅咒吓得初生的婴儿都不敢号啕大哭,婚车变灵车……一系列的描述都是对伦敦腐化堕落的无情揭露与严厉谴责。

此外,对比的多次运用也使得该诗的深层含义愈发深厚。第三节中 “扫烟囱孩子的叫喊”和“熏黑的教堂”形成了对比,本该清脆、无忧的年轻叫声此时变得格外孤独与凄凉。“士兵的长叹”和“流血的宫墙”形成了对比,华丽的宫墙与身单力薄的士兵,浮华与悲苦的强烈反差都为诗歌意义的表达起到了促进作用。而“熏黑的教堂”和“流血的宫墙”中黑红色彩的对比,更加表现了现实世界的残酷。第四节中的“婚礼”和“灵车”,一个开往幸福的大道,一个驶向死亡的深渊。年轻姑娘本该幸福地做新娘,但这黑暗的社会却让穷人家的新娘只能靠卖淫来维持起码的生活,让婚车变成运尸的灵车。因而年轻妓女的咒骂声更是充满着怨与恨的力量,宣告伦敦就是人间地狱,罪孽深重,腐朽透顶。

重复同样为这首诗增色颇多。两个“charterd”和“marks”的重复使用,五个“every”和一系列的平行结构的短语,将诗歌所要表达的痛苦、仇恨以及各种复杂情绪都进行了多次的强调、重化,最终进一步加深读者对这残酷、万恶的社会现实的厌恶感与愤怒感。

4、叙述角度

布莱克对于本诗的描述方法通篇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从一个“外人”的角度来描述所见的人民悲苦、政府腐败以及资本家残酷剥削的黑暗社会现实。

这种“置身事外”的视角的好处是作者可以进行全局的把控,因此描述将更为全面、详尽,而不仅仅是某个方面的侧重,忽略了其他角度的涉及。此外,纵观全局的第三人称视角还能将作者自身从众多的感情中抽离出来,进而去思考更深刻的原因、哲理以及深层内涵。

从威廉·布莱克这首《伦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简單、常见的意象将工业革命下的腐化、堕落的英国社会描写的惟妙惟肖,通过所见与所闻把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遭受磨难的百姓内心的悲苦进行了深入剖析与表达。从物质的贫困到精神的枷锁,英国人民所遭受的痛苦深深地震撼了诗人。他怀着沉痛、抑郁、批判的心情,精准地刻画出了伦敦以及整个工业革命大环境下人们所承受的苦难、不平与不幸,揭露了伦敦表面繁华实为人间地狱的深刻主题。

参考文献:

[1]卢春艳. 威廉_布莱克诗歌的主题解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7)

[2]潘宇文. 布莱克的《伦敦》与华兹华斯的《伦敦,1802年》之比较[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

[3]裘乐英.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丑恶现实的一面镜子—布莱克《伦敦》与华兹华斯《伦敦,1802年》[J].嘉兴学院学报,2003(4)

[4]尚必武. 简单和复杂的完美结合-浅谈威廉·布莱克的诗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2(1)

猜你喜欢

伦敦意象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
意象、形神
淘气大侦探暴走伦敦
伦敦
去往伦敦
喧嚣与孤寂:《达洛维夫人》中的伦敦与伦敦人
伦敦畅游记(一)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