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伊 让碳反哺归田
2014-04-29李雪
李雪
“您这么时尚范儿怎么搞农业啊?”
“其实好多人都说我做农业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初见于家伊,她的幽默让人莞尔。
从外表看,这位掌管嘉博文的女企业家打扮精致,看起来一点也不“乡土”。但一番谈话下来,她不时流露出农业人特有的对自然、天地、土壤的敬畏,对顺应自然、师法自然的推崇。
于家伊学农出身,在英国深造国际商务,这让她不仅对物质元素、土壤机理、生物科学有足够的认知,对中国农业国情有清醒的判断,更深谙战略设计,懂得如何把嘉博文作为一个“点”融入到全产业链条,沟通环保和农业两大领域。
于家伊还特别“技术”,她带领嘉博文探索的工业精准发酵技术,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成功将餐桌上的废弃物变成田地里的“宝贝”,用科技的手段再现了五千年农耕文明形成的自然生态循环。
从餐桌回归到田头
“看这层茶油”,采访伊始,坐定,于家伊沏上一壶30年的普洱,一招一式,不疾不徐,透着农业人特有的温润,先讲起了农业国情。
“中国是农耕文明的起源国,但我们人多、地少,没法像国外一样休耕。过去二、三十年,耕作过程中的大肥大水,化肥超量施用,对地力是一种掠夺,我们的土壤板结、下沉,酸化特别严重。”
在中国的18亿亩耕地中,三分之二耕地的有机质含量不到1%,而在发达国家,土壤有机质能达到5%。有机质含量是优质土壤的重要指标,其中的碳元素对土壤至关重要。由于缺碳,中国土壤普遍总磷、总氮严重超标。同样由于缺碳,化肥在中国土壤中的利用效率很低。缺碳的土地贫瘠,就需要施用更多的化肥促进产出,而化肥的超量使用又反过来加重了土壤的酸化,形成恶性循环。
在农耕时代,老人、小孩到地里施粪,或用秸秆还田等小循环的方式实现碳的回归。但在社会城市化,农村集约化耕作的今天,这种循环已经不复存在。
“现在城乡二元结构里的物质流是单向的,给农村的只有钱。所谓‘反哺不应该是钱的‘反哺,而应有一个物质链条再回去,让它流动起来,这样才健康,才可持续。”于家伊说。
让有机质回归到农村的土地,不仅能让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利用率得到提高,土壤PH值、重金属含量得到稳定和改善,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土壤质量的改善还能提升产能,根据嘉博文做过的测算,如果全国三分之二中低产田的有机质含量上升1个百分点,土地贡献率就能提升20%,相当于增加2.4亿亩的耕地。
十年前,于家伊根据自己对上述国情的精准判断和对农业的深刻认知,意识到只有这种碳的回归,才能实现真正对农村的“反哺”。
而城市中餐桌上的废弃物,则刚好可以在其中有所作为。
“从垃圾处理的角度看,它作为垃圾,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会污染大气,还要再做空气治理,但这些元素对土壤来说却是养分。如果把它当做重金属含量很低,有机质很高、微量元素非常丰富的物质,进行无害化、稳定化塑造,就能再生成对土壤的健康循环再合适不过的肥料。”
认识到餐厨废弃物的价值,于家伊对自己探索出一条用资源化产品来“反哺”土壤的路充满信心,期望能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谋求出一种解决方案。
坚守创新的收获
有了这个目标,于家伊在2004年成立了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踏上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的道路。
但是她没想到,将要面对那么多质疑。
“十年前这种超前和跨界的眼光,真是让我特别寂寞。”于家伊的一句话,有幽默,也有无奈。
由于嘉博文进入的是环保领域,跨界到农业领域,在项目的合法化评定上,往往被环卫领域的人做评判,而农业上的价值却被忽略。由此,跨界的优势反而成了障碍,她的前卫理念也不被认可。“当时很多专家都反对废弃物再利用,传统垃圾处理的思维是,把废弃物变没了就行,为什么弄出一个新的东西出来?制造业是需要品控、管理、评鉴的,这些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都是成本。用那么多成本做垃圾,值得吗?很多人都在质疑我。”于家伊说。
虽然她形容“坚持下来挺痛苦”,要不断地在非议声中“拼”和“磨”,但经过十年的时间,嘉博文不仅收获了基础技术体系的厚度,还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树立了标尺。
采访当天,当记者走进位于朝阳区高安屯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嘉博文在北京最大的规模化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中心的时候,惊讶于这里工业技术体系的成熟和现代化运作方式。
预处理是餐厨废弃物要经过的第一道工序,这也是整个工厂唯一的污染控制区,其中的负压装置能控制异味外泄。预处理筛分掉了饭盒等大型异物,废弃物被投入发酵设备,加入秸秆、壳皮以及微生物发酵菌种,经过8-10小时的发酵,再筛分走牙签、骨头等小异物,装入肥料袋之后,形似木屑、散发着淡淡发酵香味的高品质生物腐植酸肥料“新鲜出炉”。
这种肥料中的有机质含量是普通有机肥的2-3 倍,重金属含量却是后者的1/100。用它来沃土,当有机质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土壤就有了自净化、自培肥的能力,农民基本不用再施化肥。
在工厂的中央监控室,每台设备的发酵状态也都在监控之中,对发酵过程实现智能控制。不管是哪个批次的原料,产品各项指标都能保证高度一致。
2012年,嘉博文标准化的生物腐植酸肥料产品不仅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土壤调理剂登记证,其中的有机物、有机质、易氧化有机质三项指标还被纳入农业部土壤调理剂产品认定指标体系,也就是说,以后所有餐厨废弃物生产的肥料产品认定都必须符合这些指标。
2013年,嘉博文用餐厨废弃物制备生物腐植酸的技术与工艺获得了我国专利领域的最高政府奖——中国专利金奖。围绕着这一核心专利,嘉博文还构建了专利池,包括发酵菌种、技术工艺、发酵核心设备、配套设备、生物肥料等原创技术。
2014年,嘉博文的生物腐植酸肥料通过了国际有机标准认证,14项指标尤其是9项重金属含量指标均达标,符合欧盟、美国和日本的有机标准,成为我国安全级别最高的有机类肥料。
“大家常常拿规模和利润考察企业,但我们公司是个‘慢公司。”尽管于家伊坦言,前十年嘉博文的发展速度并不快,但她坚定地认为,通过不断与下游的农业体系对接、磨合,建立产品标准,不断打磨基础技术体系,关注于它是否厚实,这其中所有的过程走得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嘉博文未来一定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施用我们的碳肥,农民把农产品种出来,卖出好价钱,整个一个区域的农业受益了,回过头来才会对我们有更高的评价甚至依赖。”而在过去的三年间,嘉博文的销售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均超过30%,净利润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每年1 倍以上的高增速,显然,市场已经在给予嘉博文认可,嘉博文的商业潜力在不断显现。
师法自然创更大价值
循环经济不止一个利润点——于家伊用嘉博文证明了融入到产业链中可以收获更多价值。
在上游,除了厨余垃圾,嘉博文还在拓展与食品加工厂、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厂的合作,通过再生处理食品加工副产品、动物粪便、污泥,提供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解决方案。
而对下游,嘉博文不仅是中化化肥等农资龙头企业的碳肥供应商,还在全国十个省市做沃土工程,培育了昌平草莓、昌平苹果、安丘的葱姜蒜、宁夏的枸杞等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做起了沃土服务商。
“把自己的一个点融入到整个链条里,这时候你的价值就出来了。”于家伊说。
将废弃物做成新资源,资源对接标准,得到许可,进入农田,把土壤改良好,从而产出美味、放心的食品,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嘉博文作为这个“点”,用资源化带动处理,再用资源化的产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用这样的方式,在收获商业价值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社会价值。
而由于化肥本身的高能耗与高污染,减少化肥用量、土壤固碳就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加之嘉博文生产过程中本身极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于家伊认定,这些生态价值在未来一定能得到更大的释放。“当碳汇交易成熟的时候,土壤中增加的有机质,我们产品对化肥使用量的减少,甚至工厂盈余的二氧化碳配额,都会被量化、放大,最后成为我们的利润。”
嘉博文作为环保与农业产业之间的一个“点”,并非传统意义上只关注末端处理的垃圾经济,而是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精妙模仿,以物尽其用、师法自然的原则做到大循环和全利用,创造了循环经济增量。
“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去创造产业模式,这个模式就能给社会创造价值和经济的增量。”于家伊笑着说,“我们给农耕文明插上科技的翅膀。”
后记:
回看十年走过的路,于家伊的感慨中不时夹杂着“创新”、“艰辛”、“奋斗”这样的词。在这样一个需要不断“磨”和“拼”的历程中,支撑她的是基于对国情的认知。她说,中国无论如何都会走到废弃物资源化这一步,她在做对的事,对社会有益的事。
人们总说商人“无利不起早”,但于家伊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从环保产业跨界到农业产业,这条道路劳心费神,很坎坷,不轻松,从“精神成本”的角度来讲并不那么划算。
但于家伊说,走这条路是对的,她很高兴她坚持了下来。
财富语录
道教有一句话叫土生万物,万物归土。把土壤当做生命,去敬畏它,培育它,涵养它,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人类才能持续生存。
有机农业看中的并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是不是按照物能高效利用、物尽其用这样一个原则,去做生产的过程管理。这个过程是对大自然的修复过程,做有机农业的人也是对大自然环境的净化有贡献的人。
化肥本身就是高能耗、高补贴的产业,耕作过程中通过再生的碳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去部分替补化肥,我认为是未来农业的趋势。
资源化产业链的构建必须要跨界,跨界的关键是标准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