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幸福指数首次发布

2014-04-29胡明刚

农家书屋 2014年6期
关键词:华中师范大学研究院幸福感

胡明刚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农村研究院发布《中国农民状况发展报告·社会文化卷》,报告以农民为研究对象,对涉及农民社会文化状况的主要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力图呈现农民社会生活及文化活动的现状,并着重对农村医疗、养老、文化教育和社会救助等民生事业进行梳理。

该报告受教育部社科司委托,调查数据供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教育部、人保部参考使用,华中师范大学农村研究院经过5年调查得出。

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农村医疗条件逐步改善,基层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民参保率达到97.34%,对“新农合”的满意率超过7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出台之后,农民在家庭养老之外有了社会养老这一新选择。截至2011年,“新农保”参保率达71.89%,满意度达75%。

在文化教育方面,教育设施逐步改善,至少拥有一所幼儿园和小学的村庄占比分别达到50.43%和58.44%,文化教育人均支出达到4773.22元,继续教育普及率上升。

在社会救助方面,农户“低保”覆盖率2011年达4.24%,比2008年提高了0.72个百分点;农村“五保户”2011年所占比重达0.35%,保障水平每月大致在100元至220元之间。

报告同时揭示了农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住院才能报销,感觉不到实惠”;“常见病、易发病、慢性病报销难”;“看病不自由,非要到定点医院才能报销”位居农民不满意医疗保障原因的前3名。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村文化教育资金投入不够、社会救助覆盖率不高等问题,也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改进。

这份报告还首次发布了我国“农民幸福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农民的幸福指数为0.5578,属于中等水平。调查表明,农民对幸福的理解与传统观念发生的一些变化。比如,有钱不再是农民幸福感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取而代之的是环境卫生和社会平等。另外,城里人的幸福感不如农民,务工农民的幸福感不如务农农民。

这次对农民幸福指数的报告,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村,调查了3648个农民。调查包括30项指标,其中受关注度最高的3项分别是:环境卫生、生活便利、社会平等。与之相应的是,收入状况作为传统观念里最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此次排位相对靠后。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中国农民对于改善环境的急切愿望,有的还将其转化成动力和实际行动。

调查发现,东部农民幸福指数高于中西部农民;中年农民的幸福指数低于青年和老年农民。令人意外的是,务工农民幸福指数低于务农农民。务农农民的幸福指数最高,务工、教师及其他职业农民的幸福指数十分接近,处于最低,而做生意农民的幸福指数居中。

一般而言,做生意、教师等职业农民的收入、社会地位等整体要高出务农农民,他们的幸福指数也应该比务农农民要高,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这源于务农农民主观上的幸福感,包括生活的乐观和内心的满足。

对此,华中师范大学农村研究院负责人分析称,过去看农民主要看收入,他们吃饱饭就满足了。而现在除了收入外,我国的农民生活需求更丰富,他们关注的还包括社会公平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务工农民因为在外闯荡,眼界开阔,需求自然增加,但现在又一时难以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幸福指数自然就会下降。而务农农民尽管收入低,但他们基本上是安于现状,没有过多的需求,幸福指数反而高于收入高的务工农民。

根据2013年联合国大会发布的世界幸福度报告,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低于此次公布的中国农民幸福指数。华中师范大学农村研究院副院长邓大才认为,随着农村民生事业的发展,农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得到了改善,农民的收入持续增长,这些都为农民幸福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农民对于幸福生活有自己的认识,这在幸福指数上便体现为农民幸福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猜你喜欢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院幸福感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华中师范大学“五创并举”学党史,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不是我!是他捣乱!
学术战"役",华中师范大学砥砺前行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et Catchwords of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