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课程教学的发展
2014-04-29孙磊
孙磊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俄罗斯杰出的戏剧教育家、理论家,他的思想对20世纪的世界戏剧文化乃至影视艺术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一些艺术思想对于学生微电影的创作、艺术的表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试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影视课程教学的影响来展开讨论,指导课程设计,丰富教学内涵。
关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20世纪初,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了以“内心体验”为核心的戏剧体系,称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或“斯氏体系”。该体系理论概括了许多艺术实践的先进经验:在体验基础上的再體现;体验创作过程中的自我修养;体验是基础,体现是目的;体现的内容是剧作形象,称为“再体现”;自然地激起有机天性及其下意识的创作,只有依附天性规律,体验方能真实、自然、深切;体验不是目的,是达到体现的途径。环境是情感真实的存在条件等。该体系不仅具有卓越的实践意义,而且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科学价值,揭示了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因此很快享誉世界。
影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影视创作综合能力,把控和完成作品的前期创意和制作,相关课程都是围绕这一目标来设计。笔者认为,斯氏体系虽已产生很长时间,但它主张来源于生活,强化学生体验并最终达到体现,因而仍对当前的影视课程教学和创作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影视课程教学的指导意义
真实性与影片叙事 斯氏体系强调真实的体验,艺术的秘密就在于使虚构变为美丽的艺术真实,这一点在创作和教学中尤其重要。学生制作原创短片最重要目标是讲故事,短片是否打动人在于故事是否具有感染力、观众的共鸣点。需要解决如何去讲故事,也就是影片的叙事问题。好的影片首先必须具有真实的情感和贴近生活、体验生活,艺术家力求把他从外界获得的东西,不仅记载在记事本上,而且铭刻在心里。在影视制作中基于生活的故事和体验的作品才能够成功,这要求在教学和创作实践中强调作品叙事的真实性。在教学中,笔者反复向学生强调的就是表达的情感要真实,这种真实来自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学生阶段的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从他们真实的生活环境和空间中去挖掘元素和灵感;既不能脱离开生活区凭空进行创作,也不应该去表现那些学生并不熟悉和不适合学生驾驭的题材。例如,有个学生找笔者辅导一个关于中国梦的短片创作,他想要表现不同年龄的人们对于中国梦的理解,反映国家的变迁和改革发展的成果。笔者的建议是不要做这个创意,而从最简单、最平凡的身边的人或事来入手。每个人的真实生活都是平凡的,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又是不平凡的。就中国梦来说,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本身就是最好的体现。强调叙事的真实性首先是所表达情感的真实性。
体验式构思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没有体验就没有艺术,艺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创造人的精神生活。学生原创短片设计中体现真实情感和生活需要一种特别的视角,在实践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带入角色的位置和环境,进行角色定位和换位思考。特别强调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样的话创作必须要有生活,要体验生活。短片立意的过程就要进行体验式的构思,感受进入作品。体验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思想的核心之一,将一个题材表达充分首要的是沉浸于角色之中,在设计脚本和角色的过程中需要将自身与角色进行转换,特别是主要人物的表现方面,这一点不仅仅是演员创作角色的表演问题,对于实际的创作和脚本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受众心理与镜头画面设计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只应给别人的场面调度找到根据。也就是说,找出相应的体验与动作,通过这些找到相应的情绪。学生短片创作的最终目标是为观众所接受,在进行镜头画面设计时要从观众的心理感受出发,合理运用心理暗示,对其心理和预期进行体验和思考,在叙事的同时满足观众的心理需要,合理运用景别和场面调度。
细节的表达和真实的呈现关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要感染别人,首先要使自己受到感染。感染力来自于细节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影片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合理运用细节可以增强影片的真实性,增强作品的韵律和节奏感,加强视觉语言的说服力,强化情感。特写镜头是将局部加以突出、强调的艺术手法,运用特写镜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子给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大量运用了冲击力强的特写镜头,表现了食物的质感和制作手法的娴熟,通过不同的角度设计了表现力很强的特写镜头,呈现了丰富的细节。特写镜头并不是人眼正常的视角,也包括一些俯仰角度,这些镜头能带给观众视觉上的新鲜感,增强影片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郑雪来等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全6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宋家玲编著.影视叙事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此文系2013年度校级规划课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艺术思想对影视课程教学的启示》(项目号:YYR2013033)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