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1)
2014-04-29戴金华
戴金华
[摘要]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水稻栽培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水稻是我国南方各省的主要农业种植品种,每年水稻产量数字都在不断递增,并且开始大量出口,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的差异,我国的水稻栽培技术要实现高产化还有很长的一段道路。水稻的种植要在符合当地环境条件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并结合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这样才可以实现水稻的高产。本文将针对南方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水稻 栽培 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 (2014)04-0149-01
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大国,在水稻种植方面自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过去的种植历史中也有着不俗的成绩,无论是水稻质量还是数量都有显著的提高,并且我国还制定了很多相关的农业扶持政策,帮助农民种植水稻。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我国的水稻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向前发展。水稻的栽培技术是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掌握了正确合适的栽培技术,才能有效促进水稻高产。可见,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农业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前言
我国南方各省是水稻种植的主要地区,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后也形成了独特的栽培技术,同时随着一些优质的水稻品种不断应用到种植过程中,目前我国的水稻产量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水稻的种植模式也逐渐告别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模式。此外,随着对水稻实行规模化种植以及在种植过程中采用新的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我国的水稻种植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很好的解决了我国的粮食危机问题。但是,由于受传统的种植模式的影响,并且创新型栽培技术应用的范围还不够广泛,目前水稻种植高产化还存在很多现实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怎样不断创新栽培技术,让水稻种植的质量和数量达到质的飞跃,已经成为农业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任务。
二、水稻高产技术分析
水稻的栽培管理工作,需要根据当地种植的实际情况,注意每个细节的技术管理,要想做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水稻品种
选择品质优良的水稻品种是水稻种植实现高产化的重要基础,为水稻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作用。对于水稻品种的选择,应该以具有超强的抗病性并且最好有包衣的水稻品种为主,同时应该选择生产严格过关的正规水稻品种,并且在选择品种前应该对种植地的环境等进行分析,选择符合实际种植情况的水稻品种,充分利用当地的种植优势,进而实现水稻的高产化。
2.秧苗培育
秧苗培育也是影响水稻种植高产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秧苗培育成功等于水稻高产工作已经成功了二分之一。关于水稻秧苗的培育工作,会有前期试验、中期实践、后期总结等各个环节,每一环节还包括很多步骤,每一细小的环节都是缺一不可的,这些实验的环节也是实际水稻种植工作的缩影,应该严格按照水稻种植要求来做,这样才能完成成功的秧苗培育。另外,秧苗培育还细分为旱地育秧和湿地育秧,在秧苗培育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育秧土地的选址工作,在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秧苗培育的成功性。
3.秧苗插栽
在进行秧苗插栽工作之前首先要保证种植土地的平整,因为整个插栽土地上土壤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秧苗插栽后的存活率。通常情况下,进行秧苗插栽应该选择土壤上有糊状层的时候,要关注土壤的凝重状态,尽量选择在泥浆沉淀过后进行秧苗插栽,防止秧苗根部栽的过深。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种植区域土地为沙质土壤,则应该选择抛秧的秧苗插栽方式。另外,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应该根据水稻的品种、土壤状态等因素来决定秧苗之间的距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不能过于密集,秧苗也不能过深,才能最终保证秧苗的返青。
4.田间管理
水稻种植过程中,合理及时的田间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田间管理能够及时发现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水稻的健康生长起到了辅助作用。在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要进行不同的田间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水稻生长的初期。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对秧苗的生长进行田间管理,在这段时间,秧苗主要是吸收营养的阶段,主要吸收氮元素,保证水稻根部的正常生长,同时此阶段营养的吸收也会影响最终的稻穗数量。所以,初期的田间管理工作主要是把根部生长的不好的秧苗进行返青,给予充分的灌溉,并且对所有的秧苗都要及时施肥,充分保证营养的供应;其二,水稻生长的中期。在这个阶段,水稻秧苗会进入快速生长的阶段,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会从氮元素转变为碳元素,这个时候的田间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水稻的营养物质进行控制,以免由于根茎大量吸收营养物质而影响到稻穗的质量,从而造成损失;其三,水稻生长的后期。在这个阶段,水稻的生长也进入到了关键时期,开始繁殖谷粒,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也以碳元素为主。这个时候的田间管理工作主要是满足水稻生长的各种需求,从而确保稻穗质量,提高水稻产量。
5.虫害防治
虫害是影响水稻生长的一个关键破坏因素,严重制约了水稻高产化的发展。并且虫害对水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水稻种植的后期,对于虫害的防治工作也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对于高发虫害要进行重点治理,对于其他类型虫害进行综合治理。同时,在虫害泛滥的时期要时刻关注虫害动向,对于发现的问题要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尽量将损失程度降到最低,进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结束语
水稻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重要的品种,具有扎实的种植基础,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更是有很好的种植优势,但是由于天气、土壤等外界环境的不同,水稻的栽培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从品种的选择到虫害的防治等方面着手,选择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实现水稻的高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兆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学,2007,44(z2):94-95.
[2]王志刚,王磊,阮刘青等.农户采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行为分析[J].中国稻米,2007,(1):7-10.
[3]张宏.江淮中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71-272.
[4]钱琳仙.浅谈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2,32(4):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