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左右互搏”
2014-04-29李璇
李璇
2014年最为风光的演员无疑当属黄渤——国庆档随着《心花路放》《痞子英雄全面开战》《亲爱的》三部其出演影片的热卖,黄渤一举摘得了票房“50亿帝”的头衔。当时,不少观众笑称黄渤是来“刷脸”的。
无独有偶,最近正在热映的两部爱情片《我的早更女友》和《撒娇女人最好命》中,领衔主演都是周迅。“撒娇”片中的的男一号黄晓明,同时也出现在了同档竞争者《太平轮(上)》当中。《太平轮(上)》的另一位男主角佟大为,又分别在《我的早更女友》和即将上映的《微爱之渐入佳境》中饰演角色。而《微爱之渐入佳境》中的男女主角陈赫与Angelababy,也分别出现在了同期热映的《匆匆那年》和11月底上映的《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当中。同样出现在这两部影片里的,还有另一位台湾当红小生彭于晏……
没错,就是这么乱。想当年,“葛大爷”也曾在2010年贺岁档同时出现于《赵氏孤儿》《非诚勿扰2》和《让子弹飞》三部大片中,且都是“响当当”的男一号。回想90年代初,巩俐参加香港金像奖时还在拿“内地演员不比香港演员忙”打趣。时过境迁,如今的内地演员们在“忙”方面恐怕已是青出于蓝,由同一演员出演的多部电影在同一档期票房“左右互搏”变得越来越普遍。
这背后折射出的还是内地影视业“明星荒”的老问题。近几年国产电影开拍项目激增,对于演员,尤其是明星的需求量水涨船高。相比之下,国内演员的成长速度却依然跟不上需求,具有一定市场号召力的明星长期稀缺。归根结底,“明星荒”与“导演荒”“制片人荒”一样,均是源自近年来电影产业大爆发背景下的专业人才短缺与功利市场下的试错机制欠缺。
多片起用同样的明星,无疑会造成过度消费和观众的审美疲劳。同时,在影片预算成本有限的情况下,高额的明星片酬也会进一步压低电影制作成本,从而影响影片品质。对于明星们来说,与自己同台竞技也很为难。黄渤就对自己的3部电影在国庆档的“左右互搏”表示过难处,“我没法面对任何一个片方。虽然大家说得都很好听,但是市场就这么大,片子之间是有竞争关系的。”“时间怎么调配?给谁出多点力?谁出少点力?没办法!”不得已之中,黄渤只得和售票网站合作了囊括三部影片的“黄渤套票”,倒也不失为两全其美之策。
其实道理谁都懂,但制片方当前依然愿意砸重金推举大明星、大卡司,更多还是基于市场考虑的无奈之举——除了要吸引观众,更重要的还得吸引对国产电影已是必不可缺的各类商业、广告资源,即便是院线排片也要讲究个“明星阵容”。这就是制片方不惜代价也要和“黄晓明、周迅”死磕的根本原因。
不过明星并不能决定一部影片最终的票房成败。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小鲜肉”们大有崛起之势。例如当下流行的青春题材影片就给年轻演员们提供了更多的出头机会。今年暑期上映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颇值研究。该片除了在4年前火了一把的筷子兄弟之外,没有一位明星参演,但凭借《小苹果》等一系列成功的营销策划,同样取得了超過2亿元的票房。此外,“名导+新演员”也是有效策略,倪妮、周冬雨都是凭借跟张艺谋的合作获得关注的。从长远来看,要解决“明星荒”这一痼疾,还得靠培养推广新人,现有明星的过度消费仅是饮鸩止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