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大槐树:最接近先祖的地方
2014-04-29李文霖
李文霖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城西北2千米的贾村西侧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是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数以亿计的大槐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是“老家”和“根”的象征。这里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老家洪洞
在中国两千多个县份中,知名度最高的恐怕要数山西洪洞县了。洪洞县之所以芳名远播,首先是因了一位天姿难掩的青楼女子那段凄婉哀凉的吟唱:“苏三离了洪洞县……”京剧是国粹,喜好者兴发时自会哼几句《玉堂春》,不好者偶尔打开电视机、收音机,眼睛或耳朵里说不定也会蹦进个苏三来,于是“洪洞”便深嵌在国人的记忆中。
现如今,名扬海外的洪洞大槐树,让亿万华人子孙有了归家的冲动,千里迢迢地来到这个最接近先祖的地方,一偿父辈的夙愿,祭拜600年前的那一天。当年,先祖们在大槐树下伤心泪洒;今天,后世子孙在古槐之前其乐融融,欢聚一堂,回首往事,展望未来,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脉相连,心心相印。
“五百年前是一家”
中国有句俗语,两人相见,互通姓名,如同姓即随口而出:“五百年前是一家”。这个典故要从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谈起。从明初移民到清末及民国初年,时间大致为500年左右,大槐树移民后裔早已遍及神州大地甚至海外。人们相见互问老家,都会说:“啊!洪洞老乡”。
为什么要移民?让我们将历史回放到600年前那肝肠寸断的一天。
明朝初期,面对中原地区人力不至,累年岁租不入的局面,明统治者认为当务之急便是恢复生产力,于是把移民屯田的目光投向了人口最稠密的山西,空前绝后的大移民不可避免地在这里发生了。按文献通考记载:明洪武永乐间,明朝政府在大槐树下广济寺院设局驻员,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先后18次大规模移民于京、冀、豫、鲁、皖、苏、鄂、秦、陇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市。于是,汾河岸畔那棵并不超群出众的汉槐,便以无与伦比的身姿,走进了历史的风雨,走进了岁月的沧桑,走进了一个民族的记忆。
自移民的第一天起,移民后裔对故乡的思念就一天都没有停止过,故乡的一草一木,均深深镌刻进他们的心中。当他们一步一回首,三步一徘徊,渐远乡井的时候,他们的泪眼最后看到的是那棵高大的古槐,是那古槐枝丫间一簇簇令人惆怅的老鸹窝,于是,大槐树和老鸹窝便成了迁徙者们诀别故乡时最后的标志。当时的移民从大槐树下动身时,不少人纷纷折槐枝带在身边,或者带一把槐树的种子,把对家乡的情感。对亲人的留恋,都倾注在这小小的槐枝槐种上。为了表示对故土的思念,他们到了新的居住地,安居之后,便把槐树栽植在新居的庭院里、大门口或大路旁,辛勤地浇灌,精心地培育。每当逢年过节,有的人还献上供品,烧香、叩拜,祈求先祖保佑全家平安。有的槐树即使干枯了,人们也不愿伐掉。现在,在我国的许多地方,特别是河南、河北、山东等省的一些地方,都保留着这种传统习惯。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当第一代迁徙者归根无望之时,面对故乡明月,他们谱不出逐水曲,唱不出游牧歌,脱口而出的是这首“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移民传说
大迁徙给明初社会带来了经济繁荣,但比这更为珍贵的是,它合理地分布了人口生存的空间,移民与当地土著在文化上、心理上、习俗上经过长期的掺和、渗透,培育着新的文明种子。统治者为国家大局而实施的强权措施,往往能推动历史大步前进。
传说一:小脚趾复形。洪洞县祭祖园中门有一副对联:“举目鸹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这副对联说的是,凡大槐树迁民后裔,小脚趾都是复形(就是趾甲分为大小两瓣)。相传明朝移民的时候,人们留恋故乡,不想走,即使到了路上,也屡屡逃跑。官兵就想了办法,让被迁民脱掉鞋袜,在每个人的小脚趾上砍了一刀,一方面是脚受伤,移民要逃跑也跑不快,另一方面是就算跑出去,官兵在捉拿的时候,一看小脚趾,就知道是移民了。这个微小的生理特征,因为联系着移民的血泪和历史,竟然就这样遗传下来了,如今,你只要是小脚趾复形,人们就会说你是大槐树移民的后裔。
传说二:解手。至今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称上厕所一般仍沿袭此说法。明朝政府强迫大移民,官兵为防止移民逃跑,就把他们捆绑起来上路。捆绑两条胳膊叫大绑,捆绑一条胳膊叫小绑。不仅如此,怕人们带绑逃走,还要将捆绑起来的人用绳子连在一起,才押解上路。许多人连在一起,要动都动,要停都停,一个人要动,牵扯很多,谁也逃不脱。对押解的官兵来说,自然省事,但却苦了捆绑的移民。最麻烦的是大小便。为了表达清楚意思,话很长,比如一个人要大便或小便,首先得报告:“请让大家停住,把我的手解开,我要小便。”人数多,路上解绳子的次数也多,官兵也觉得麻烦,但这个办法是不能改变的,到后来,简化的就剩下几个字了:我要解手。听者也能明白。直到后来定居下来,这个说法也成习惯用语了,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