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合并肺炎的治疗及体会
2014-04-29李晓鲲商秀丽
李晓鲲 商秀丽
【摘 要】目的:分析与研究造成脑卒中合并肺炎疾病发作的主要诱因,探讨该疾病主要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本院自2012年1月到2012年8月共收治80名患有脑卒中合并肺炎疾病的患者,针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脑卒中合并肺炎疾病在年纪较大、身体健康水平较差、经过手术创伤的人群中较为常;大肠埃希氏菌是主要的致病源;导致脑卒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部感染,科学地使用抗生药物能够降低疾病死亡率。结论:针对脑卒中合并肺炎疾病的治疗应从强化医疗护理手段入手,在医院辅助治疗条件下减少细菌感染威胁,提前做好并发症预防措施,依据患者具体症状使用抗生药物控制感染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作几率。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肺部感染;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530-02
引言:
在脑卒中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疾病患者的并发症控制十分重要,患有脑卒中疾病的部分患者常常出现肺部感染现象,轻者加重疾病的临床反应,重者让患者休克、死亡。目前,对于脑卒中合并肺炎的治疗手段主要集中于各类菌种的诊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2年1月到2012年8月共收治80名患有脑卒中合并肺炎疾病的患者,80名患者中男性患者59名,女性患者21名,年龄阶段处于48岁至79岁之间。患有出血性脑卒中29例,患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肺炎感染症状31名,占39%,其余49名患者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身体机能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1)患者呼吸情况异,伴有咳嗽,多痰症状表现。2)针对患者进行肺部听诊,发现肺部出现实变现象。3)患者身体温度保持在37.5摄氏度以上。4)X光拍片显示胸部患有炎症。5)对患者口痰进行细菌培养发现病原细菌。
2 治疗方法
2.1 由厌氧菌感染引起的合并肺炎治疗
为患者摄入适量甲硝唑药物,每天进行两次药物摄入,静脉点滴每次摄入500mg,每天摄入两次。或者选择口服甲硝锉药物,每次摄入0.3g,每天摄入两次,两次间隔时间不低于六小时。
2.2 由假单孢铜绿杆菌感染引起的合并肺炎治疗
针对致病源主要来自假单孢铜绿杆菌感染的患者,在临床中主要通过泰能,氨基甙类的妥布霉素及奈特米星等有细菌抑制作用的抗生药物进行治疗,具体用量根据患者个体症状表现以及身体机能水平而决定。
2.3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合并肺炎治疗
对于临床症状表现较为强烈的患者进行大扶康摄入,首次摄200mg,之后每次摄入100mg,每天摄入一次。对于疾病症状较为平缓的患者只需要服用氟康唑或者克霉唑等控制真菌数量。
3 结果
在脑卒中患者中出现肺炎症状表现的时间并不统一,本次治疗研究内共有31名患者发生肺炎,其中11名患者在治疗后3天内出现肺炎表现,9名患者在3天到一周内出现肺炎表现,3名患者在一周至两周内出现肺炎表现,8名患者在治疗两周后出现肺炎表现。
4 讨论
4.1 针对脑卒中患者出现厌氧菌感染症状的治疗办法
脑卒中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如果不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患者出现吸入性细菌感染几率非常高,检测结果表明患者吸入细菌中大部分为厌氧菌。厌氧细菌具有与一般致病性细菌相同的身体机能破坏力,特别是对于免疫力较为低下的老人,手术病人等目标对象,其致病力更加严重。目前临床中对于氧菌感染症状的治疗主要采取摄入甲硝唑。甲硝唑本身具有一定的组织渗透性,对抑制细菌有较为明显效果,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可以加入其他药物进行组合式治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对此类药物摄入尚未出现较大良反应,个别反应主要集中于患者胃肠道以及肝脏部位。
4.2 针对脑卒中患者出现假单孢铜绿杆菌感染症状的治疗办法
脑卒中患者感染假单孢铜绿杆菌大多数是由院方治疗护理过程中细菌防御措施不到位造成,假单孢铜绿杆菌是醫院内的感染率较高的菌种,有一定的耐药性,对于身体机能水平低、住院时间长的患者在感染后治疗较为困难,容易成为体内永久性菌种。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应强化细菌防御手段,提高术后护理效率,减少患者在院时间,降低细菌感染可能性。,
4.3 针对脑卒中患者出现真菌感染症状的治疗办法
脑卒中患者真菌感染源主要来自激素、抗生素药物的过度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摄入抗生药物以抑制患者体内致病细菌繁殖,能够起到一定的疾病控制作用,但是过多地使用抗生素反而容易让患者体腔成为真菌繁殖的温池。针对真菌敢让的防御,主要依靠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的全面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合并肺炎疾病的治疗主要强调以下重点:首先,强化针对患者术后的感染预防护理,保障患者呼吸道通常,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采取手术切开呼吸器官,手术全过程要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完成;其次,脑卒中并发肺炎大部分发生在住院时期,主要的致病细菌有一定的耐药性,对于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在控制在适量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王朋;温蓓;张淑贞;单孝全;;抗生素的植物毒性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向华;厚朴酚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郑海伦;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中抗生素在胃内转运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4] 张波,郑军,鲍远程,蔡永亮,陈怀珍,王艳昕,王晓旸,徐国存,杨兴涛;蕲蛇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及TCD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