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蚕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2014-04-29苏振兰
苏振兰
摘 要: 樗蚕在荆州市1年发生2 代,以蛹越冬。第一代幼虫期6月上旬~7月中旬,危害盛期为6月下旬;第二代幼虫期8月下旬~10月上旬,危害盛期为9月中旬。人工剪除越冬茧蛹,成虫羽化盛期使用黑光灯和杀虫灯诱杀,可降低虫口基数。在低虫口密度时,采取生物制剂防治和保护利用天敌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樗蚕的发生和危害;在高虫口密度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剂喷雾防治,可以迅速压低虫口密度。
关键词: 樟;樗蚕;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S763.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4)04-0038-03
樗蚕Philosamia cynthia又名乌桕大蚕蛾、椿蚕、小桕蚕,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寄主植物有核桃Juglans regia、石榴Punica granatum、柑桔Citrus reticulata、蓖麻Ricinus communis、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樟Cinnamomum camphora、乌桕Sapium sebiferum、银杏Ginkgo biloba、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槐、柳等。分布 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各地[1-3]。
樗蚕属偶发性害虫,2003年以来在荆州市荆州区、松滋市等地危害樟。2005年,该虫在荆州区八岭山林场、马山镇、川店镇爆发成灾,发生总面积666 hm2,虫口密度200头/百叶以上,几天时间就将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为控制其传播蔓延,本文对樗蚕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开展了防治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虫情调查
樗蚕生物学特性观察和防治试验在荆州区八岭山林场进行,按照发生程度轻、中、重分别设置试验区。共选择30个小班,每个小班根据地形、林分状况和小班面积,设置1~3个标准地观测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效果。每个标准地面积666.7 m2,各选择3 株标准株,清点每株标准树上的虫口数,将林下杂草杂灌清除,铺上塑料薄膜,便于清点死亡幼虫数,连续观察10 d,统计虫口减退率。另设一个标准地作为对照,不进行任何防治,按照上述方法选择标准木,清点幼虫数,计算自然虫口减退率。
1.2 数据处理
防治前、防治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和第10天,分别统计防治标准地和对照样地内标准株下的死虫数,以及样株上的活虫数,计算防治虫口减退率和自然虫口减退率:
虫口减退率(%)=累计死亡幼虫数/防治前活幼虫数×100%;自然虫口减退率(%)=(防治前对照活虫数-防治后对照活虫数)/防治前活幼虫数×100%;校正虫口减退率(%)=虫口减退率×(1-自然虫口减退率)
1.3 试验药剂
50%甲胺磷乳油,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吡虫啉乳油,安徽永丰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5%灭幼脲悬浮剂,四川绿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1.2%苦烟乳油,赤峰市帅旗农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特性
2.1.1 生活史
樗蚕在荆州市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越冬蛹于5月上旬~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第一代卵期5月上旬~6月中旬;幼虫期6月上旬~7月中旬,危害盛期为6月下旬;6月下旬~8月上旬结茧化蛹;成虫7月下旬~8月下旬羽化。第二代卵期7月下旬~9月上旬;幼虫期8月下旬~10月上旬,危害盛期为9月中旬;9月下旬以后陆续作茧化蛹越冬。
2.1.2 习性
成虫:樗蚕成虫夜间活跃,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远距离飞行能力,在日光灯下非常活跃,能高飞,也能低飞,直到快天明时才飞离灯光。成虫飞行距离可达3 000 m以上,寿命5~10 d,羽化的成虫当晚即可进行交配,交尾时间长达24 h,交尾结束后不到1 d即可产卵。雄虫有多次交尾的性能;卵:卵多成堆产于叶背,平均每雌虫产卵240粒,最多430粒;幼虫:共5龄,平均一头幼虫总食叶量达406.87 cm2。初孵幼虫群居在卵块附近不动,以后开始爬行取食叶缘,3龄后开始分散,并且食量猛增,以4至5龄幼虫食量最大,约占一生总食叶量的90%。该虫在食料充足时不转移为害,其耐饥饿能力也比较强,3~4 d不取食也饿不死;蛹:老熟幼虫在叶柄或小枝等被害处吐丝作茧化蛹,树上无叶时,则下树在地被物上结褐色粗茧化蛹,蛹期约50 d,越冬蛹期长达6~7个月。
2.2 防治方法
2.2.1 人工防治
利用冬闲季节,发动群众剪除越冬茧蛹,火烧、深埋,减少越冬基数。在成虫羽化期间,可人工捕杀成虫。
2.2.2 物理防治
在成虫羽化期间,可利用黑光灯和杀虫灯诱杀成虫。
2.2.3 化学防治
樗蚕3龄前幼虫具有群集性且体壁无蜡粉,抗药性差,是药物防治的关键时期和最佳时期。药效试验表明:50%甲胺磷1 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液、5%吡虫啉1 500倍液, 进行喷雾防治,效果均可达到96%以上见表2。
2.2.4 生物防治
在低虫口幼虫期,可喷洒生物药剂进行防治,控制虫口上升。 药剂可以选择25%灭幼脲1 500 倍液、5%吡虫啉1 500 倍液、1.2%苦烟1 500倍液等,防治效果可达96%以上见表3。
调查中还发现,七星瓢虫、螳螂、小茧蜂及麻雀等天敌对樗蚕有抑制作用,尤其是麻雀对樗蚕的发生量的控制作用比较大,对这些天敌应当加以保护利用。3 结论
(1)樗蚕在荆州市1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枝上的丝质茧内越冬。
(2)在樗蚕未产生危害之前,可在冬季农闲时人工剪除越冬茧蛹,降低越冬代虫口基数。同时,在成虫羽化盛期,可利用樗蚕成虫趋光性强的特点,使用黑光灯和杀虫灯诱杀成虫。
(3)在低虫口密度期,要积极推广生物防治。一是使用灭幼脲、吡虫啉、苦烟等生物制剂防治樗蚕。二是保护瓢虫、螳螂、小茧蜂、麻雀等天敌,抑制樗蚕发生和危害。
(4)在高虫口密度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剂喷雾防治,可以迅速压低虫口密度,减轻危害。
参 考 文 献
[1]张执中主编.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2]萧刚柔主编.中国森林昆虫(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3]万前进.樗蚕的生物学特性与科学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1): 206-207.
(责任编辑:郑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