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工是继续任性,还是理性回归?
2014-04-29吕龙德李敏菲王建勋
吕龙德 李敏菲 王建勋
最近,在船舶行业中议论得最多的莫过于海工产业。前三季度还是一片喝彩声,大呼海工热潮势不可挡,但随着油价暴跌,市场一落千丈,业内又是一片哗然,危言不绝于耳,大有重蹈2008年造船覆辙的趋势。为什么看起来的繁荣会经不起如此一点波动?业内人都知晓个中缘由,都是任性使然。其实,面对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虚胖,油价波动的提前到来也并非坏事,起码让更多人对海工风险有清醒的认识,使一哄而上的现象有所遏制,使市场早日理性回归成为可能,以避免因积重难返而造成的更大悲剧。
传统船企不堪重压向海工
2008年欧债危机发生后,航运业开始跌入低谷,加之国内产能严重过剩,民用造船订单急速下降,长期处于低位徘徊,而此时海工制造业却频传利好消息。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海工装备是我国“十二五”高端装备制造5大突破方向之一。2012年,工信部等五部委正式印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2015年和2020年海工装备制造业年销售规模达2000亿元、4000亿元,工业增加值率分别提升3个百分点,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35%,旨在提升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推动我国成为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匮乏,海洋采油尤其是深海作业,已经越来越受国际石油行业重视,而我国也进一步加大近海油气开采力度。此外,我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把海洋装备制造业提升到一个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这些都无疑给海工产业提供了极大的契机和发展动力,不断做大海洋工程装备这一诱人蛋糕。
在行业利好频频和国家海洋经济政策的鼓励下,许多经营困难的传统造船企业似乎一下就发现了救命草,纷纷掉头转向海工行业。看到有利可图,许多社会资本也大量流入。不仅如此,各地政府也对船企的“海工”转型给予了极大热情和支持,把发展海工装备作为振兴船舶工业的亮点举措,如在造船重地上海,海工装备制造已经成为经济转型的九大重点新兴行业之一,设立了1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正是这样,海工行业规模急速膨胀,出现了大批船企转型海工和新兴海工企业并存的格局。目前,国内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的海工装备总装和配套设备产业集聚区,基本形成了我国海工产业战略布局。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助理覃翼告诉编辑,海工的高附加值可带来可观的利润,而商船的制造很多都是负利润,所以很多传统船厂都不想做商船了,而是选择了转行或承接海工业务,出现了大船厂承接大项目,小船厂承接小项目的现象。中船西江造船有限公司经营部副主任李良敏也说:“这也是因为海工有需求,一般大船厂也是兼做海工的,属于造船的分支。”对于船厂转型海工的技术问题,广船国际技术部负责人说:“在技术上两者有一定联系,尤其是低端产品,如一些海工船。这也是很多传统造船企业乐于进入海工的另一原因。”
据了解,我国现有海工装备制造企业30余家,海洋工程船制造企业超过100家,除了中船集团、中船重工、中远船务、熔盛重工等船企大佬,苏浙地区很多中小船企也纷纷进军海工,就是三一重工、中国北车等其它行业巨头也开始涉足海工领域。这其中的转型冲动与当年造船投资如出一辙,像是被市场大潮吸进去,都认为前景好,而那些造船之外的入侵者也是看重这一新兴产业的巨大前途。
繁荣背后暗流涌
近几年,我国海工行业的迅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速度之快是惊人的。2013年,我国海工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承接各类海洋工程订单超过180亿美元,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9.5%,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超过新加坡居世界第二。2014年上半年,中国海工装备接单总数为194台,订单总金额为244亿美金,占全球订单比重32.43%,超过韩国 、新加坡,跃居全球首位。但是,跑得快并不代表跑得远,做得大并不等同于做得强,华丽的数据难掩问题丛生。
目前,全球海工装备制造商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是欧美公司,韩国和新加坡公司处在第二梯队,中国公司总体处在制造低端产品的第三梯队。虽然订单量大,但企业获得的利润十分微薄。众所周知,全球海工市场呈现欧美设计、亚洲制造总体格局。欧美垄断了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和关键设备配套,而关键配套产品采购价占总造价的70%。我国海工重点装备多由国外开发设计,产品建造处于起步阶段,诸多企业被锁在产业链的低端。 中国海工企业在设计、技术和关键配套上本来就无优势可言,而今大量企业扎堆海工更引发无序竞争,企业盈利更加艰难。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国海工装备新接订单主要集中在中船重工、中远集团 、中集集团 、招商局国际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振华重工 6大船企,其接单量占全国接单总量的61.73%,接单总金额占全国接单总额的81.04%。许多转型海工的企业抱怨说,都说海工项目前景好,但我们在海工项目上也仅是获得微利而已。
海洋工程产品主要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张力腿平台、立柱式平台及各类海工船。我国钻井平台技术相对薄弱,即使是做平台的,大多还是停留在钻井装置层面,没有进入最难的生产平台。有相关人士透露,多数企业由于海洋钻井平台多为进口,遭遇压价、低价等待遇,最后造成毛利率为零的结果。因此,许多谋求转型发展海工的中国造船企业将建造技术、流程和模式与三大主流船型高度相似的海工船视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珠海太平洋粤新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厂长郭炳华说:“船厂转为做海工的多数是做平台供应船,能够做平台的船厂不多,因为做平台的钢铁是特种钢铁,焊工是专业焊工。这类人才都是通过专门培训的。”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建造PSV、三用工作船(AHTS)等船舶的中国船企已超过60家。一般而言,海工船市场主要有海工支持船(OSV)、工程施工船(OCV)、物探船、半潜运输船、平台守护船等船型。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刘健奕说,中国船企基本还是处于海工船市场的低端,在设计、配套等方面受制于欧洲企业,总装建造利润率不高。
随着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的变化以及大型海工装备市场下行周期的到来,海工船一片繁荣的背后却是暗流汹涌。今年年初以来,主流运营商钻井平台投资额下降较快,加之海工船手持订单量保持高位,这使得海工船成交量已出现明显回落。据统计,今年1~9月全球成交海工船231艘、金额为89.1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28%和27%。而在租金价格方面,海工船市场也呈总体下降趋势。以北海地区为例,部分PSV的平均日租金已从去年的每天13589美元下滑至今年的每天10404美元,降幅达23%。另外,市场无序竞争和油价暴跌也拖累了主流装备和海工船市场的走势。这正如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顾问王锦连所预料:海工市场容量有限,由于海工产品建造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如遭遇市场波动、弃单等不测,其代价将是巨大的。
先天不足引发价格战
我国海洋工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虽然在整体制造能力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装备研发能力弱、核心技术依赖国外的状况仍没有得到实质改善,不断攀升的海工经济数据仅为一种虚胖而已。面对欧美、韩、新,海工市场做得较好的国内企业虽有几家,但也只能是二三流水平。我国海工企业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受制于人,尤其是总体设计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我国多数海工企业还停留在做壳子、搞组装的低端层面,承接的许多业务还停留在钢结构阶段。江苏东方重工有限公司在建一批海上平台供应船八成以上关键设备需要进口,设计力量薄弱,出现了返工现象。正是核心设备掌握在别人手上,上游被控制了,别人卖给我们的产品价格昂贵,利润大头都被国外公司赚去了。
本来行业发展初期技术力量薄弱在所难免,但低水平重复建设则使投资低效,生存局面愈加恶化。对于传统和一直专注做海工的企业来说,由于它们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和实力,无论是技术、设备、设计,还是资源、声誉都有较大竞争力。但许多刚转型的船厂则不然,尤其是那些条件并不成熟而匆忙上马的企业,面对门槛更高的海洋工程行业,它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为了争夺订单,唯有低价抢市场。采访中,珠海太平洋粤新副厂长郭炳华说:“传统的造船市场比较低迷,它们需要在海工业中寻找与传统船种类似的船,这是一个恶性的竞争。传统船厂的主打船型不是海工船,当他们为了生存接下了海工订单,那他们就要聘请有海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回来,这就与海工企业有了人才方面的竞争。对于大的船厂,他们的人才比较多,而小船厂要这样做就只有高薪请人,但是同一件事多人做了,那船价就会下降,利润也随之降低,小船厂对比其他企业还增加了成本。” 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覃翼助理也说,海工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一般要经过4~6年才能真正适应这一行业,海工是“高附加值、高技术、高风险”行业,同样尺度的海工船价格可能是商船的几倍,其复杂程度很高,不管是技术、资源、设备,还是营销模式都要有长时间的积累和了解。新进入海工领域的企业没有实力,肯定会低价竞争。这对传统海工企业是负面影响,对整个市场更是伤害,造成更大泡沫。太平洋粤新郭炳华副厂长也对此不谋而合:“船厂的转型需要一段学习时间,像我们,一条大船大概12个月就可以交船了,而转型过来的船厂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做船。”目前,全球海工报价正在不断下降,行业利润缩水。以前一个项目只有一两家企业竞标,现在有七、八家,价格低到几乎无利可图。过去付款方式是30%预付,65%发货前付,还有5%质保金,现在恶性竞争催生零首付,接一份5亿美金订单,由此增加的财务成本高达六、七千万,企业资金风险不断加大。另外,上游客户将融资压力转移到制造企业身上,企业承担着巨额资金的融资成本、汇率变化、人民币升值、劳动成本上升的多重压力。这种结果,对那些新加入海工行列的小船厂可能就是致命的打击,严重的还会推向破产边缘。
求快、求大,几乎是我国企业界的通病,其结果往往是造就了一个个大而不强、产能过剩行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早就提醒:海工装备不同于船舶批量生产。对于进入者而言,门槛相对高很多,不该盲目进入。业内普遍认为:海洋工程应由有能力的大型造船厂来投资更为保险,如果承接海洋工程订单,最好还是要有自己的专利技术,能够自主研发。承接大型海洋工程项目,不仅船厂要有自己的专业研发队伍和大量资金投入,还要有专业团队来克服项目带来的各种困难。广船国际一销售部经理说:“如果想做海工产品,立足点是本身的能力,小一点的船厂可以做海工配套,从基础和低技术的部分介入。具体说,第一,进入海工行业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也要明白海工有很多技术标准。第二,这是另外一块造船体系,要吃透就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功底。第三,需要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和品牌优势。第四,从上到下要重视这一块,不是接到单就OK,在整个流程中会有很多不可控的风险。另外,国际上的通用海工标准,包括国际的合同工、风险、安检标准,都是造船厂比较难受的地方。”
油价风波加速泡沫化
今年下半年油价开始暴跌,且一直持续。截至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已持续下挫接近40%,跌破了每桶70美元大关。这突如其来的事件一下就改变了整个海工市场的走势。众所周知,价格决定油气开采,而油气开采又直接决定海工产品的市场。油价不振,使得石油开采减少,从而导致海工产品需求量下降,市场供大于求。本来我国海工市场已经相当虚胖,竞争进入白热化,而今市场需求整体缩减,就如一场雪上加霜的风暴来临。有关行家指出,油价如果维持在每桶70~80美元,大部分海工装备项目依然可行。如果油价低于这一水平并长期持续,海工市场将深受影响。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覃翼助理也说:“油价低于每桶80美元,大多数油井是没有开采价值的。”
油价风波的出现,让原本危机四伏的风险暴露无遗,并进一步加速市场泡沫化。一些传统或相对有实力海工企业面对订单量大幅缩减都纷纷调低经营预期目标,而那些新转向海工的小船厂更是难求一单,面临着停工或关门危险。一些正想涉足海工的船厂也暗自庆幸没转型海工,自动打消原计划,自行退出海工行列。对于这部分企业来说,这可能是好事,但对于那些已经“洗湿了头”的企业可能就是一场灾难了,正处进退两难境地。太平洋粤新郭炳华副厂长说:“现在油价跌得那么厉害,如果船东再弃接船,船厂就可能会像2008年一样大量倒闭。”不过,油价下跌也并非都是坏事,起码对目前的中国海工市场有着积极的一面。因为正是它放大了海工行业本身风险,打击了市场投机行为,起到了市场提前调节作用,否则等到像欧债危机那样大风暴来了才发现问题,就将是一发不可收拾。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覃翼助理对此也持乐观态度:“虽然未来1~2年可能会比较艰难,但也可能是一个拐点,会让市场盲目性得到一定收缩,从而逐步减少一些泡沫化的东西,因为整体来说,除了价格风险,更多的是行业风险。”
理性回归路在何方?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顾问王锦连说,目前,我国海工已出现产能过剩苗头。按照这种势头,未来的海工行业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造船业?采访调查中,大多数人持肯定态度。的确,我们已经有过沉痛的教训,对此不能不有所反思和引以为戒。
本刊认为,要达到理性发展和真正强大的目的,政府、有关机构、行业和企业都应该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一是以市场经济运作为主导,国家统筹规划,适当倡导而不是一刀切,地方政府更不能急功近利将其作为提升GDP的途径。二是国家重点扶持高端技术型、资源优质企业,从进入门槛和扶持侧重点去控制市场规模,提高行业集中度。正如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覃翼助理所说:“政府要通过政策倾斜,包括加强条件不成熟企业转型的信贷控制,融资偏向传统、优良海工企业,以此避免一窝蜂现象。”三是船舶企业进军海工,需要客观分析市场需求,要权衡自己实力和技术是否足以染指海工,切莫急功近利跟风。四是海工企业要练好内功,做专做精做特业务。特别是自主技术与自主品牌的研发上,更要有学习与创新的精神。对此,太平洋粤新郭炳华副厂长深有体会地说:“我们公司都希望能自己研发出技术,不用依赖国外的企业,而这需要设备商的支持,我们现在所有的设计都是跟子公司合作的,而一些高新技术的海工船则需要先与海外的企业合作,拿到了他们的经验之后再慢慢跟进。”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陈益丰也有同感:中国地铁其实在这方面就做得很成功,先是跟外国公司合作,通过学习借鉴,最后自我研发出自主技术。海工行业完全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否则,我们说了多少年提升国产化率,推进核心技术和设备研发进程都是雷声大不见雨。五是国家要对能拿到总承包权的国内海工企业采用本土化配套给予政策倾斜,帮助其推动产品落地,比如联合国内海工装备企业和石油公司共同尝试使用国产设备,对首台首套设备的使用实行免责制。六是结合自身特点寻找热门中的冷门,拿自己长处拼别人短处。企业要认清自身优势,根据客户需求、作业区域特点,深挖潜力大、竞争对手少的细分市场,选择合适自己主攻方向。进入某一市场后,不能指望立刻就去占领市场,可以通过了解产品和市场的特性,逐步发展。
作为稀缺资源,油气的暂时波动不会影响海工市场的长远走势,其未来趋势肯定是往高科技、高技术含量去发展,这是毋容置疑的。关键是正处风口浪尖上中国海工行业是选择继续盲目任性,还是悬崖勒马及时回归正确轨道?我们相信,中国的海工绝不会重蹈造船业悲剧,必将迎来真正的繁荣强盛。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