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得两清明
2014-04-29李阳波
李阳波
清明节总令人想起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诗清新自然,没有一个难字,一个典故也不用,突出了清明节的天气。
在我的记忆里,似乎很少见到清明节的太阳,那天总是天空阴暗,细雨濛濛,带点儿凉。究竟"清"在何处?"明"在何方呢?
清明节的"清明",确与细雨有关。"清"是"清洁","明"是"明净",古书形容清明节"清洁明净",大概是将清明细雨,当作是自然界的洗涤剂,洗去不少污气。
可见清明细雨,不一定带来清明哀思。在古代的农业社会,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万木凋零的寒冬已过,虽有细雨,但莺飞草长,柳绿桃红,生机勃勃。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如果是扫墓,:才会是"路上行人欲断魂",否则正是农村所喜欢的春雨。清明雨在农村古谚,称之为"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把清明雨看得如此重要,说明农民对春雨冀盼殷切。
正因为清明除了扫墓,也可以有喜庆,所以古代清明节流传很多风俗,如踏青(郊游)、蹴鞠(踢皮球)、放风筝、拔河等。这些活动随看岁月流逝,社会嬗递,不少已被淘汰。
中国民间在清明踏青,据宋代史籍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打扮入时,翩翩往郊野游赏,终日不绝。这种踏青之风,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描绘了宋代清明汴京人踏青的热闹情景。
唐代诗人崔护在某年清明踏青,竟有奇遇。当日他路过一个农庄想讨茶水,遇上亭亭如玉的农庄姑娘,粉脸在桃花映衬下,分外娇媚,崔护为之神摇,第二年清明再访农庄,希冀重遇丽人,但农庄虽在,伊人则杳,崔护怅然如果失,在茅舍白板扉上题诗一首《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讲男女之情,已大异于扫墓心境。
祭祖扫墓,早在西周已见,但清明扫墓,迟至唐代才盛行,在此之前,清明节仅是附属于寒食节的一个次要日,与寒食节相距不过两三天;到后来,寒食和清明,已没有严格区分。但寒食传说,涉及一个叫介之推的大人物。
话说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因受迫害流亡,大臣介之推追随左右。有一次重耳迷路几乎饿死,幸得介之推从身上割下一块肉烧烤给他吃。其后重耳返回晋国做了晋文公,大赏群臣时竟然忘了介之推的大恩,到发觉时介之推已隠居绵山。晋文公请他出山,他坚辞不就,惟有下令烧山,逼他出来。怎知介之推背着母亲宁死不出,烧山后在一棵杨柳树发现他们母子尸体。晋文公悲恸不已,下令此后烧山之日禁火,而此日遂成为寒食节。
宋代黄庭坚《清明》一诗提及这则典故: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陇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人乞祭余骄妾妇",讲的是孟子的齐人故事:一个齐人每天到坟场乞食,回家却骄傲的对妻子说每天与富人共餐;"士甘焚死不公侯",讲的是介之推情愿被火烧死也不肯做官。究竟谁愚谁贤,千百年后又有誰知道?如今放眼望去,满地蓬蒿,同是一堆黄土。
漫画家丰子恺曾填过一首《一剪梅·清明》的词,有谓"人生难得两清明,时节清明,政治清明",也许是今天过清明节的最大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