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对唯物论的变革揭示了哲学与科学的内在 统一性邬焜
2014-04-29刘琅琅
内容提要现代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能量比质量更为基本的性质,从而打破了传统科学和唯物论哲学用有质量的最小微粒构造世界的本体论信条,建立了质-能统一、能量为基的新唯物论。当代信息科学和哲学在物质和精神世界之间发现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信息世界,并把高等生命的精神现象看作是主观形态的信息活动。这样,便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关于整个世界是由物质和精神两大领域构成的理论。现代科学和唯物论哲学的发展,集中体现了人类科学和哲学发展的相容性和一致性,也深刻体现着人类知识发展的一般方式:哲学的科学化和科学的哲学化。
关键词科学与哲学唯物论哲学的科学化科学的哲学化
〔中图分类号〕B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6-0001-05
恩格斯曾经阐释过一个杰出的思想:“像唯心主义一样,唯物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①“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同时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②恩格斯的相关论述揭示了科学与哲学发展的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这一统一性关系也可以从现代科学的发展对唯物论哲学观念所引发的相应变革中深刻地体现出来。
人类古代哲学、近代科学和哲学中的唯物论学说是建立在世界是由具有质量(重量)的最小微粒建构出来的本体论信条之上的,现代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能量比质量更为基本的性质,从而打破了传统科学和哲学所坚持的质量构造世界的本体论信条,建立在质-能统一、能量为基的基础之上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呈现出了与现代科学发展的相关成果相一致、相融合的特征。当代信息科学和哲学在物质和精神世界之间发现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信息世界,并把高等生命的精神活动现象看作是主观形态的信息活动。这样,便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关于整个世界是由物质和精神两大领域构成的理论。现代科学和哲学的这样的一种发展,集中体现了人类科学和哲学发展过程中的相容性和一致性,其中深刻体现着人类整个知识建构和发展过程中的哲学的科学化和科学的哲学化趋势的二重化效应,以及这个二重化效应之间的一致性关系。
一、近代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立论的基础
古希腊的原子论学说是人类古代唯物主义的一个标准化模型。这样的唯物主义是以有重量的、不可入的哲学思辨猜测的最小微粒——原子,为其立论之
*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信息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13AZD096);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科学革命、信息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新形态研究”(12BZX020)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8页。
②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等译编,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5-46页。
根基的。这个唯物论传统在近代科学中以牛顿力学的有质量的“永久粒子”和道尔顿的有质量的“化学原子”的形式直接肯定了下来。这一近代关于物质形态特征的科学描述构成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立论的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能脱离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学说对物质概念的解释只能以他们所处时代的自然科学的相关成果为依据。就这一点而言,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坚持的唯物论学说同样具有某些旧唯物论的性质。关于这一点,从恩格斯的相关论述中我们也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
恩格斯写道:“作为物质的物质和作为运动的运动还没有人看到或体验到;只有各种不同的、现实地存在的物料和运动形式才能看到或体验到。物料,物质无非是各种物料的总和,而物料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取出来的”。②③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等译编,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8、162、142、143页。
2014年第6期
现代科学对唯物论的变革揭示了哲学与科学的内在统一性
恩格斯不仅把物质归结为有形的可以“看到或体验到”的“物料”,而且还把“质量”看作是物质的基本量纲。他写道:“不论人们关于物质构造可能采取什么观点,下面这一点是非常肯定的:物质是按质量的相对的大小分成一系列较大的、界限分明的组,使每一组的成员互相间在质量方面都具有确定的、有限的比值……可见的恒星系,太阳系,地球上的物体,分子和原子,最后是以态粒子,都各自形成这样的一组。事情并不会因为我们在各个组之间找到中间性的成员而有所改变。”②显然,恩格斯的这样一些看法是以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科学所取得的结果为依据的,这就是,物质是以有质量的微粒为其基本构成单元的,并且,所有层次的物质世界都是以有质量的微粒按照不同比例的组合而构造出来的。在这里,质量就是物质的基本特性,就是物质的基本存在方式。
当然,恩格斯在把质量当作物质的基本量纲的时候,并不是没有保留的。因为,他在另一个场合还指出:“通常都把有重看作物质性的最一般的规定。”那么,“以太是否是物质的呢?如果它毕竟存在着,那么它就必定是物质的。就必定归于物质的概念之下。但是它不是有重的。”③
其实,恩格斯上面关于物质性质的论述,以及他关于以太无重的论述都是当时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果。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无论是哲学家的研究还是科学家的探索都无法远离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都会受到他那个时代的哲学思维和科学观念的羁绊。当然,他也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质疑和猜想,就像当时的人们对“以太”性质的讨论那样。然而,无论如何,关于以太及其性质的讨论直到今天仍然还是一个未曾证实的假说。虽然之后的相关研究倾向于否定以太的存在,但是,物理场论的出现,尤其是暗物质、暗能量的学说以及超弦理论关于宇宙弦假说的提出,又激发了人们对寻求以太是否真实存在的兴趣。
二、唯能论的兴起对传统唯物论的挑战
如果说建立在古希腊原子论、牛顿力学、道尔顿原子论基础上的以“有质量(有重物质)的微粒构造世界”的学说是传统唯物论立论之根基的话,那么,现代唯物论则是以现代科学所揭示的没有质量的能量场为其立论之根基的。
19世纪中叶前后,先后经过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杰出性研究,电磁场理论得以创生。电磁场理论揭示了一种与有质量的微粒(实体)不同的新实在,这就是普遍贯穿于空间中的各类“力线”或“场”。这类“力线”或“场”不再具有通常实体所具有的质量特征,我们知道它的存在是因为它有能量效应。
20世纪初,爱因斯坦进一步拓展了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理论,把场态存在看作是比实体性存在更为基本的实在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的相对论场论。爱因斯坦指出:表面上看来有两种实在,一种是有静止质量的实体,另一种是没有静止质量,只有能量效应的场,但是,我们要问,这两种实在哪个更为基本,那么,我们必须承认场比实体更基本。因为,实体仅只是场的密度比较大的空间区域表现出来的特征,在特定的条件下,所有的实体都可以转化为场。据此,他特别强调说,按照相对论物理学的要求,世界上的实在只有一种,“场是唯一的实在。”[德]A.爱因斯坦、[波]L.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周肇成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第178-180页。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爱因斯坦才提出了他的质能关系式:E=mc2。这一公式描述的就是质量和能量相互转化的关系。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高,其质量转化为能量的比例越大,而当物体按光速运动时,全部质量都将转化为能量,所以,光速最大,光速是运动速度的极限。而他所创立的狭义相对论揭示的正是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其质量向能量转化的比例增大时所导致的物体的时空结构的相应变化,而其广义相对论所揭示的则是在能量场中时空的结构。显然,在这里,爱因斯坦以科学的名义提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实体实在论的科学和哲学的新范式——场能实在论。
与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同时和之后创立和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和现代宇宙学的相关发现和理论同样证明了场比实体、能量比质量更为基本的性质。在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科学成果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成果当属量子力学关于反粒子以及正反粒子湮灭现象的发现。正是这一成果揭示了存在正、负质量以及正负质量湮灭后转化为能量的现象,这就以科学的方式证明了能量具有比质量更为基本的性质。
科学所揭示的场能实在论的世界图景同时引发了人类哲学观念的变革。这就是唯能论的兴起。唯能论既是一种科学思潮,也是一种哲学思潮,既是一种科学范式,也是一种哲学范式,所以,唯能论的兴起集中体现着人类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
早在1891年前后,德国的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 Ostwald)基于当时电子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就提出了一种“唯能论”的学说。他把能量看作是唯一的实在,并认为物质仅只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他还把这样的观点拓展到了更广阔的物理化学领域,用能量和能量的转化来解释不同层次的物质现象。1895年他在德国吕贝克自然科学家会议上发表了“克服科学的唯物论”的讲演,对传统的以有质量的原子为标志的旧唯物论提出了挑战。1902年,奥斯特瓦尔德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明确宣称物质“消失了”。他还试图用能量概念消解物质和精神的对立,把精神活动也看作是纯粹的能量活动过程。②③④《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7-278、277、268、266页。奥斯特瓦尔德的“唯能论”的片面性,并不在于它用能量解释世界,而在于它用能量来消解物质,来取消物质和精神的区别。这样的学说既具有唯心主义的特点,也是一种庸俗化的哲学。
对于奥斯特瓦尔德用能量消解物质,并试图用唯能论来消解物质和精神对立的观点,列宁明确地加以了批判。列宁强调说:问题的关键在于“能量是不是物质”?②
事实上,科学中的唯能论的兴起对于以质量(有重之物)为立论之根基的传统唯物论的挑战是致命的。当时在科学界发展起来的主要倾向是:“唯物论的名声很臭!”许多仍然坚持唯物论立场的有影响的科学家,乃至哲学家,都尽量回避“唯物论”这个名词,他们宁愿称自己为实在论者,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唯物论者。
唯能论的兴起使传统唯物论面临着灭顶之灾。要改变这一困境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条是向奥斯特瓦尔德那样彻底抛弃唯物论,而以唯能论取而代之;另一条则是改变唯物主义的形式,用物质解释能量,建立一种能够包容能量范畴的新的唯物论哲学。
列宁从辩证唯物论的基本立场出发,根据当时科学领域所出现的新变化,一方面批判了那种利用科学的新成果否定唯物论的倾向,另一方面,又对传统唯物论用有质量的微粒解释物质的观点进行了合理的扬弃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用“客观实在”(而不是实体、实物、质量)这一概念对哲学的物质范畴进行了重新界定。显然,列宁关于物质的新定义具有极高的抽象性、普适性。这是当时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可能达到的一种对物质现象进行认识到最高境界。
列宁进一步强调指出: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对物质现象、物质现象的基本属性和特征的认识总是具有“暂时的、相对的、近似的性质。”③“那些从前以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原本的物质特性(不可入性、惯性、质量等等)正在消失,现在它们显现出是相对的、仅为物质的某些状态所特有的。”④在这里,列宁对那些把原来认为的物质的某些基本特征的“消失”(非基本化)看作是物质本身的“消失”的观点的片面性提出了尖锐的批判。他十分正确的强调指出,科学对物质的新的基本特征的揭示不可能使物质本身“消失”,而只可能深化我们对物质本身的认识。列宁正是在这个深化认识的水平上提出了他的新唯物论观点,从而刷新并捍卫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显然,列宁所提出的,以“客观实在”为阐释原则的新唯物论不仅能够包容传统的以有质量的实体为基本阐释原则的旧唯物论,而且还能够很好地包容当时自然科学所取得的相关新成果,另外,它还为唯物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事实上,无论自然科学发现了物质的多少种具体的存在形式,也无论这些具体存在形式具有怎样一些新奇的特征,只要这些存在形式及其特征既是客观的,又是实在的,那么,它们便都理应是物质世界所包括的内容。
其实,唯能论并不就等于唯心论。列宁就曾强调指出:“如同‘经验等术语一样,‘唯能论这一术语也可以用来表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③④《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80、128、266页。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当代的很多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同时都是“唯能论”者。这样的唯物论哲学一方面克服了旧唯物论的机械性、绝对化和片面性的局限,另一方面,也与当代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保持了一致性和统一性的关系。在这一方面体现的正是:科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科学化的人类知识发展的一般途径和方式。
三、信息科学的兴起对传统唯物论哲学的改造
我们在前面已经做出了比较详尽的讨论,自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以来,唯物辩证法的物质观经历了从恩格斯的“物质是按质量的相对的大小分成一系列较大的、界限分明的组,使每一组的成员互相间在质量方面都具有确定的、有限的比值”,“物质无非是各种物料的总和”的实体实在论的观念,到列宁的可以兼容场能实在论的“客观实在”的非实体化的物质观的转变。但是,随着人类科学的进一步的发展,今天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又迎来了一个全新变革的阶段。这个新阶段的启始是由于当代信息科学和信息哲学的兴起。
当代信息科学和信息哲学揭示存在一个客观的信息世界,今天的辩证唯物论哲学的物质观有必要对“客观实在”的范围加以限定,它不再能囊括全部客观世界,在客观的物质世界中镶嵌着另外一个以物质世界为载体,同时又显示着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和状态的客观信息的世界。具体阐明客观世界的这种二重化存在,并对客观世界中物质第一性,信息第二性的特征加以科学的论证应当是当代辩证唯物论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事实上,早在1948年,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当代信息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 1894-1964)就曾对唯物论学说发出了警世。他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美]维纳:《控制论》,郝季仁译,科学出版社,1963年,第133页。维纳提出的这一警示的实质是在强调一种新的世界观。这种新的世界观注意到了信息世界的特殊意义。
我们知道,在人类哲学中有一个古老的传统,这就是把整个存在领域划归为三大部分:上帝(绝对精神)、物质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由于上帝(绝对精神)所具有的虚设性,所以,以往的人类哲学对整个存在范围的理解基本上采取的是物质和精神两大领域对立分割的方式。这就形成了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的信条:存在=物质+精神。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整个存在领域的理解也同样坚持着这个信条。
我们还注意到,列宁的物质定义就是在承认这个信条的前提下给出的。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③“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④这个定义隐含着首先必须承认这样一个存在论前提:整个存在领域是由物质和意识这两大领域分割着的。精神(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是存在于精神之外的“客观实在”,而精神之外又只能是客观存在的世界。有必要提及的是,由我国辞海编辑委员会、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辞海》中,对“客观实在”词条的注释为:“指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即物质。”参见《辞海•哲学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第56页。基于这一基本信条给出的存在论前提,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这两个范畴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是完全相同的,亦即:客观实在=客观存在=物质。
然而,整个存在领域由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组成的信条,以及客观存在的都是实在的观点则是很难成立的。
当代信息哲学对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信息科学所取得的相关成果进行了哲学抽象的再认识,把物质世界规定为直接存在的世界,并相应把信息世界规定为间接存在的世界。通过相应的论证和分析,当代信息哲学具体揭示了信息世界的两个基本领域:客观信息(客观间接存在——自在信息);主观信息(主观间接存在——自为、再生信息)。由此规定奠基,信息哲学对世界的存在领域进行了新的分割,从而建立了一种物质(直接存在)和信息(间接存在)双重存在的全新存在论学说。这一新的存在论学说的提出,导致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解读方式也相应转变成了“物质、信息、精神多重交互的关系问题”。由此又进而引发了哲学所有其他领域的全方位的根本性转变。
当然,对于信息世界的哲学阐释同样可以采取其他的路径和方式。大致说来,已有的阐释方式包括如下几种:
1苯信息世界看作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属性,并将其包容在物质范畴之中。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某些学者把信息直接看成是物质的属性和物质的存在方式。这样的哲学把信息世界所具有的独特本性消解在物质世界的规定性之中,并未改变传统哲学关于存在领域分割的方式。
2苯信息世界看作是精神世界的一般属性,并将其包容在精神范畴之中。如,西方的某些学者把信息解读为主观呈现的现象、意义等。这样的哲学把信息世界所具有的独特本性消解在精神世界的规定性之中,同样并未改变传统哲学关于存在领域分割的方式。
3苯信息世界看作是独立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第三世界,并认定其是比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更为基本的本原性世界。如,把信息解读为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把信息看作是派生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最为基础性的存在(美国物理学家惠勒先生就曾说过“万物源于比特”)。这样的哲学虽然强调了信息世界的独特意义和价值,但是,同时又把它看成是某种超越物质和人类精神世界的存在,并藉此来否定唯物论的学说。
4卑研畔⑹澜缈醋魇怯胛镏适澜缇哂型等本原性的、基础性存在意义的独立世界,承认世界有两个并列的本源和基础。从而得出了一种新的二元论的哲学学说。如,我国学者罗先汉先生所提出的“物信论”学说。
5鄙厦嬉丫提到的我的观点与上述四种观点不同。我认为,直接存在的物质世界在自身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中可以派生出显示自身存在方式和状态的另外一个世界——间接存在的信息世界。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把信息定义为:“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邬焜:《哲学信息的态》,《潜科学杂志》1984年第3期。这一规定不仅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而且也揭示了信息所具有的与物质世界不同的独立性品格。这样,我们便有理由建立一种适合于我们这个信息时代的新的哲学。我所建立的这个新哲学包括如下一些基本的领域:信息本体论——物质统一性基础上的物质和信息双重存在的理论;信息认识论——哲学认识论的信息中介论;信息进化论——物质形态和信息形态双重演化的理论;信息价值论——物质价值和信息价值的双重价值的理论;信息思维论——信息时代的科学与哲学的思维方式变革的理论;社会信息论——社会信息的性质及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论;科学的信息科学化的统一信息科学理论。邬焜:《科学的信息科学化》,《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从上述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信息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哲学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这一变革的影响才刚刚展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信息科学与信息哲学相互关联和影响的发展过程中,哲学的科学化和科学的哲学化的内在统一性的发展趋势是何等的明显。由此我们也可以证明,人类的科学思维和哲学思维总是相互纠缠在一起的不可分割性,以及二者在具体存在方式和发展过程上总是内在融合地统一在一起的性质。
作者单位:邬焜,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刘琅琅,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