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体验快乐数学

2014-04-29谢延龙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快乐课堂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谢延龙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除了要学习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构建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改善课堂教学,实现快乐学习提供了条件。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入手,就构建快乐课堂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快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教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始终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也涉及了很多的数学公式、概念和法则等,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难懂,要想调动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调动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凸显其学习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活力。下面结合数学课堂实践,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出几点建议。

1 趣味性的课前引入,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体验快乐数学的重要前提就是使每節课从开始就充满乐趣,这就需要教师设置充满趣味性的教学导入。在数学课堂上,大部分新课的导入,都涉及了数学概念、推导公式和数学法则,这些内容往往枯燥乏味,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才能顺利地接受,这就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通过课前导入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和思维的过渡,是教学中需要突破的重点,而在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更快地完成思维过渡,顺利地进入到下一教学环节。

例如,在学习四年的“空间与图形”这一部分的“平行与相交”时,教师给学生讲解的时候,可以借助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来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直线的相交和不相交之间的联系,从而来判断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关系。学生由实际生活中的平行现象展开想象,仔细观察、思考,初步对书本上的平行线概念有所了解。因为学生在这之前从未接触过相关的知识,在学习时,较为困难。而借助信息技术导入教学,不仅可以演示两条直线在不断运动情况下的位置关系,还能把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同一平面”的含义,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猜想的空间,使其了解到同一平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

2 扩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潜能

数学在培养学生思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并有着“思维的体操”之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经过长期的思维训练才能形成。因此,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需要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思维素材。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借助声音、图像等多种手段来传递丰富的信息,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呈现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数学素材,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侧面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圆柱旋转变为一个长方形的过程,这样圆柱侧面的图形就能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接着,把长方形的一条边固定,以此边为轴进行旋转,旋转一周后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圆柱形。最后再展开圆柱的侧面,再次形成一个长方形。这样,学生的思维从立体图形转化到平面图形,再转化到立体图形。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很快就会想到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积,而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发散思维。

3 运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直观、具体的事物理解起来较为容易。在数学学习中,很多数学知识单靠简单的语言地抽象描述,学生很难学习和理解,思维会受到阻碍。

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巧妙地安排教学内容,把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借助图形、声音和文字等手段呈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去感受和理解,让学生难以理解和听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学,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除此之外,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还能把教学内容准确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知道哪些是学习的重点,哪些需要了解即可。例如,在学习“相遇”问题时,知道了两者速度之和以及相遇时间,求两地之间的距离时,如果只是简单的语言描述,内容十分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借助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清晰地演示出两个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在经过相同的时间后相遇,然后借助课件课堂表示出两个人所走的路程总和。接着运用课件把两个人分别所走的路程整合起来,变成一条路,求这条路的距离,就转换成了两个人的速度和及其所用时间的关系。学生在观看了课件以后,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深入浅出、智中见志的特点和功能,把“外在”的信息,即数学课题以新奇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李钊庄镇刘宗铺小学,河北 唐山 064000)

参考文献:

[1]高扬,曲静.让游戏充实数学课堂[J].吉林教育,2009(6):17-18.

[2]蔡晴天.浅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J].小学教学参考,2010(29):46-48.

[3]易正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验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0):31-33.

猜你喜欢

快乐课堂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创设生活情境激活英语课堂
打造快乐的小学音乐课堂“三策略”
关于合理运用小游戏促进快乐课堂构建的调查与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