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电影一路走好
2014-04-29
来自有关部门最新的票房统计,截至12月8日,内地票房已突破200亿大关。不仅将去年票房总额(170.73亿)远远甩在后面,也让内地总票房迎来一个新的高度。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票房目标就是突破300亿了。
内地这几年票房市场确实好,影院不停的建,新片扎堆的上,票房纪录也一个接一个的打破。如今,连好莱坞都格外重视中国的票房,并将内地作为他们的重大票仓,且积极推进各种合拍片事宜,比如《钢铁侠3》、《变形金刚4》。同时,内地的票房确实已经可以对好莱坞产生影响,好像《环太平洋》在内地市场的良好表现(最终内地票房6.94亿),更成为本片筹拍续作的重要砝码。不过,在内地票房市场一路高奏凯歌的前提下,中国电影是否真的就由没落走向崛起,甚至说迎来大繁荣了?这恐怕就要划上一个问号。
算上《私人订制》与《警察故事2013》,今年票房过亿的华语影片共有33部,成功超过进口片的过亿影片数,再创历史新高。而且,5—10亿之间的华语影片4部,10亿以上的华语影片1部,这个数字都远超进口片。很多专家忍不住高呼,华语电影终于崛起了。很遗憾的是,他们放佛看不到,与一个又一个票房纪录相对应的,则是隐藏在繁荣之后的种种危机。
票房虽然高了,问题却一点也没少。烂片高票房,好片无人看。各种虚假宣传与拙劣制作仍是华语电影界的主流,也是这么多年始终没有解決的问题。今年暑期档电影圈最流行的段子就是所谓的“致中国富二代”,这句话分别代表着《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与《小时代》五部热门影片,它们都是暑期档的票房大片,同时,每一部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说《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尚能以些许闪光点对应各自的高票房。《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小时代》这三部影片的热卖则更让人无语了。前两部都是货不对板的欺诈式消费,依靠强大的明星阵容消费着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来换取票房;而《小时代》更是催生了“粉丝经济”以及相应的讨论,一种“只要是偶像的片子,再烂也要看”的论调,更是让人无言以对。总而言之,在票房至上的今天,影片质量已退居末席。对很多人来说,能赚更多钱的人才是成功的电影人,所以我们完全无须探讨电影本身的质量,因为票房才是衡量影片成功的唯一标准。
而这种高票房,常常是透支自己信誉而达成了。《富春山居图》砸掉了刘德华的招牌,让刘德华自己都不太好意思提及这部影片;而《不二神探》、《特殊身份》这种烂片则损害了李连杰的名声。短期看,也许一部烂片并不会他们产生太大的影响。但从长远,观众则会慢慢的对全明星配置影片产生怀疑,并懂得什么样的阵容常是烂片组合,且主动屏蔽。到底什么样的电影才该算好电影,这很难有个统一标准。但是,更认真的制作态度,更专业的制作流程、更尊重观众的影片显然是应该提倡的。而当前的华语电影,票房虽然都很高,制作方面却仍处于资本积累阶段的草台班子时期,各种劣质的情节、业余的表演与生硬的植入广告,让中国电影制作始终流露出圈地时期的草莽气,很难上得了台面。
与此同时,华语电影虽然可以在与好莱坞影片的大战中扬眉吐气,取得票房成功。但却仍要依靠档期游戏、配额限制等元素的辅助。比如《速度与激情6》,如果能在6月初内地上映,整个暑期档的票房格局可能都要改变,更不要说那个几乎看不见进口片的12月。而在未来,我们可能仍然要依靠各种各样的游戏才能获胜,这同样挺悲哀的。
因此,当我们探讨2013年院线票房的成功,也不要忘了成功背后的种种问题。什么时候我们能真正放手一战,拍出质量人人喊好,且能很自豪的喊出这就是我喜欢的片子时,那才真是赢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