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贵在润物无声

2014-04-29卜玉霞

关键词:老禅师润物无声和尚

卜玉霞

教育分三个层次,最差的教育是棍棒教育,其次是批评教育,最高层次的是无声却润物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古老的寺院住着一个老禅师,有天傍晚,老禅师在禅院里散步,这个时候,他看见院墙边有一把椅子。他微微一笑,明白这是有位出家的弟子违反寺庙规矩踩着凳子翻墙出去了。老禅师没有声张,他静静地走到墙边,搬开椅子,就地蹲下。不一会,墙外一阵阵响动。继而,一个小和尚翻墙而入,朦胧的月光中,小和尚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黑影子,于是,他就把这黑影子当做了椅子,纵身跳下。当他双脚落地时,才发现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一时吓得魂飞魄散,他想这下可完了,师傅必定狠狠地惩罚我一番。然而,让小和尚出乎意料的是,师傅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用很温和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回去睡吧。”

我们可以想象,小和尚听到自己的师傅这样的话时会是什么感受?如果老禅师狠狠地责骂小和尚,小和尚又是什么感受?前者,小和尚没有想到师傅不仅不责备他,还如此关心他,那么,只要这个小和尚稍微有点良知,定会愧疚不已,在感激师傅的同时,定会发誓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这老禅师的行为就是在进行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这样的教育让人温暖,在愉悦感激的氛围中让人心服口服,并且会铭记一辈子。小和尚从老禅师的这一行为中,感受到了爱,体会到了感动,自然也会去爱别人,宽容别人。相反,假如,老禅师对小和尚破口大骂甚至棍棒惩罚,后果自然也会是小和尚不敢再次违犯寺规,但小和尚对自己的师傅恐怕只会又怕又恨,至于亲,只会是少之又少。前者的潜移默化教育,是一种人性的教育,传递爱的教育。而后一种,只能说是传播了恨,少了人性,缺了亲情。这种教育只不过是肤浅的教育。

教育其实就是爱的传递,老禅师做到了,作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用行动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的传递呢?如果你要求学生礼貌待人,自己首先做到礼貌待人才会影响学生。教育学生爱护花草,自己却去攀折树枝,恐怕不仅落得自己出尔反尔,自损形象的下场,教育也不会有什么好效果。

想让学生好好学习,自己首先是一个学习的佼佼者。教育的目的是传递爱,也只有真正地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当成自己的亲人,换位思考,这种爱的传递才能进行下去,也才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老禅师润物无声和尚
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空碗故事
小和尚打水
小和尚
润物无声
向前奔跑的和尚蟹
爱在心头 润物无声
润物无声
掩门
为何你很忙却没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