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反思新教材 让数学教学真正回归课堂

2014-04-29梁建平

俪人·教师版 2014年20期

梁建平

【摘 要】初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学观点开放,要求提高素质教育,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改变以分数为唯一目标的传统教学,提出数学教学要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找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不断提高学生创造力和应用能力。所以数学教学要立足于课堂,走进生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学校、在家庭中、在社会上,让数学教育真正回归生活让学生获得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的源泉。

【关键词】平等互助 开放观点 更新方法

数学是开启科学知识的一把钥匙,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是提高学生智力的关键。那么怎么做才能使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呢?数学教育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是我对数学新教材的教学经历谈点体会。

一、开放教学观点更新教学方法,提高素质教育。

开放教学观念 ,搞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也不再是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再以考分为唯一的指标。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数学教育也可以渗透德育教育,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教会学生做人,培养他们爱国的热情,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做事作风。如统计图选择这一节中,要求从某家报纸公布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图中获得信息,其中从1959年人口从30亿到2050年预测达90亿,还有预测2050亚洲人口超过其他各洲的人口总和,从而对他们进行基本国策的教育,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否则人口太多,中国土地无法养活那么多人口了。

二、数学教学应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传统的数学课的教法,往往是老师讲例题、分析过程、讲完后让学生练习巩固,往复循环,按部就班形成了一个“套路”。学生的练习无非是例题的再版,这样成了知识点的供给,使数学学习乏味无趣,那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呢?

第一方面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推动和激发人的求知欲望的第一原动力,新教材数学知识大都以生活实例出发,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引入课题,因此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例如学习平行线时,问你喜欢滑雪运动吗?引入到滑雪运动关键的是要保持两只雪橇板的平行,还有体育课上玩双杠等引入课题平行线,以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第二方面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理论及其他科学的联系,突出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感,不被一堆表面信息迷惑。例如:一根钢管,截成甲30cm和乙(50cm)两种用材,如果甲乙两种用材的根数之比1:2,则不锈钢管刚好用完(不计截割损失);如果甲种材料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材料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的根数一样多,而且不锈钢管有剩余,那么不锈钢管的长度为多少,按后一种截法,并假设没有一段损失5cm,求最后剩余段的长度?在这个问题中由于是实例信息是多而杂,如何分析获取自己所需的东西成为问题的关键,要透过现象抓到本质的东西,如果甲种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相等,故只要先求出每种用材,第一截法几根就可,这种题目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第三方面要注重知识的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一般不会珍惜,容易忘掉,而来之不易的东西往往倍加珍惜,记忆深、有的甚至终身难忘,对知识也这样,以前往往注重强调知识的讲解,知识的落实巩固,而忽视了知识的获得地过程,只是传递一些以成定论的成熟的数学,学生从事数学学习,对学生而言是模仿,或把知识复印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新教材是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觉得这些知识不是你教他的,而是自己探索发现的,有一种发现新知识的成功感,故在新知识传播时用这种方法更有效,教师只有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变教师讲,为师生共同地双边活动,尤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問题,主动探究,使学生由原来的接受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只有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对课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的栏目,不能只留于表面,、留于形式,要做好、想透彻和议透彻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真正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教材要求课堂纪律要民主、平等,反对过分强调课堂的严肃性和纪律性,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有得学生情境,特别是教学教育本身讲究严密性,不利于调动课堂气氛,故教师必须“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特别是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时更应如此,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建立崭新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允许学生有错误,其实错误也是美丽,只有在错误中才能使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在课堂上要以诚教人,以心对心,以情对情,真诚平等才能使学生自由地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吸取知识。

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接受,更在于创造,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形成又与广博的知识成正比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连外界新鲜事物都没有接触,就根本谈不上创新。所以数学教学要立足于课堂,走进生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学校、在家庭中、在社会上,让数学教育真正回归生活让学生获得求知的欲望,创造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