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铸就辉煌 续谱学会新篇章

2014-04-29杨久炎

广东造船 2014年5期
关键词:船舶工业造船广东

摘 要:回顾广东造船工程学会57年的光辉历程,形成“行业荣誉突出、学术成果丰硕、战略驱动创新、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四大创新优势,曾多次荣获全国省级“学会之星”和“开展学术交流全国五十佳省级学会”称号。扬帆远航,续谱学会新篇章,应在建设“海洋强国”新征程中更加奋发有为。

关健词: 学会之星;创新;广东

中图分类号:C26 文献标识码:A

1 创新铸就强会辉煌

根据《学会》杂志全国省级“学会之星”统计资料,广东造船工程学会与全国造船界同行省级学会相比,具有三个明显创新优势。

1.1 行业荣誉突出

(1)“学会之星”在全国学会起排头兵作用。广东造船工程学会1990、1992、1993、1994、1996年在全国省级“学会之星”评选结果中工科排序为35、47、56、41、78;在全国同类省级学会比较中,排名分别为1、2、2、1、2。1990~2012年20多年间,全国省级“学会之星”评选结果表明:广东造船工程学会荣获全国省级“学会之星”称号次数仅低于上海、浙江、辽宁同行学会,而高于天津、湖北、江苏、江西、云南同行学会。

(2)最先多次荣获“开展学术交流全国五十佳省级学会”称号。2006年后 ,《学会》杂志在全国3 000 多个全国省级学会中开展了“学术交流全国五十佳省级学会”评选,让那些开展学术交流具有明显优势的省级学会脱颖而出。至今,全国17个省级造船工程学会中仅评上4次,广东造船工程学会是全国同行首次获此殊荣,与上海造船学会并列均获奖2次,在全国省级学会中居领先位置。

(3)荣获中国科协“金桥工程”二等奖和优秀组织者奖。学会700箱集装箱船的厂会协作项目荣获中国科协“金桥工程”二等奖和优秀组织者奖;中国科协在广州文冲船厂召开“千厂千会协作行动”工作协调会现场会,学会作《精心组织厂会协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典型经验汇报,揭开了中国科协“千厂千会协作行动”的序幕。

1.2 学术成果丰硕

(1)研究报告

主要有:《广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专题战略研究报告: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研究专题报告》;《广东省科协所属学会改革与发展调研报告》;《广东科普基地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总执笔;《广东科协省级学会创新发展绩效数据评价研究》;《广东船舶配套产业技术路线图专题调研》,荣获省科协2012年省级学会优秀决策调研成果奖,其成果被列录省科技厅编制《广东省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报告》中。

(2)决策咨询

学会充分发挥民间智库作用,积极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工作,主要有:参加《广东省船舶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专家论证会;参加《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10~2015)专家评审会,提出“对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总体评价与建议”;在第一届广东民间智库论坛上发表《提升珠三角在建设世界造船大国中的地位》决策咨询建议;应省经信委特约开展《激发创新资源活力,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参加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国(南方)智库论坛:《广东转型升级之路》,发表《粤台科技与经济合作与广东转型升级的战略对策》论文。学会向市长提出《建造“南海”仿古船迎接“哥德堡Ⅲ号”来访》的建议,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广州建造了一艘三桅仿古木帆船---“南海神·广州日报”号,并参与联合主办“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发祥地研讨会”;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调研会献策《广州发展游艇文化和游艇产业研究背景、发展障碍与突破点》;发表《物联网云计算融合发展支撑广东创新型经济》论文,荣获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颁发的2012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证书。

1.3 重视战略驱动创新

学会一直重视对学会工作的“理论创新与战略突破”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使一个省级学会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能够成为我国科技社团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征程中更加奋发有为可以借鉴的共同财富。主要做法是:

(1)专家学者共谋建设世界造船第一大国的良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会加强对港澳科技合作交流主要成效,一是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为高起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二是学会开展粵港澳台合作交流,与香港造船、海事界建立密切交往、互利合作关系;三是把广船发展经验上升到理论,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提出“外学日韩、内学广船”,跻身世界造船强国的决策依据。

学会提出学术立会、活动兴会、服务强会,重视广东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学会建立技术进步委员会,积极推进船舶工业技术进步与集成创新,主要成效是:开展《广东船舶工业现状与技术进步效益分析》(编入《技术进步方式与评价》一书,人民出版社,1994年)、《对文冲船厂技术进步效益及其水平的定量分析与评价》研究;在“全国海洋造船企业改革与经济效益研讨会”上,发表《技术进步在中国船舶工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定量估计初步探讨》;在全国技术进步与评价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关于广州造船厂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的研究报告》;在“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科技进步对策研讨会”发表 “转换造船模式,注重技术创新--中国造船业崛起的成功之路” 论文,受到与会的国家体改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科委领导及专家、代表的高度赞赏,以全票通过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国轮国造”学术年会上发表《船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与国家经济安全策略》论文;中国船舶报记者李宝华对学会《造船业是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产业》作专题报道;记者王学军与学会专家采访录:“广东造船期待大手笔”,荣获《中国船舶报》新闻报道一等奖;完成《广东工业竞争力研究报告》分报告研究课题《广东船舶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承接省科技厅的科研项目,被省科技厅授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单位”;《广东船舶配套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成果是国内首次在船舶领域的应用,对全国船舶工业及船舶配套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2)精心策划五个具有战略性的创新发展举措

57年来广东造船工程学会走向辉煌的成功足迹充分说明,学会之所以呈现如此生机与活力、影响力,都源于学会重视战略思维创新,而创新突破点主要体现在五个具有战略性的创新发展举措上:

① 以创新为立会之本,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四个紧密结合”: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学会与企业紧密结合;学术研究与技术咨询紧密结合;繁荣学科与经营学会紧密结合。

② 开辟学会经费稳定创收之源,为搞活学会、经营学会、反哺学会奠定了一定经济基础。学会通过香港造船与轮机工程师学会关系,与沙角B厂签订了长达11年的维修工程合作协议,建立稳定合作伙伴关系,扭转学会单靠挂靠单位拨款支持与会费收入的单一支撑困局。

③ 竭诚为团体会员单位服务,提升企业集成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正如2003年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广钦对我会所作的肯定:“坚持20年长期跟踪研究造船企业的技术进步,对如何提升中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比较,寻求发展对策思路,发表过多篇研究成果,很有建树,曾成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提出‘外学日韩、内学广船的决策依据之一。”

学会促进了广船国际与日本IHI签署新三年技术合作协定书;在《全国技术进步方式与加速科技进步学术研讨会》上,学会《集成创新:广船国际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增长之源》被大会评为一等优秀论文;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杨久炎曾长期关注广船发展,依据学会多年跟踪研究总结广船国际集成创新的成功经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提出了“外学日韩、内学广船”,转换造船模式、跻身世界造船强国的战略决策;学会认真开展了文冲船厂和厦门船厂的2项厂会协作,促进转换造船模式,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府研究中心和省经贸委采纳学会倡议,联合召开了《广东省技术创新工作研讨会》,广船国际在会上作“探索企业集成创新之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典型经验介绍,学会作了“广船国际创新之路及其启示”大会主题报告,并被广州市经委、市科委、市科技基金会收录汇编于《路就在脚下---来自广州市企业技术创新的采访报告》中。

为纪念广船国际成立50周年,学会专家编篡的《提升中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核心:集成创新》出版,《中国船舶报》总编辑由淑敏专门撰写了“书中自有里程碑”评论文章;学会为广船国际上市20周年撰写短评《创新驱动广船国际高端转型》,充分肯定广船国际上市20年来,坚持创新驱动高端转型,对我国跻身世界造船强国和创新驱动广东产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转模”,成为中国造船业排头兵;“八五”技改效益,为中船总五大船厂之最;省委、省政府重视总结、推广广船国际坚持创新的成功经验;全要素生产率为 15.14,为全国24家大型船舶工业企业排名第一;创新强度,名列军工创新型企业前茅;核心产能,为全国造船行业之最。

④ 学会智库专家与战略型企业家结盟,共同策划创新驱动民营科技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战略。学会为团体会员单位咨询服务重点由国有企业向民营科技企业转变,在探索学会智库专家与战略型企业家结盟、策划创新驱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上有明显进展与成效。广东凯力集团就是学会创新驱动民营科技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

创新驱动凯力集团民营科技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的主要9大战略举措:一是在战略上,战略型企业家将企业家精神和战略管理融合起来。战略型企业家生命搏击重在创新是“凯力”对战略的深切感悟;二是在人才上,建立一个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技术经济局局长邓寿鹏为首席专家,以学会原副理事长谭政生、徐国庆、杨久炎等一批资深专家组成的企业智库团队;三是在理念上,把促进企业集成创新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四是在影响上,凯力成为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广东船舶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五是在手段上,发挥学会产学研结合的桥梁作用,成立广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凯力船舶与海洋工程配套研究所,成为华南理工大学产学研基地;六是在技术上,成为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东莞市企业技术中心;七是在产品上,从广州三大造船企业上层建筑配套基地为主向发展成为华南地区技术先进、规模较大的民营船舶、游艇及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和修理基地转变;八是在运营上,重视资本运营扩大再生产的凯力集团创新发展新路,建成致力于设计建造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游船、游艇、海上建筑物、大型钢结构、桥梁、港口机械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影响力的广东凯力集团;九是在学术上,凯力董事长、学会副理事长钟永强、董事刘运芬、学会顾问杨久炎参加《第十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广东省科协代表团。在“两岸总体经济环境”上,钟永强作《粤台产业经济合作与凯力发展战略构想》的演讲;杨久炎作《粤台科技经济合作态势与战略思考》报告,并负责主笔提交《广东省科协代表团第十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交流考察报告》。

⑤ 积极探索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的粘合剂取得了实效。1984~2014年30年间学会积极探索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的粘合剂上,取得了十分明显实效。主要体现在:在湛江市科协《船舶工业与“大港口”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作《广东西翼经济起飞与湛江“大港口”发展战略》报告,指导《湛江市工业技术进步综合评价及今后发展意见》软课题研究,作为《湛江市工业企业科技进步会议》主题报告;《重视海洋综合开发利用,建设一个“海上广东”》的建议,荣获《广东省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献计献策》优秀建议奖第一名。在交通部水运管理司召开战略研讨会上,学会杨久炎、吕宝璋作“从当今世界海上高速客渡船发展新趋势,引荐我国高速水运发展新战略”报告;学会促进福建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与广船国际签订了合作伙伴协议书,揭开了厦船重工转换造船模式的序幕,步入集成创新跨越式发展新路。经历了三年时间的真诚合作,初步建立了厦船现代造船模式,成功地交付批量6艘30 000 t船给船东使用为标志的广厦合作取得圆满成功,这在厦船的发展过程中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在三年时间里该厂实现了产品由千吨级到万吨级再到3万吨级的创新跨越式跳跃,厦船重工纳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造船企业发展研究案例,成为2014年全国20强造船企业之一,厦船重工正在为挪威船东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滚装船,能够搭载8 500辆汽车和1 630 名乘客。

2 提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能力

学会重视“社团认可价值体系”机制建设,提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服务能力。在“社团认可价值体系”建设中,学会特别注意到建立两个机制:一是普遍服务机制;二是在学会组织建设中完善信誉机制。学会清醒地认识到在政府职能转变的时候,相关的职能能不能转移给学会,这与学会的实力和基础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学会的信誉有关,与“社团认可价值体系”的分量高不高有关。这是一件与科技社团发展有关的重要战略举措。只有通过学会改革和各种有质量有活力的学术活动,运行好“社团认可价值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同行认可”和“社团认可”在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学会作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主要有:

◆ 1988年,学会承担广州市政府《广州市工业技术进步现状分析》软课题,获得时任省长叶选平好评;

◆ 1993年,学会专家应广东省计委、经委邀请参加编写《广东能源》,承担第九章“广东节能”主编;

◆ 1997年,国家开发银行后评价局特邀学会资深专家参加编写《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五大船厂“八五”技改专项调查评价报告》;

◆ 1998年,在广东省经贸委主办《粤港经济》1998年第3期刊载特约稿“广东发展海洋产业的机遇与对策”;

◆ 1999年,学会在《中国技术经济科学》1999年第3期发表“广东21市工业技术进步的比较”专论;

◆ 2000年,学会特约在《广东统计年鉴》(2000)撰写“广东工业行业结构变动与技术进步效益分析”评论文章;

◆ 2001年,学会杨久炎应邀参加广东省重大科研项目:与容景春等海洋专家一起编著《广东海洋产业发展方向与对策》研究,该成果已于2002年海洋出版社出版;

◆ 2002年,学会专家牵头的《提升广州市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公开招标课题,荣获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招标成果奖二等奖;

◆ 2003年,学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教授叶家玮及其团队,在学会及珠海市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下,承担了《珠海市游艇产业规划》,该规划是我国首次对游艇产业链进行详细梳理,助推了珠海游艇产业的跨跃式发展。如今珠海崛起为中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集聚度最高的游艇产业基地,继续保持游艇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珠海平沙游艇工业园具有发展快,集聚度高;重创新,产品档次高;出口名列前茅;国际知名度高;发展后劲足等五大创新点,平沙镇已发展为“广东省(游艇)技术创新专业镇”,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游艇专业镇;

◆ 2005年,承担了广东省政府《广东科技志》船舶工程技术的总编;

◆ 2007年,参加承接江门市新会区政府《新会区船舶工业发展规划报告》;

◆ 2008年,广东省经贸委《2008年广东经济红皮书》,发表特约稿《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加快建设造船大省强省》;

◆ 2009年,承担广州市“十二五”规划十大规划预研课题《提升广州自主创新能力与激发创新资源活力的对策措施研究》;

◆ 2009年,承接了广东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广东船舶配套产业技术路线图》,2010年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 2010年,为《广东经济红皮书》(2010~2011)行业篇特约撰稿《广东船舶配套产业“十二五”发展战略与对策》;

◆ 2012年,应邀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调研会献策《广州发展游艇文化和游艇产业研究背景、发展障碍与突破点》;

◆ 2012年,在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国南方智库论坛:海洋经济与未来发展之路》发表《广东发展游艇产业的障碍与突破点》论文;

◆ 2013年,华师大文学院陈少华院长邀请学会顾问作为资深专家成员,参与省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项目《广东航运经济文化史研究》;

◆ 2013年,《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蓝皮书,刊发学会创新资深专家“物联网与云计算推动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成立57年来,不断探索与实践“学术立会、活动兴会、服务强会”办会理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社团组织在为会员服务与社会服务相互结合上较为成熟的经验。两个服务的有机结合,正是发达国家社团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成功经验,主要通过两种服务达到“以会养会”的目标,增强了社团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影响力。学会先后荣获中国科协全国“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二等奖和全国“金桥工程”优秀组织者奖;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工作年会上, 学会被评为先进学会,先后10次荣获中国科协全国省级“学会之星”和“开展学术交流全国五十佳省级学会”称号。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科技社团组织,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有学会的优势,也有短板。学会已具有较高的“社团认可价值体系”的分量,有一定的实力和基础、影响力与信誉,基本具备了承接政府职能转变的服务能力。学会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部署上,要继续提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能力,找准切入点,明确突破口,选好突击队,不断夯实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资质和条件基础。

3 续谱学会新篇章

中国科协主办的《学会》杂志社在《全国省级 “学会之星”评选20年纪念文集》中,真实记录了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和我国其它省级学会改革创新发展的脚印,完整呈现了我国省级学会在新时期的发展轨迹。《学会》杂志发布了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先后10次荣获全国省级“学会之星”和“开展学术交流全国五十佳省级学会”称号,具有公正、合法而权威的科学评价依据,印证了广东造船工程学会走向辉煌的成功足迹,具有较高的“社团认可价值体系” 的分量,具备了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创新服务能力,继续为建设“创新型广东”再创新的辉煌与作出更好的贡献。

当前广东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建设创新型广东,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政府职能转移。作为介于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的科技社团,在服务科技人员、加强人才培养、推进自主创新、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海洋强国等方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具有明显优势。切实加强学会服务创新,提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能力,对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战略驱动创新、建设创新型广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今广东已发展成为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也是当今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世界造船基地之一。学会正在为建设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世界级最大造船基地与海洋工程基地之一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将迎接新的挑战,扬帆远航,慎行致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征程中更加奋发有为。

猜你喜欢

船舶工业造船广东
船舶工业被列为工信部两化深度融合重点发展行业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1~10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造船技术2016年(总第329期~334期)总索引
基于I-O模型船舶工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
广东舆情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
13项船舶工业国家标准正式立项
造船出海 扬帆启航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