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初探

2014-04-29张建峰

中国电子商情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历史

张建峰

引言: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教学的融合极大的充实了课堂的教学方式,但在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有效途径,把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实效性。

央视《百家讲坛》爆棚,表明大众对历史还是很感兴趣。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现代信息技术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契机,两者的有机融合,有效的弥合了传统教学的缺陷,让学生获取更感性、更直观的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了教学的主体,因此,多媒体教学是初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初中历史课改的必然趋势。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但在教学信息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容小觑和忽视。

一、初中历史教学和信息技术融合中出现的问题

1、融合的主体被错位

融合是指整理、组合和交融,把符合事物的各个部分组合成新的有机整体,在融合中,个体特征要予以保留,即信息技术融合于课程,课程是融合的主体。但在实际历史教学中,个别教师认为的为使用信息技术而运用信息技术,甚至牺牲了课堂的教学目标。课件中包含了丰富的音乐、艺术字、动画、三维图像、影片,内容可谓包罗万象,但过多的题外之音,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云里雾里,干扰了学生的正常思维,使信息技术成为学习的主体,出现了本末倒置,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师作用弱化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和灵魂,是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的设计者和执行者,是学生美好心灵的构筑者。学生学习的内在主动性必须依靠教师设计有效的活动来引领和激发,学生的个体户差异要和个性优势要靠教师发现和培育,出现问题和疑惑,要靠教师解疑释惑。因此,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决不能是教师边缘化。但是,在个别运用课件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纯粹成了鼠标的点击者,让鼠标点击操控整个课堂,老师退居幕后,教师教学作用和地位大大弱化。

3、语言交流缺失

初中历史课堂的课件声音轻松悠扬、画面直观活泼、图文并茂,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学生的注意力被全部吸引过来,学习兴趣大大的提升,教学效果也较好。但因为这种良好的效果,把不少教师带入了一个误区,口头语言表达太少,甚至一言不发,更缺乏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的配合,但这些都是多媒体信息技术不能完美表现的。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是和学生思想沟通的桥梁和媒介,是思想碰撞和交流的火花,教师要依据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插入点睛之语,更好的指导学生的活动和提升学生积极性,语言的交流和沟通不能忽视。

4、课件交互性不强

依照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意义的最主动构建者是学生,其不是外界刺激的简单接受者、知识接受的容器。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一种创设新的学习、协作和探究及完成构建意义的媒介和工具,它不能作为教师单纯向学生输送知识的方式和手段。个别历史教师设制课件时,仍然老曲重弹,“灌输式”仍是课堂的主旋律,课件包含了整个教学内容和程序,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和活动,交互性差,反馈交流少,教学效果不佳。

二、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路径

在信息技术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是历史课堂教学不可避免的问题。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

在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时要依据学情、教情,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在使用多媒体演示时,还可以用手写笔在课件上面写板书,写出教师自己的感悟,学生好的想法和看法,亦可让学生用电脑把课本上主要知识点做成表格,分成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学习,在分类中学习和鉴别知识的差异,加深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再认识,再分析。亦可用录音机放一段轻快音乐来调和课堂气氛,或与播放课堂内容相关的歌曲和课堂内容相关的经典解说,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要相互配合使用。

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初中历史教学的辅助手段和辅助工具。但机器不能完全替代人的中心作用,代替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不了灵魂和心灵的相通。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必须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紧密配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我们必须舍弃单一的追求课件的质量和数量,厘清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地位和作用,两者不是孤立和排斥的,是统一于教学过程中,为教学服务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插入点睛语言,提问学生以引导学生深入课堂,启发思维,如加之教师的肢体语言,用多变的面部表情和抑扬顿挫的声调,来吸引学生的关注点,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先“亲其师”,而后再“信其道”,促进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开展,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3、合理有度恰当的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要符合教学进程,合理取舍,力戒走马观花,华而不实。课堂操作课件时,要合理掌控速度与时间。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写下自己的心得,保留思想的瞬间“闪光点”,让学生在感官接受的同时,脑子也在跟随教师的脚步,不停地思索,时不时的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学习有得,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和主要参与者。

4、挖掘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把初中历史学习能力解读为”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思想”四方面,通过家庭、社会、学校、教师来协同完成。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和网络资源,开发学习历史的新路径,指导学生开展历史书籍的阅读,开展多种历史课外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初中历史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成效巨大,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我们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努力探究,努力取长扬避短,去粗取精,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激发古老历史学科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强化学生在历史课堂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不断优化课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打造高效、活泼、有趣和谐的历史课堂,实现育人和育才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月芳,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吉林教育,2014(01).

猜你喜欢

课件多媒体历史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新历史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