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2014-04-29李金松
李金松
[摘要]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一直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上的大国自然不会忽视对于玉米丰产技术的研究,这可能是解决我国因人口众多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的粮食问题。一直以来玉米一直是北方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玉米及玉米制品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将对于高山玉米的栽培种植以及丰产技术作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高山玉米 丰产技术 栽培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 (2014)04-0160-01
近些年来,随着普通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不仅北方人民现在连南方人也喜欢来一串香甜软糯的玉米,这不仅仅给玉米生产带来了新的需求,而且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促进了科研人员对于玉米丰产技术的研究。高山玉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感香甜,软糯爽口,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烈追捧。所以高山玉米的丰产栽培技术需要大面积的推广,不仅有利于农民增加收益,甚至可以走入国际市场。
一、种植现状及问题
1.盲目追捧,不会因地制宜
由于现在高山玉米的市场需求较大,利润空间相较于其他种类的玉米较为丰厚,所以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但是没有考虑高山玉米本身的生长需求,盲目栽种现象较为严重,直接导致了高山玉米的低产,损害了农民们的利益。高山玉米喜欢生长在水分充足,日照充足,土壤相对肥沃的酸性土壤中。如果在玉米生长地降水不足将会直接导致高山玉米植株矮小细弱,而且叶片发黄,雌花的分化与发育受到阻碍,更严重时将会直接导致玉米空杆现象的发生。
2.种植不合理,盲目密植
每种植物都有一个最适的种植密度,高山玉米也是如此,而且玉米对于养分的要求较多,其种植密度更不能够忽视。如果为了追求高产过分密植,其结果必然是植株吸收营养受阻,田间通风不良,光照不够充足,光合作用减弱抗病虫害能力大大降低,容易引发大面积的疾病以及空杆现象,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施肥不合理也将导致玉米的低产,还会破坏土地引起土地板结,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
3.管理不当,病虫害没有早防早治
相较于其他的经济作物,玉米较容易遭受地下害虫、玉米螟的危害,它们咬断植株的根系,影响植株对于水分以及矿物质元素的吸收,还有可能传播病毒,阻塞疏导组织,病毒病、黑粉病的危害,生理生化过程不能保证,雌雄穗发育受阻,形成空杆。由于是地下害虫的破坏一般很难发现,一旦发现其带来的破坏还是很大的,所以对于高山玉米的种植一定要勤于管理,多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早防早治病害。
二、高山玉米种植技术
1.播种前的准备
1.1土地的准备
播种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深翻晒垡(翻耕深度最好达到25cm以上,且深度一致,垄间翻耕均匀),有条件的地方播前3天进行灌溉,保证土壤水分充足,通气性良好。可以通过秸秆还田来增加土壤肥力同时配上一定量的有机肥料20%到30%的氮肥、35%到40%的磷肥作基础肥料配合翻耕为高山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肥力条件。
1.2选种要点
选种时一定要去农业服务中心购买正品玉米种子,适应地方的品种有罗单3号,鲁三3号,会单4号,鲁三2号等。不能为了贪图一时的便宜而造成日后不必要的损失,种子购买以后最好在阳光下充分晒种,筛选,去除那些干瘪有虫洞的种子,保证种子的颗粒饱满。
2.种植要点
2.1隔离种植
高山玉米性状优良,且抗性相对较好,但是由于玉米本身的遗传繁育特性,需要间隔种植来保证玉米优良性状的遗传效应。如果为了追求经济的最大化可以间隔种植一些普通玉米,或者其他的植株较高的经济作物。也可以通过分期播种将高山玉米与其他作物的开花传粉期错开,使开花的相对间隔相差15天以上。
2.2多期播种,使其可以均匀上市
多期播种主要是为了满足较为持续的市场需求,不至玉米集中上市造成市场供大于求,使得玉米的价值降低,甚至积压在在农民或市场中。首期的播种可以采用双膜宽窄行栽培,这样可以保证播种的初始温度稳定在12摄氏度左右,再用营养盘提前催芽,可以造成播种时期提前9到14天。在转移到大田之后用薄膜覆盖,来提高地面温度。这样的一些措施可以相对有效的改善微循环,促进幼苗的茁壮成长。在首期播种之后可以按照当地或周边的市场需求每隔6到12天再次播种一批。不过要注意,播种后要保证收获时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以上,否则将会导致低产。
2.3合理密植,协调植株之间的相对关系
各地种植的最适密度根据当地的气候,日照,土壤肥力等相关生长条件有关。所以最适的种植密度可以考虑从以前当地玉米种植的最适密度上下浮动。高山玉米作为性状优良的品种,其生育期较短,植株茎秆高大,茎叶繁茂,单株生产能力较高,应进行适当的密植,今年降雨充沛,土地肥力好,基肥充足,可适当密植到3500株左右/亩,宽窄种植建议宽行80cm,窄行40cm,植株间距20cm。
2.4科学管理,提高产量
高山玉米需要量较大,需要集中施肥,且重施有机肥料,氮、磷、钾也不能缺少,建议农家肥在充分腐熟以后每亩施肥量约1250-1500kg左右。施肥必须注意,肥料千万不能够与植株直接接触,直接接触会导致烧苗现象,是幼苗根系遭到破坏,影响幼苗的成活率以及生长。若要追肥一定要结合浇水,这样才能保证丰产丰收。当到了玉米植株10cm左右时容易出现分蘖现象,在管理的时候不宜留下分蘖,需要及时的彻底的打掉分枝,从而促进幼苗养分吸收,幼苗茁壮成长,而且如果水热条件较好,还可能出现分穗现象,与分蘖一样要及时处理只能留1到2个穗,防止小穗减产,从而失去商品性减少经济价值。在传粉期如果遇到下大雨,高温等可能造成授粉不良的恶劣天气,一定要及时加以人工授粉,以保证产量。
2.5病虫害的防治
高山玉米的主要危害虫类为玉米螟,导致根系被破坏,果实外观差,影响商品的市场价值。由于传统的农药防治对于环境的污染破坏很大,而且会间接影响产品的商品价值,较少销量。建议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通过饲养一些此类害虫的天敌来保护农作物。
2.6按时收获,保证品质
收获时如若不及时将会造成玉米颗粒纤维化增强,水分减少,影响口感,所以采用分期种植是尤其要注意适时收获,保证玉米的品质,确保玉米的商品价值,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三、总结
高山玉米作为玉米种的优良品种,其抗性较强,适应范围较广,适合大面积种植。如果种植时多注意观察,多学习,勤于管理,遇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必然为农民朋友带来丰厚的经济效应,希望本文中的一些丰产技术建议能给大家带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方向前,张爱武,胡会军,段元才,殷春红. 吉林省高寒山区玉米丰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1:95+97.
[2]陈秀彬,孙艳,徐曼丽,杨玉香,郭黎. 特色甜玉米丰产栽培技术[J]. 吉林农业,2012,06:104.
[3]康晓军. 吕梁山区玉米丰产栽培技术探讨[J]. 农民致富之友,2013,06:1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