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科学选用优良品种

2014-04-29范锋萍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8期
关键词:品种科学

范锋萍

[摘要]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生产逐渐走向科学化、技术化。农业种植的种子选取更需要进行科学的选种。为科学指导农民选用优良农作物品种,本文中主要介绍了优良品种的重要性、目前存在问题以及选用优良品种的基本原则略述浅见。

[关键词]科学 选种 品种

[中图分类号]S6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 (2014)04-0079-01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的优劣,对农业生产关系重大,推广应用良种是提高产量、改进品质的一个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据统计,近几年来,全球农作物单产提高中,优良品种的贡献率达25%,发达国家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50%—60%,我国良种的贡献率为40%,我国推广应用良种的市场潜力巨大。下面就优良品种的重要性、目前存在问题以及选用优良品种的基本原则略述浅见。

一、认识科学选用优良品种的重要性

所谓优良品种是指能够比较充分利用自然、栽培环境中的有利条件,避免或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并能有效解决生产中的一些特殊问题,表现为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在生产上有其推广利用价值,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深受群众欢迎的品种。

在农业生产中,良种的地位很重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优良品种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具有丰产性,增产潜力较大。二是改善和提高农产品品质。优良品种是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必由之路,它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有利于发展商品生产。三是减轻和避免自然灾害的损失。优良品种对常发的病虫害和不良的生长环境具有较强的抗耐性,可以保持稳产和防止品质变劣。四是可以扩大栽培地区。优良品种具有较广阔的适应性,采用良种可以扩大该作物的栽培地区,从而提高该作物的种植面积。五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在农业增产的诸多因素中,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的技术措施。六是有利于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大田作物的机械化作业,要求配置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所以说,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目前在优良品种的选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如今各种作物品种繁多,眼花缭乱,经销商的广告更是让人目不暇接,使农民不知该选用哪个品种,只是盲目的跟从,人云亦云,导致优良品种不优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科技素质偏低。很多优良品种都是通过审定、质量合格的好品种,但也会发生不增产的问题。客观原因与气候等自然灾害有很大关系,主观原因则是部分种子经销商与用种农民科技知识匮乏,好品种没有种到条件适合的地方或得到相应的技术管理。二是政府重视力度不够。近几年,政府在粮食种植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用于新品种引进及推广的经费缺微乎其微。在种子管理站与种子公司分开以前,新品种引进、试验经费大多有种子公司承担负责。我县是2007年种子管理站纳入县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站司分开后,由于新品种的引进程序复杂,用工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所以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三是农作物品种繁多。优良品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的利用具有地域性和时间性。品种的优良性状只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超过一定范围就不一定表现优良。当地的优良品种到外地不一定能够适应,外地的优良品种到本地也不一定增产。农民盲目选购,导致新品种在不适宜区域种植,达不到预先应该达到的效果,经销商们销售的新品种虽然大多是通过了国家或省级审定,但是在本区域内确没有经过严格的试验、示范程序就流入市场,致使优良品种发挥不出应有的优良性状。

三、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应遵循的原则

优良品种是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是育种科研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措施。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增收的作用,应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严格坚持引进试验示范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优良品种的引进,应在准备推广的区域先进行试验观察,待气候、水土条件适宜、栽培技术要点基本掌握后,再进行生产示范,性状确实表现稳定优良后,才能进行大面积推广。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充分考虑良种的地域性。良种是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形成的,在种植过程中也要求稳定的生态环境。在引进良种种植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两地的生态条件是否接近或相似,因为种植制度、肥力、土质的不同都会造成良种生产的差异。引进品种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的栽培条件、栽培方式等客观因素,保证新品种引进成功。三是注意保持优良品种特性的原则。良种区别于一般品种就是因为其具有十分典型的品种特性,如产量、品质、外形、株高、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的优势,因此良种从一开始就应防止与一般品种混杂,以保持其优良的品种特性。

参考文献

[1]赵玉山. 根据生产发展需要 科学选用优良品种[J]. 科学种养,2010,06:4-5.

[2]张海明. 科学选用优良品种之浅见[J]. 种子科技,2010,12:14-15.

[3]接士军. 在农业生产中如何科学选用作物优良品种[J]. 中国西部科技,2011,22:52.

猜你喜欢

品种科学
品种选育彩版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品种选育彩版
种什么品种好?
科学
种什么品种好?
科学拔牙
新陆早52号(硕丰165)品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