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拉美做东办“主场”外交
2014-04-29
当地时间7月17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拉美和加勒比有关国家领导人在巴西利亚举行了会晤,并在巴西利亚皇家郁金香酒店宴请拉美国家领导人,约200人出席。外交部前礼宾司代司长鲁培新表示,一般来说,中国在拉美做东办“主场”外交,宴会上的菜品都是以中国菜为主,以表示中方对受邀国家的重视。而中国驻外使馆的厨师是此类宴会厨师的最佳人选。
会晤宴请拉近中拉距离 此次出访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拉美媒体集体采访时表示,“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句中国古诗是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关系的真实写照。拉共体主要国家几乎悉数赴会,彰显中国影响力的同时,也体现中国与该地区国家的一贯良好关系。鲁培新表示,能一下召集这么多拉共体国家会晤,这得益于我们与拉美的良好外交传统,彼此共同语言比较多。例如,外交部拉美司会定期邀请拉美国家大使进行聚会,向他们通报情况。
鲁培新表示,在到访国与多国领导人会晤是一种新的领导人会面形式,而且效率非常高。以此次习近平在巴西与拉美及加勒比多国领导人举行会晤为例,拉美国家众多,无法在一次出访中全部访问,再加上地理位置原因,中国领导人无法与拉美国家领导人常见面。
对于这种会晤形式的优点,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员徐世澄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模式,通过出访与更多国家领导人会晤,既可以共同会晤,还可分别会见这些国家领导人。去年习近平在特多宴请就是这么做的,这次在巴西同样会如此。另外,这种会晤也为其他国家领导人间会面提供了机会,一举多得。
据悉,习近平在会晤后还将宴请拉共体国家领导人。鲁培新指出,会晤后的晚宴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不但可以向所有国家阐述中拉關系,还可以与单个国家商讨彼此所关心的事务,拉近了整个地区的距离,这会使中国与拉美国家更加密切、更加贴近。
宴会采用圆桌方式体现平等 去年6月,习近平在特多宴请加勒比国家领导人时,各方在友好气氛中围坐在一起。负责那次宴会礼宾工作的中国驻特多大使馆新闻组秘书兰东敏表示,在那次会晤中,习近平主要谈及中国与加勒比各国的友好历史,并表达了中方愿继续加强与加勒比各国合作的意愿。习近平还宣布未来中方计划在资金、人员交流等领域对加勒比各国的援助计划。
对于如何操作好这样的宴会,让与会领导人感受到来自中方的友好与诚意,兰东敏表示,他们非常注重那次宴请中的细节。首先,中国驻加勒比各建交国使馆向各国领导人发出与会邀请。其次,在选址方面,因领导人下榻希尔顿酒店,且酒店有足够大宴会厅,所以最终在此宴请。
在座次安排上,为了体现团结以及与会各国领导人地位平等,兰东敏表示,宴请采用圆桌形式进行。在安排菜谱时,考虑到当地人饮食习惯及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需求,菜谱中西结合,中方提供一道汤,一道主食和一道甜品,分别是金箔鱼元汤、宫保虾球配扬州炒饭和椰汁什果西米露。
对于那次宴会的效果,兰东敏回忆说,参加宴会的各国领导人表示,通过此次宴请,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加勒比各国之间的了解和理解,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综合摘自《新京报》、《东南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