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内涵及其对文艺学、美学的影响
2014-04-29高粉粉
高粉粉
【摘 要】老子提出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个命题,最初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但是这与文艺学和美学的要求是相通的,对我国绘画、诗歌、音乐等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文艺学;美学
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叶郎提出了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这样的观点,老子的很多思想为中国文艺学、美学奠定了思想基础。老子的著名命题“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最先提出时并不是涉及美学领域,而是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指的是“道”的特点,但是这与文艺学和美学的要求是相通的,对我国文艺学和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提出
老子在《道德经》41章中,提出了“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样的命题。“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指的就是最美的音乐就是没有音乐,最美的形象就是没有形象。
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内涵
1、“希声”“无形”——“道”之空寂虚无。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这两句话说明了“道”就是“无”,这是从作为“天地之始”的角度来说的。所谓“无”,就是“道”本身不具有物质属性的特点,是虚无、虚境的,是无声、无形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大音”“大象”——“道”之包孕万有。“道”的另一个特征是“有”,这是从作为“天地之始”的角度来说的。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是说“道”虽然是虚空的,创造万物的功能却是无穷无尽的,具有无限内涵,无限能量。“道”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世界,“道”包含一切形体、形象。
3、道——“有”与“无”的统一。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道”既是“有”又是“无”。“道”具有“有”和“无”的双重属性。王弼《老子注》:“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同时王弼在“大音希声”下注道“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对文艺学、美学的影响
(一)对绘画艺术的影响——对“有形”的超越,对“空白”的追求。当代学者宗白华指出:“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米开朗琪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就是从山上滚下来也滚不坏的,因为他们的雕刻师团块。中国就很不同。中国古代艺术家要打破这团块,使它有实有虚,使它疏通。”“中国画是线条,线条之间就是空白。”“中国画很重视空白。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海,是天空,却并不感到空。空白处更有意味。”中国绘画对“空白”的追求这个理论也是一以贯之的。北宋郭熙《林泉高致》中有:“山欲高,尽出之则不远,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明唐志契《绘事微言》:“景愈藏,景界愈露,景愈露,景界愈小。”这是从画家创作、读者欣赏的角度来对“空白”的追求。清汤贻汾《画筌析览》:“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是画,画之空处全同所关。”绘画艺术的“空白”之处是这个内容的点睛之笔。
(二)对诗歌艺术的影响——对语言的超越,对“无言”的追求。这种对“无言”的追求在历代都有继承,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严羽《沧浪诗话》:“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强调的是用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韵味。姜夔说:“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李白《玉阶怨》更是把诗歌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这是一首宫怨诗,虽曲名标有“怨”字,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前两句写无言独立玉阶,漏水浓重,浸透了罗袜,主人公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不见“怨”字,然而又似乎让人感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有幽邃深远之美。
(三)对音乐艺术的影响——对“有声”的超越,对“无声”的追求。《庄子·齐物论》中记载“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这里的“成”是指有了具体音乐的产生,“亏”是指对真正音乐的损害,这句话强调了对真正的音乐不能损害。《王弼注老子》说:“大音,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也。”“有声”指的是所发出的具体声音,它只是声音的表现形式,而不代表声音的全部,所以并不是“大音”。然而“无声”则是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所想出的最美声音,是不受具体“有声”的限制的,所以为“大音”。老庄的这种思想,被后来的美学家、文学家所继承和发展。晋。阮籍在《论语释疑》说:“故至和之调,五味不形,大成之乐,五声不分。”唐代高郢《无声乐赋》:“乐不可以见,见之非乐也,是乐之形;乐不可以闻,闻之非乐也,是乐之声。”明代徐文长《赠成翁序》:“夫真者,假之反也。故五味必淡,食斯真矣;五声必希,听斯真矣。五色不华,视斯真矣。”《晋书.陶潜传》中记载“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同样,西方美学也有类似的理论,美国约翰·凯奇的无声钢琴曲:《4分33秒》“把音乐从音符中解放出来。”他是这样理解“有声”与“无声”的,“人们总是习惯于传统的有声之乐,而我所要的内容和诗意是我无话可说而我正说着,我无乐可听而我正听着。”
四、中国艺术对虚无境界的追求与现代西方接受美学中“空白结构”“召唤结构”
中国艺术深受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影响,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终极的天人合一,无我无像,万物归一。中国的绘画追求的“留白”以及书法中称“飞白”就是对所谓的“空白”的追求,即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有意省略、简化或缺席处理,形成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这与西方接受美学中的“空白结构” “召唤结构”是同义概念, [德]伊瑟尔:“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本文的召唤结构》(1970)
中西方对艺术空白追求的相似性均赋予读者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力,以期激发读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实现艺术的审美效应。审美欣赏的本质是创造性的活动,自由想象的活动,摆脱现实束缚,享受心灵自由的快乐,实现对理想的观照。
中国艺术对无声、无形、无言的追求是:对艺术辩证法的追求,以无写有,以静写动,以乐写悲等;强调以有限的形式表现无限的内涵;强调艺术表现“道”的境界;中国艺术形而上的旨趣。
【参考文献】
[1]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蒋丽梅.王弼《老子注》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李壮鹰,李春青.中国古代文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张春新,曾敏.论“召唤结构”与中国画的“虚白”之关系[J].青年文学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