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传统金融似敌实友
2014-04-29史晨昱
史晨昱
从2013年开始,中国互联网弄潮儿在金融领域实现井喷式发展,相关争论也随之升温。总的看来,作为创新的产物,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合理存在的客观现象,满足了实体经济发展以及投资者的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所拓展的诸多业务领域,与中国金融深化改革的诸多思路相契合,有助于打破中国金融业的垄断和惰性。随着微信、支付宝等客户数的不断积累,互联网企业如同“门口的野蛮人”,成为提供金融服务的理想平台。
互联网金融去中介化的特点,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一定程度上解构了已有资源配置格局。一是,资金通过互联网渠道流向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再由这些专业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向债券、股票等投资工具。客户实际上是通过投资金融产品获得收益,互联网平台替代了商业银行的“代销”作用。二是,资金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流向资金需求方,如P2P网贷。互联网平台发挥信息中介、担保、信用增级、贷款等多重作用。
短期来看,互联网金融刚刚开始起步,从业务量、余额亦或产品种类、数量上,尚无法比肩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理财的存款搬家效应也在逐渐衰减。一方面,“宝宝军团”吸纳的客户资金最终投向货币或短期债券型基金,其收益率会回归到3%—5%的行业正常水平,靠补贴回报获得的高收益不可持续。另一方面,随着未来存款利率的全面放开,市场化的银行存款利率也将走向资金均衡价格。
但长远来看,通过战略合作、并购、申请金融牌照来做大资产端,互联网金融机构将逐渐构筑起对抗传统金融机构的全面竞争格局。值得强调的是,互联网金融带来了一些本质变化,即它改变了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使得金融不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种公平合理交易的商品和服务。随着互联网金融方式的普及,客户发现除了银行之外还有一些门槛更低、更为便利的其他选择。他们自然会将互联网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服务进行比较,并对传统理财金融提出新的需求,或者直接“用脚投票”。
可以预期,未来互联网金融还将发起极具冲击力的扩张,传统金融机构将尝受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长期竞争压力。尽管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传统金融机构也未必一败涂地。互联网金融的成功要素主要包括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创新合作的互联网基因、客户与服务体验、聚合并挖掘大数据,开放共享的平台型经济模式,聚焦小微客户,创造金融新规则,以及多样化的跨界经营。但是,其未来发展的障碍在于:已有优势并非牢不可破、电商平台优势不等同于金融平台优势、监管制约的风险、流动性管理的风险、信贷业务短期难以做大做强、欠缺高端客户的定制化服务能力等。传统金融机构的部分专业优势是互联网企业无法替代的。
在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所带来的新潮流中,引领者创造超额利润,追随者保持不被淘汰,而那些动作慢的、或者选错了方向的企业则可能遭遇淘汰。为了尽快摆脱潮流追随者的地位,做互联网金融的推动者,传统金融机构应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勇于给自己“动手术”,将真正的互联网基因植入体内。
首先,互联网金融在聚拢客户、提升客户体验方面的比较优势值得深入学习和借鉴。传统金融机构应在“大数据”战略引领之下,综合分析自身資源特征、客户行为趋向变化、主要竞争对手战略等因素的基础上,拟定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并尽快付诸实施。比如,率先开发差异化的一站式个人金融服务移动平台,多渠道搭建和完善客户接触体系等等。
其次,在信息经济时代,平台资源成为金融服务拓展的重要抓手。传统金融机构应充分意识到“平台为王”对经营拓展的积极意义。一直以来,庞大的网点资源是传统金融机构接触客户的核心资源。然而,主要依托物理网点接触客户显然已难以适应信息经济时代客户经济行为变化的需要。与主流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相比,传统金融机构的用户数量处于劣势。因而,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在持续推动网点转型的同时,透彻理解网络经济时代消费者的行为特点,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流通和消费平台,事实上也就掌握了潜在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