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葩的“中国式离婚”

2014-04-29

凤凰资讯报 2014年29期
关键词:离婚率民政生育

在过去的10年中,人们对待婚姻和家庭的态度正在悄然改变,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女性主动提出离婚的占比增加,婚姻这一最为严格的社会和经济契约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呈现出更为脆弱的趋势。这既与女性的经济独立程度、婚外性大大增加、社会舆论压力减弱等相关,也能从婚姻功能的变迁中窥探到一些端倪。

背景:中国的婚姻只为下一代? 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佟新看来,无论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中国的婚姻从来不是为了性的结合,而是为了生育和抚育后代。当婚姻的经济保障功能和抚育功能下降时,婚姻就会变得脆弱,孩子稳定婚姻的作用降低;而对于那些未生育的夫妻来说,尤其如此。当夫妻间缺少了经济依赖和抚育后代的打算时,情感就成为维系夫妻关系最重要的因素。但情感是需要成长的,在一个快速变迁的社会中,情感的变动性导致了婚姻的不稳定。

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观念和婚姻功能的变化,城市离婚率高于农村。一个地方的离婚率往往与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2013年,曾经有外媒报道,北京的离婚率高达39%(应为结婚离婚比率,即一对人结婚时有多少对离婚)。对应的数字在美国约为50%,英国则是42%。

现象:“80后”婚姻的脆弱 民政系统的数据显示,北京市的粗离婚率仅有2.1%。,低于全国2.3%。的水平。不過,民政系统只计算粗离婚率,即以某一地区的平均总人口为基数。从这个角度看,北京市民政局认为2.1%。的离婚率偏低。关于离婚率有多种算法,其中一种是年度的离婚数除以结婚数。此前外媒报道的北京市39%的离婚率就是采用了这种算法。

但无论从哪种统计方法看,离婚率上升都是事实,只是对婚姻解体状况的反映有所不同。婚姻自身的功能和属性发生了变化。一对“80后”离婚的原因是妻子在争吵时打碎了丈夫悉心收藏的卡通兵人,丈夫在起诉书中写道:“女方故意毁坏共同财产。”当婚姻的严肃性走向瓦解时,离婚的程序简化、阻力减小,对于社会的结构性疏松会有怎样的影响,这值得公众深思。摘自《南风窗》

猜你喜欢

离婚率民政生育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救助寻亲,民政做了什么
单亲家庭,风雨前行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离婚率与房价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离婚率逐年攀升 是什么让婚姻变得脆弱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