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2014-04-29马俊华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新课程课文

马俊华

走进新课程改革,直面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改革的潮起潮涌,在这一进程中,我真切地目睹了教育改革前进的每一点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热情的灵魂所迸发的活力,真切地沐浴在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中。合作意识贯穿始终,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切中要害,“三维整合”深入人心,改革在双流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让双流教育成为了四川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作为这场改革的亲历者,参与者,我谨以个人的切身体会谈谈对小语教学改革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反思一:我们该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在课程改革之初,有这样一种说法,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正如教育家杜威先生所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教师责任重大,不容有任何闪失。因此,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建立危机意识,只有具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教师才会关注每一个教育细节,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其次,教师重视什么,学生就能发展什么。 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精打细算,务实高效,杜绝花架子、只图表面光鲜的表演。

具体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要从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开始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比如《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可以先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然后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这时孩子们会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就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使教学过程 “变苦为乐”了。

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2、二人方能计长,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旧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3、个性张扬才有创新的冲动,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让孩子去“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想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比如《乌鸦喝水》,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答案会让你意想不到: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适当的让学生复述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等方式都是很好的方法。

用别人的文章作路标,校正自己人生的坐标。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用别人的文章作路标,校正自己人生的坐标。

二、反思二:新课程需要什么教学语言

1、教师语言之大忌

一忌病语。教师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会导致学生用语混乱,思维混乱,遗害无穷。

二忌冷语。对学生讽刺、挖苦、嘲弄,会使学生受到不应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伤害。

三忌脏语。对有缺点或缺欠的同学,使用鄙视、侮辱性的语言,如“丑小丫”、“笨猪猡”、“榆木疙瘩”等。这样会在学生的心里播下自卑的种子,给学生造成相当严重的心理负担。

四忌咒语。对学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论式的语言,如“天生的坏”、“从小就熊”、“神经病”、 “没救”等。会在学生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轻则学生会千方百计报复老师、社会;重则会失去做人的信心,自甘沉沦,破罐子破摔。

五忌浮语。对学生喜欢用浮夸、吹嘘和不切实际的语言。这会使学生爱虚荣、爱吹擂,不能踏踏实实地为人、学习、做事。

六忌烦语。说话讲课总是啰嗦重复,唠唠叨叨;废话连篇,离题太远。这样会使学生滋生厌烦情绪、逆反心理。

2、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语言?

我们应该多用这样的语言:

当学生认真听讲时,你说:

1 、你们对这些问题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2、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3、“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新课程课文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背课文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