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无人攻击机镇守东南沿海

2014-04-29

凤凰资讯报 2014年29期
关键词:攻击机吊舱侦察机

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网站称,中国在有人驾驶航空器领域所积累的经验被应用到无人机方面。俄罗斯等国的无人机技术被中国所借鉴,而且中国的无人机有青出于蓝的势头。报道指出,与无人侦察机相比,无人攻击机不仅要“看得到”,还要“打得准”。

或借鉴高速巡航导弹技术 中国很早以前就拥有了具备攻击能力的无人机,包括从以色列引进的“哈比”反雷达无人机,以及由数百架国产旧式战斗机(如歼-6)改装而成的无人机。不过报道指出,这些无人机只能通过遥控飞行撞击目标,即采取“自杀式”攻击方式,严格来说它们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攻击机。中国还在发展先进的无人攻击机。

报道援引美国航空装备市场分析师罗恩·斯特恩斯的话称,从中国公开的无人机模型和相关视频中,可以看到低空短程无人机和高空远程无人机。包括类似以色列“苍鷺”和美国“全球鹰”的无人侦察机,以及类似美国“捕食者”的无人攻击机,这说明中国可能在无人攻击技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军工综合体网站称,中国无人攻击机在外形和动力系统方面可能借鉴了高速巡航导弹的技术,而在武器制导系统方面可能开发出了新技术。

可重创敌大型战舰 俄罗斯《航空港》杂志臆测,中国在无人攻击机武器系统方面取得突破,开发出两种新型瞄准吊舱,它们分别被称为“龙之眼-1”和“龙之眼-2”。这两种瞄准吊舱采用尖端技术,主要用于装备无人攻击机。它们具备电视、红外和激光3种制导模式。“龙之眼-1”的激光测距范围为300米到1万米,“龙之眼-2”的激光测距范围为300米到8000米,其测距误差均只有5米。

《航空港》臆测,“龙之眼”瞄准吊舱的另一个特点是重量轻。“龙之眼-1”的重量为60多千克,而“龙之眼-2”的重量只有不到20千克。这意味着无人机可搭载更多弹药,从而具备重创大型战舰的能力。

镇守东南沿海 军工综合体网站臆测,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的中国无人攻击机可能已经开始进行实战部署,其部署重点在中国东南沿海。卫星图片显示,中国空军在东南沿海部署了新一代车载式无人机,同时配有足够数量的指挥车。

《航空航天技术周刊》分析,解放军无人机部队所接受的命令可能大多数都由中央军委和总参直接下达,这显示它们主要用于执行战略级别的任务。东南沿海的无人机部队的主要任务区是周边海域。这些无人机的滞空时间都超过2小时,按其作战半径,在中国东南沿海活动的水面舰艇都在其打击范围之内。

报道臆测,中国空军已经制定了各类无人机协同作战的战术:无人侦察机、尖端无人攻击机和歼-6无人机联合编队。无人侦察机通过光电探测系统实施侦察搜索,用数据链把地面或海面目标信息传回地面指挥中心,然后指挥中心根据目标的具体情况派出精确打击型无人机以及“自杀式”无人机实施攻击。

这标志着中国空军的无人机部队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侦察、攻击一体化的态势。

摘自《上海译报》

猜你喜欢

攻击机吊舱侦察机
基于有限元的吊舱内部温度场仿真分析与优化
战机吊舱火力赋能“神器”
F117F攻击机
SR-71侦察机
SR-71黑鸟式侦察机
NEO—2X光电吊舱
世界名机赏析——攻击机篇
吊舱式电力推进船舶螺旋桨匹配设计仿真研究
EP-3A和EP-3E电子侦察机
“美洲虎”攻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