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42例临床分析
2014-04-29高欣
高欣
【摘 要】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热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42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资料。 结果:临床所用多种抗结核药物均可引起药物热,其中以利福平、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较为常见,多发生在治疗开始2月内,常伴有皮疹,肝功能损害,停药后体温可较快下降,再次加用致敏药物后体温迅速上升。 结论:在抗结核治疗中,尤其起始2月内如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应考虑药物热可能,及时相应处理。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药物热
【中图分类号】R59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04-7484(2014)04-2556-01
药物热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指临床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由药物导致的发热。抗结核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引发药物热是其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据统计,近年来药物热发生率较前有所增加,由于其常与结核的全身症状相重叠,临床不易判断,常导致误诊或延迟发现而造成不良后果。为了解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的临床特点,现将我院 2012 年 8 月至 2013 年 12 月发生的 42 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从中找出抗结核药引起发热的特点,以利于临床更好的判断和处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于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抗结核治疗中发生药物热的继发性肺结核病例42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18至62岁,中位年龄36.5岁,初治肺结核病例25例,复治肺结核病例17例。
1.2 药物热诊断标准如下[1]:(1)感染性发热者应用抗生素后,体温一度下降,继续用药,体温再度升高。(2)应用抗生素后体温反而较用药前更高,不能用原有感染解释,也找不到其他原因,而患者一般情况尚可。(3)非发热性疾病患者用药后出现发热,不能用继发感染来解释。(4)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迅速下降,再用同种药物再次发热者。符合上述第4 条及其他任何一条伴或不伴有皮疹等其他过敏反应症状即诊断为药物热。另外针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热还应排除类赫反应。
1.3 致热药物的判断方法:针对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的特点,参考 Yee 等[2]的方法,致热药物的判断方法如下:(1)出现药物热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所有在用药物均为可疑药物。(2)再次试用及引起发热者为致热药物。(3)再次试用其他可疑药物后,未再出现发热,则未试用的药物为致热药物。(4)对于复合制剂,即含有多种药物组分的剂型,如异福酰胺片[包含利福平(RFP)、异烟肼(INH)和吡嗪酰胺(PZA)三种组分],致热停药后则将其主要单一药物成分逐一试用,并仅记录致热药物组分。
1.4 分析指标:对所有病例收集下列资料,包括致热药物、药物热出现的时间、特点及与用药关系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停药后体温恢复的时间、再次服药引发药物热的时间。
2 结果
2.1 42例药物热患者致热药物情况如下:利福平 12例,占28.57%;对氨基水杨酸8例,占19.05%;吡嗪酰胺10例,占23.81%;异烟肼5例,占11.9%;乙胺丁醇1例,占2.38%;左氧氟沙星1例,占2.38%;利福喷丁2例,占4.76%;利福平与利福喷丁均发生1例,占2.38%;不明药物2例,占4.76%。
2.2 42例药物热出现的时间、特点及与用药的关系 用药1周内出现药物热者5例,占11.9%;1周至1月内出现药物热者16例,占38.1%;2月内出现药物热者17例,占40.5%;2月后出现药物热者4例,占9.5%;原有发热,用药后体温更高10例,占23.8;有发热,用药后体温下降或正常后再次出现体温上升24例,占57.1%;原无发热,用药后发热者8例,占19.1%。所有药物热热型表现如下:弛张热29例,占69.0 %;稽留热8例,占19.1%;低热5例,占11.9%。药物热体温波动范围:多在38.5~40℃。
2.3 42例药物热的伴随症状:有畏寒寒战者5例;出现皮疹者12例;有恶心、呕吐者3例;有头痛、鼻塞、流涕者3例;伴有关节疼痛者1例。
2.4 42例发生药物热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有肝功能异常者15例;有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10例。
2.5 处理措施:初步确定药物热者,停用所用抗结核药物及抗生素,并予以补液及物理降温治疗。所有患者均在停药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待体温恢复正常3-5天后,逐一加用抗结核药物,若体温在24小时内再次升高者,则确定为引起致发热药物。
3 讨论
药物热是较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在发热原因待查的病例中占1.8%左右[3]。药物热的发生机制是机体对药物或代谢产物产生循环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后,引起白细胞内致热原的释放,从而导致发热。Kumar 等[4]将药物引起的发热分为以下 5 个类型:(1)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2)体温调节障碍(altered thermoregulation),發热源于药物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3)药理作用(phar-macologic action of a drug),发热系药物作用于微生物或细胞的结果;(4)基因缺陷引起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susceptibilityfrom a heritable biochemical defect);(5)用药相关反应(administration related),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特性,包括杂质污染、化学性静脉炎等。
据报道[5],近几年药物热发生逐渐增多,其原因:一是诊断水平提高,意识增强;二是抗生素应用增多,甚至滥用抗生素。在抗结核治疗中,因药物应用时间长,种类多,药物热更易发生。抗结核化疗过程中出现药物引起的副作用是较常见的,药物热是其常见副作用之一,袁慧等[6]在抗结核药物引起副作用的 604 例临床分析中指出:药物热在所有抗结核药物副作用中发生的比例为2.8%。范琳等[7]总结得出肺结核化疗过程出现发热的原因中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热占14.8%(18/122)。
从上述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发现,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热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特点,具有如下:(1)多发生于用药2月内,且结核病初治病人居多;(2)热型以弛张热最为多见;(3)常伴有皮疹及肝功能异常等其他脏器损害表现;(4)利福类药物发生药物热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吡嗪酰胺。(5)停用相关药物后体温能较快恢复,很少需要使用退热药物。
临床上,结核病本身常有发热表现,而结核性药物热多发生于抗结核治疗的前2个月内,常与结核病原发病症状相重叠,这就从客观上干扰了药物热的诊断,贻误治疗时机。因此,我们认为:在抗结核治疗用药期间,如出现体温一直不退、先下降后上升或原无发热而服用药物后出现发热者,而临床无感染依据,中毒症状不明显者,在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发热后,应考虑药物热可能,同时还应特别注意观察有无皮疹、肝功能及血常规异常等表现,并及时予以停药观察。
参考文献:
[1]Oizumi K,Onuma K,Watanabe A,et al. Clinical study of drug fever induced by 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 of antibiotics.Tohoku J Exp Med,1989,159(1):45-56.
[2]Yee D,Valiquette C,Pelletier M,et al. Incidence of serious side effects from first-line antituberculosis drugs among patients treated for activetuberculosi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3,167(11):1472-1477.
[3]吴艳威 药物热26例临床分析 海南医学,2005,16(1):1221
[4]Kumar KL,Reuler JB. Drug fever. West J Med,1986,144(6):75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