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脉相承 诗书兼善

2014-04-29王璐

投资北京 2014年8期
关键词:诗词书法

王璐

在今夏北京第一场暴雨来临前那个暑热难当的下午,记者在王府井IN88商场的五层,商业闹市中难得一见的清静之地—平月茶馆见到了此次的采访对象陈廷佑先生。

2011年7月,陈廷佑先生在这里举办了自己第一次诗词书法展。之后的两年间,分别在河北衡水、陕西西安举办了个人诗词书法原创作品展。每次展览他都为既定的主题创作并整理出相关的大量原创作品,展览在圈里圈外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在西安的那次展览所展出的120多幅作品,尤其使他感受到了观众的热情,很多人拉家带口,手拿着本子来抄写他的原创诗词,使得陈廷佑深刻地感受到西安作为诗词书法圣地的魅力。

各界的社会名流对陈廷佑先生的个人作品展览也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展览中一件七绝引起了人们的格外关注:“爹娘是我眼中佛,朝霭春晖报未多。千里烧香寻古庙,何如敬此两弥陀。”这首小诗质朴清新,流传甚广,受到很多人喜爱,真正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不少专家建议收入小学教材。国务委员马凯在陈廷佑这幅诗书作品前,注目凝视良久,对诗作内容十分肯定。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钟明善先生对陈廷佑的作品赞许有加,他认为诗词和书法结合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但极少有人能够像陈廷佑一样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当代著名学者郑欣淼先生参观了展览并指出了诗书并举的重要性,提倡应该关注现代人做的诗词。

面对这些成绩,陈廷佑却淡然处之,他认为所谓成功并不是收获名利,最重要的是对于自我的艺术提升,展览使得自己的作品有所整理,有利于他更精确地找准未来的方向。

成长之路

谈及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陈廷佑表示,这么多年来,诗词和书法这两样姊妹艺术伴随着他一路走过来。他出生在河北省深州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在他的童年时期,农村的艰苦环境虽然没有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却毫不吝啬地给了他一个快乐、自由、值得怀念的童年岁月。父亲和哥哥都是村子里的文化人,受家庭影响,陈廷佑从小就对诗词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真正接触的第一本文学作品是繁体、竖排的《聊斋志异》,由此开启了比同龄孩子更丰富的阅读之路。“读书十遍,自解其意”是他从那时开始信奉的道理,也是对自己爱好读书的最好解答。同时,他在当时的老家无师自通地掌握了多种乐器,口琴、笛子、胡琴,在参与排演样板戏的时候竟然还学会了用京胡、京二胡伴奏。按照现在的说法,他在当兵之前就已然是个文艺青年了。

虽然经历了文革时期,但幸运地是陈廷佑当时所在的环境并未使他的学业受到过多的打扰,使他得以从小学一直念到高中毕业。他心无旁鹜汲取着知识的养分直到参军。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陈廷佑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其中包括他的恩师古珍琦、惜才如金的平小保指导员,正是在他们的力荐和帮助下陈廷佑才顺利地走入了军营。

陈廷佑动情地回忆了十几年的军旅生涯对自己人生的深刻影响。因千里野营拉练时在宣传鼓动组负责喊口号表现突出,他由一名普通士兵成为了副班长。而后又接到师部宣传科的通知当上了通讯报道员,从此开始了军旅文字工作。对于自己在部队成长的这段经历陈廷佑记忆犹新。他所在的部队格外重视文化建设工作,给了陈廷佑更多的锻炼和发展机会,他日常的任务就是给报社投稿、写消息通讯,跑北京送稿子。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他在《解放军报》、《战友报》以及地方报刊都发表了大量作品。

最让陈廷佑感觉幸运的莫过于当兵期间结识了很多文化高人,他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接触、了解他们并得到了无私的教诲。“后任安徽旅游局局长的张脉贤就是我在部队的启蒙老师,当时任宣传干事的他拿出自己的作品,一本天津百花出版社的64开本《小歌剧》,让我感到非常震撼。”陈廷佑毫不掩饰地说出自己当时的崇拜之心。我国著名的歌词作家王石祥也在陈廷佑的部队,创作了包括《十五的月亮》、《打靶歌》在内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陈廷佑感慨地说:“在部队接触的这些人给我的影响是振聋发聩的,具有醍醐灌顶的意义。部队还把我送到山西省音乐家协会、北京军区的歌曲创作学习班,使我有机会在专业机构向专业人员学习。这些经历对我走上文学的道路起到关键作用,开拓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学识,意义重大。我永远忘不了部队对我的哺育。”

陈廷佑31岁那年因百万大裁军结束了军旅生涯,有幸走入了之后供职将近三十年的国务院参事室工作。他在部队时无心插柳地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于他在最好的年华时转业找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陈廷佑说:“当时负责人事的同志询问我希望到国务院哪个部门任职,我提出希望能够到全国各地到处跑一跑,就这样被分配到了国务院参事室,日常的工作就是调研、写调研报告和建议等。难以想象我一生从事的工作就是由这样几句再简单轻松不过的谈话决定的。”

幸运人生

陈廷佑在踏踏实实工作的同时,一有机会就动笔墨,写诗词,写书法,特别是诗词创作是始终没有放弃的爱好。他沉浸在自己所钟爱的艺术里,一直心存感激生活的馈赠。他的原创诗词内容丰富、意境高远,风格典雅优美,同时更饱含了对现实生活、家国情怀和人生世事的真挚感悟。

陈廷佑临池学书数十载,从颜真卿到王羲之,楷而行、行而草,脚踏实地进行着修炼和沉淀。他用精湛书法写就的诗词,成为诗书兼善的艺术佳品。追随着他作品的灵感和笔墨,感受平平仄仄那优美的律动,我们能够感受汉字语音的韵律美、跌宕美,汉字字意的对仗美、浓缩美,以及汉字字形的生命灵动。从他笔歌墨舞的节奏和旋律可以看出他心灵中激扬流淌的诗情,其神味醇厚而生动。

一个偶然的机会,线装书局的总编听闻陈廷佑会写诗词,便建议他整理出书。原创诗词集《西抹东涂集》出版后反响很好,紧接着又开始整理出他的随笔、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出版了第二本名为《诗文骈翼》的书,该书一首诗配一篇文章的独特编排形式,得到了众多读者的肯定。作家出版社社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表示对书中的内容感到很亲切,因为他也是从农村出来,参军,在部队搞文字当宣传干事,后转业至国家机关,正是因为与陈廷佑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俩在日后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能做自己爱做的事,而且不断做出成绩,陈廷佑无疑是幸运的。但在他看来,人生的幸运还远不止这些。在国务院参事室任职期间结识了很多文化名人,其中包括书法大家启功先生、知名作家肖乾先生等。这些文化大家对他的影响难以估量且毕生难忘。陈廷佑感慨万千地说:“很多时候,启功先生创作、写字时我就站在旁边,受到了深深的感染。启老很爱聊天,天南海北,谈古论今,时有妙语,幽默有加。启先生曾亲手为我书写了一幅作品,最后写上‘书奉廷佑同志正腕,这是何等的谦虚和襟怀!启功先生故去后,我每每看到他的字就像看到先生在对我笑,我时刻能够感受到他给我的鼓励鞭策!”

“我竟然如此幸运,得到比一般人多得多的阳光雨露,我很知足。有幸接触这么多文化名人,生活如此厚爱我,我必须做得更好一点。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受这些大师的影响。”肖乾先生在陈廷佑眼中是个喜欢读书、喜欢动笔写东西的人。肖先生家里有很多书,陈廷佑每次到他家拜访,说完公事,临走的时候,时常会被肖先生喊住,只见肖先生随手捡上五六本书,并赠予他阅读。陈廷佑回忆说:“他时常鼓励我勤于笔耕,和肖先生见面他经常问的一句话就是:‘小陈,最近写了什么东西没有?你这么年轻,还是要多写东西,不能停!”这些言犹在耳的鼓励使陈廷佑不敢有丝毫懈怠。“虽然我现在有了一点点的成绩,但离他们的期待和要求的还差得很远。他们对晚辈的提携让我终身难忘。他们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令人仰慕!”陈廷佑说。

诗书情怀

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能够感觉到陈廷佑的真诚和那份宠辱不惊的书生本色。诗词书法始终是他的平生之好,陈廷佑正在着力筹备今年8月2日在山东青州博物馆举办的第四次个人作品展览。

对于诗词创作和书法,陈廷佑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首先,他认为诗词和书法有着严格且特定的要求和规范,必须严格按照传统的要求和形式进行创作。在形式上要少提、慎提创新,首先要做的是传承,但这与现代人在创作的题材上要有创新并不矛盾。他说:“当代诗词创作应该能够鲜明地反映当今的时代特征,‘不与时人争毁誉,敢向百世要功名,这才是当今文化工作者更需具备的情怀。”

从2009年开始,一直在国务院参事室任职的陈廷佑参与了中国国学中心项目的筹建工作。谈到当今热议的国学话题,他有很多话想说。在他看来,现在国学的概念和历史上各个阶段认识都不同,如今的国学是开放的,是范畴最大的、层次最高的,是新国学、大国学,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概念,也是全世界都有机会参与研究的,带有国际视野的国学概念。

他表示,如今全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我们重拾起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不少人曾经对自己的文化一度怀疑过、动摇过,甚至完全拜倒在西方文化的理念下。然而通过近几十年来的奋斗,我们逐渐意识到中国几千年的文脉不能断,只有接上中华文化的脉络并坚实地弘扬发展下去,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复兴。

第4批国家级非遗推荐名单公布

文化部办公厅网站近期发布了第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在总共的298项中,新入选151项,扩展项147项。其中不仅包涵孔雀东南飞传说、鬼谷子传说、伯牙子期传说、阿凡提故事等“民间文学”;上海本帮菜肴、云南蒙自过桥米线、德州扒鸡等传统餐饮技艺;还有太极拳、螳螂拳、通背拳等多个“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等等。

800余国宝将亮相国家典籍博物馆

记者近日获悉,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的国家典籍博物馆将于9月9日正式开放。从8月1日起,接受团体预约参观。该馆是我国首家典籍博物馆,为国图增加了全新的图书典籍阅览形式。届时,观众可以通过电子触摸屏,逐页翻看典籍中内容。开馆当天,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大展开幕。此次展览共设置9个展区,汇聚了800余件难得一见的典籍国宝。包括司马光手书《资治通鉴》残稿、元刻本《梦溪笔谈》、《永乐大典》、文津阁《四库全书》等。

北京人艺将推出话剧《理发馆》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北京人艺年度原创大戏《理发馆》将于8月26日与观众见面。该剧由86岁的人艺老艺术家宋凤仪编剧,其老伴朱旭担任艺术顾问。特邀石维坚扮演以朱旭为原型创作的主角“朱彼得”。而以排京味儿戏见长的任鸣则担任该剧导演。《理发馆》围绕一个北京胡同里的小理发馆展开,由老中青三代主人公不同的故事,勾勒出北京的风土人情和人生百态,诠释出大爱的人性主题。

上海美影厂公布“复兴计划

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向媒体公布了一项3年“复兴计划”。自2015年起,上海美影厂曾出品的《黑猫警长》《大闹天宫》等经典动画中的主要动漫形象将通过新故事和再加工重返大银幕。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钱建平说,这一跨度大约三年的“复兴计划”,不仅包括“一只猴子”和“一只猫”——孙悟空和黑猫警长的银幕新片再探索,还包括美影另一动画品牌《大耳朵图图》的首个大电影版,木偶动画新作《海底两万里》等。

陈廷佑简介

陈廷佑,男,出生于1954年,河北省深州市人。1972年参军,1985年转业到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历任国务院参事室办公室副主任,巡视员,《中国书画家》杂志副主编。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自幼由父兄启蒙,学习古文诗词;后法乳萧劳、孔凡章、启功、林锴诸大家。几十年创作、发表大量诗词、散文、随笔、特写,多次举办全部内容为自己原创诗词的书法展览。

猜你喜欢

诗词书法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