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妈,志愿谍报战情报官
2014-04-29徐琳
徐琳
今年,因为我写了一本志愿填报方面的书——《好爸妈填出好志愿》,接触的高考家庭也多了起来,有的家庭孩子发挥正常或者超常,被录取到理想的专业;有的因没有考出自己的理想状态而与梦想高校失之交臂,要么复读明年再来,要么选择一所适合自己分数的高校,虽有些遗憾,但却毫无悔意;还有一类家庭,孩子发挥正常,甚至超常,而因为志愿填报或高招信息的缺失而丧失了进入理想高校、专业的机会,全家懊恼、后悔,却无济于事。
2014年的一位新疆考生家长,地属新疆油田的子弟中学,因地处偏僻,她很早就订阅了《高考金刊》等杂志,并经常登录一些志愿填报老师的博客、微博,查看相关知识,从孩子步入高三就开始关注志愿填报的知识。她的孩子在当地中学学习不错,也对光学特别感兴趣,因为关注的时间晚了,她们错过了参加暑假夏令营自主招生的机会。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她作为家长,孩子步入高三不单重视孩子的起居饮食、心理健康,还关注高招的信息,她知道了自主招生、懂得了高招政策,了解了录取流程等等。高三上半年,她带孩子参加了华中科技大学的自主招生,并成功获得降分录取和加分进专业的政策照顾,做到了心里有底。因为新疆2014年还是估分填报志愿,估完分后,因为平时掌握志愿填报的知识比较系统全面,她们毅然放弃了自主招生批次的报考,因为通过往年分数分析,她确信孩子不通过自主招生,也能顺利考入华中科大的光电子专业。最终他们将浙江大学填写在平行志愿的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填报了同济大学,而第三志愿填写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光电子专业。成绩出来后,家长也跟我交流过几次,据她介绍,孩子的高考分数冲击浙大基本无望,但却很怕被同济大学录取,因为孩子对专业的热爱更强烈,她们反而不希望被同济提档,直接投档到平行志愿第三顺序的华科光电子专业。家长反复跟我说,同济大学是她让孩子报的,孩子其实不愿意去,如果真被同济录取了,她将来都没有脸面面对孩子。最终,录取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该生最后还是被华科的光电子专业录取。她告诉我她一个同事的孩子,平时成绩很好,但估分估高了,平行志愿的几个学校,清华、北大、浙大都没有投档,面临着高分无校可上的局面,家长孩子都痛苦不堪,如果他们多了解一些志愿填报的知识,在平行志愿的学校选择上,填报一所能“兜”住的学校,也不至于此。
今年一位天津考生,文科492分,分数虽不高,但也已经超过二本线近30分,按照天津的录取批次,在二本a、b两个批次的高校选择上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纵观该生志愿,仅填写一所提前批次的军队院校志愿,而后续的二本a、b志愿都没有填,是典型的志愿知识匮乏的表现。幸好天津在每个批次录取结束后,会将没有录满的学校的招生计划对尚未录取的,符合条件的考生进行志愿征询,该生最终填报了志愿征询志愿,被一所沈阳高校录取。
孩子步入高三,家长除了做好后勤、心理安抚等工作,还应该当好孩子在高招战场上的情报官,我认为,大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关注高考大事件。从2014年来看,开展夏令营自主招生的高校越来越多,这类夏令营多由各大学的各学院、各专业举办,名为夏令营,实为高校自主招生的一种形式。总体来说,降分比例比较大,竞争相对于转年三月份的大批量自主招生竞争小,但专业固定,降分一般仅限于报考所参加专业的降分,通过这种方式入校后一般也不允许转专业。
二、了解志愿填报的基本相关知识。一定要搞懂本省的相关政策,如省内的批次设置,各批次投档的原则是平行志愿还是非平行等等,政策不同,填报的策略差异很大。要了解高校录取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高校分配进档考生专业时主要有哪几种办法,什么是专业服从调剂,什么是提档比例等等。还要了解如何利用往年的录取情况分析当年的录取情况的几种办法,只有熟练掌握了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志愿填报时运筹帷幄,科学填报好志愿。
三、关注特殊类招生的相关政策、时间点。对于具备一定艺术、文体特长或一些综合素质优秀,成绩优异或具备一定创新潜质或学科特长的高考家庭,应该关注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等特殊类招生的政策,重点是关注这些特殊类招生的时间点。因孩子此时正处于高考的紧张备考阶段,因此此项重任往往也是由考生家长协助完成的。现实中,很多孩子拥有这方面的资质,却因为信息的缺失而丧失特殊类招生的“捷径”,非常可惜。
四、知己: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规划人生,将兴趣、爱好、高考分数与高校、专业选择进行合理匹配。到高考前,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共同生活近20年,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和最亲近的人,父母对孩子的了解是最深刻的。在认识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借助测评等手段进行,但并非测评结果就是“圣旨”,就是科学的,不要忘了,家长们才是认识孩子的绝对的专家。从这个层面上而言,也对家长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的视野越开阔,越了解不同职业、不同行业的路是什么样子的,才能给孩子描述未来的样子。
五、知彼:了解高校的一些相关政策,比如高校的情况、优势专业等等信息。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全国共有高校近2200所,本科院校近900所,高职院校1300余所,从我观察来看,除公认的诸如清华、北大属于国内高校的巨型航母外,其他高校在不同地点、不同人群的认可程度都有所不同,家长们大多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以往年分数高低来判断这些高校的“好坏”。这种态度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了解高校,其实最好还是要从专业、行业背景来了解,如有一些高校原来属于除教育部外的部委,这类高校往往行业特点明显,一些专业在这些行业内首屈一指,从孩子未来的发展来看,并不一定逊色于任何其他高校。家长应深入了解学校历史、行业背景甚至优势专业等等,不应该一味地追求热门专业。近年来,但凡“沾”财经字样的院校在志愿填报时非常“火”,殊不知,该校是由某些职业院校改名而来,财经类专业也并非这些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高分选择这样的学校就不一定是高明之举了。总之,深入地了解高校,了解高校的优势专业,是填报志愿的基础工作之一,要花时间来有意识地搜索了解。
孩子在上大学前的视野有限,学习压力比较大,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孩子,要他们深入地了解专业、了解高校、了解志愿填报,并非易事。从我关注志愿填报工作这几年的经验来看,家长是孩子们参加高考最好的情报员,多利用孩子高中阶段的“边角废料”的时间,如接孩子的路上,一起共进晚餐时,向孩子介绍一些志愿填报的知识,高校的相关信息,与孩子聊一聊想法等等,应该能够在志愿填报时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保证志愿填报的科学性、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