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探讨及应对措施
2014-04-29宋秀平
宋秀平
【摘要】中学生德育要面对新形势,研究新方法,营造新环境,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合力。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问题成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90-02 一、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
中学生德育的表现错位。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思想抬头。在对待个人与环境等关系上“唯我”。“一切向钱看”,“伸手要钱,出门讲价”。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礼让心、孝敬心,形成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心态,他们模仿生活上的“阔气”、“洋气”、“怪气”,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对待他人的“义气”和“霸气”。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他们竖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逆反性和猎奇性心理。
读书学习的风气明显淡化,“读书无用论”时有抬头。一些中学生无故旷课,出入自由;随时光临网吧,打网络游戏,上网聊天;谈情说爱,课堂哄闹,对棋牌、言情、武打迷恋至深。厌学情绪严重。而对所学知识的再造性思维能力则处于一种停滞状态。针对有关的制作、发明、创造、设计、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灵活的渗透性应用等显得力不从心,有时迫于课程的压力和时间的原因,往往兴趣不浓、介入很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弱化,享乐主义思想抬头。部分学生存在物质生活上的虚荣心态,有的当同学面糟蹋东西,以示“阔气”,故意花钱雇人代做功课、代做清洁、代为寻衅斗殴以示“派头”。攀比“高档”千方百计逼迫家长给钱,甚至偷抢同学钱物。当攀比不过,便自卑自贱而依附“高档”学生甚至拜倒于社会烂仔,甘听使唤。看不起劳动者,甚至不愿当着同学面认正在体力劳动或穿得太“土气”的父母。生活中大肆铺张,奢侈浪费。
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趋于淡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明显抬头。打架斗殴,动辄抽刀;拉帮结派,成立团伙;语言粗鲁,胁迫恐吓;贪玩赌博,屡禁不止;不爱护公物和公共卫生。说话不够守信,诚实不足,“圆滑”失度,“老练”而“世故”,纯朴中似乎夹杂着一些浊气。考风问题,日常行为规范问题,社会实践中的参与性意识问题,面对一些违纪现象的态度问题,待友接物的导向性问题等,常常给人以一种浮躁感、正直欠缺感。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德育工作者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主观认为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日渐扩大,物价上涨,腐败现象严重,德育工作者收入微薄,意见很大;社会上极少数人对德育工作者不屑一顾,甚至挖苦、讥讽、打击,致使他们丧失工作信心。加之黄、赌、毒的侵蚀,使德育工作者感到苍白无力。
二、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成因
社会因素的诱发。对外开放政策除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办法外,也带来了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拜金主义思想;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千方百计地输入大量精神鸦片,通过网络等多种传媒,毒害我们的民族,腐蚀人们的灵魂,毒害我们的中学生,使部分中学生身心遭到严重摧残。
学校教育的缺陷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一个原因。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智轻德。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呈现单一化和公式化的趋势,加之教材要求高,难度大,学生感到压力大,且枯燥乏味,无形中拉大了教育要求与学生之间的差距,难于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家庭的不良影响也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重要因素。有的家长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投机行为,低级庸俗的生活作风,甚至违法犯罪活动,使其子女耳濡目染,有的家长甚至还给子女灌输整人害人、损人利己的思想和手段,使孩子潜移默化,上行下效。一些家长对子女放纵护短,娇生惯养,使之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称王称霸的个性品质。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粗暴,对子女动辄就拳脚相加,孩子为免遭皮肉之苦,采取哄骗办法以求平安,更有甚者,与家长产生敌对情绪,弃家出逃。
中学生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的反应较之成人要敏感得多;另一方面,他们对新生事物往往采取直接吸收并主动适应的态度,缺乏成人那种先用已有知识系统去审视,然后再逐步认识和承认的过程。当今的中学生,已经萌发了相当强的个性独立意识,他们急于介入社会体现自我。同时,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文化传媒的空前普及,又促进了他们生理和心理的超前发育;另一方面,娇宠又使许多孩子的部分心理滞后发育。这样,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急于参与而又缺乏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中学生必然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兼收并蓄,从而受到消极因素的污染,接受了不少消极,腐朽的东西。
三、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解决措施
1.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必须克服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状况,走出智育与德育对立的误区,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强化“以德育人是大根本”的意识。
2.发挥“堵”和“导”之间的作用。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面对现实,有效地防止污染的发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日常行为抓起,先“堵”后“导”,“堵”“导”结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我们要不断帮助学生调节好焦距,调整好视野,要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以自己的端正品行去影响环境、透视社会。
3.提高师德修养。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还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在加强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我们每个教者应当是一个完善的文明人格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加速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4.加大投入,优化校园环境。要加大投入,使学校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求知的学园、温馨的家园、美丽的花园。
5.促进家庭教育。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树立教育子女“要成人,先做人”的正确思想。禁止家长的不良行为和思想传播给子女,为学校社会教育设置障碍。让黄、赌、毒远离家庭。家长应当平等对人,规范自己的行为,让孩子耳濡目染,一开始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言行一致,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潜移作用。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教育任重道远,并非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作,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及时总结调控,经常开展教育研讨活动,以至真正消除教育之“盲点”,只有这样,我们对中学生们的德育教育才能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江.大方县响水乡粮丰小学,2010 07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