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乳酸菌制剂治疗70例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观察

2014-04-29马连英徐景秋刘景艳付国英王桂兰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4期

马连英 徐景秋 刘景艳 付国英 王桂兰

【摘 要】目的:观察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乳酸菌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细菌性阴道病患者70例应用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结果:痊愈50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7℅。有6人复发,复发率8.9℅,且无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乳酸菌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效果显著,复发率低且无副反应。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复方沙棘籽油栓;乳酸菌阴道胶囊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24-01

细菌性阴道病是妇科门诊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是由于阴道正常菌群失调而引起的疾病[1]。中医学上属“带下病、阴痒”范畴,常合并月经不调、闭经、阴痛、不孕等,给广大女性带来困扰。抗生素治疗短期疗效好,但因其耐药性易复发。我院将复方沙棘籽油栓与乳酸菌制剂有机结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7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玉田县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妇科门诊患者70名,均为有性生活史的育龄妇女,年龄21-45岁,采集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取样前患者无阴道冲洗或使用阴道栓剂),确诊为细菌性阴道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及有过敏史的患者。排除合并其它系统疾病的患者。

诊断标准:采用Amsel临床诊断标准,下列4项中有3项阳性即可临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2]。①均质、稀薄、白色阴道分泌物,常黏附于阴道壁。②线索细胞阳性。③阴道分泌物PH>4.5。④氨臭味试验阳性。

治疗方法:所选患者均采用复方沙棘籽油栓1枚阴道上药,每晚一次,共6天。之后用乳酸菌阴道胶囊2粒阴道上药,每晚一次,共7天。于停药7天,3个月后复查。观察其临床症状及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标准中4项均为阴性同时临床症状消失。 显效:4项标准中仅有一项阳性。 有效:4项标准中有2项阳性。无效:4项标准中有3项以上阳性。

治疗结果:本组患者70例,痊愈50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7℅。有6人复发,复发率8.9℅,且无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典型病例:王某某,35岁,已婚,有正常性生活史,2012年1月于当地县医院确诊为细菌性阴道病,并接受治疗,先后采用甲硝唑、保妇康栓及康妇特栓治疗(具体用药方法不详),用药期间疗效可,但停药后多次复发,患者甚为苦恼,并且影响了夫妻关系。为更好诊治于2013年2月来我院就诊,经我院再次确诊为细菌性阴道病,采用复方沙棘籽油栓1枚阴道上药,每晚一次,共6天。之后用乳酸菌阴道胶囊2粒阴道上药,每晚一次,共7天。停药7天复查,症状消失,阴道分泌物正常。又巩固用药一个疗程,3个月后复查无复发。

讨论:

细菌性阴道病是由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及厌氧菌等增加所致的内源性混合感染。临床特点为:鱼腥臭味、稀薄阴道分泌物增加,但阴道检查无炎症改变[2]。中医学上属“带下病、阴痒”范畴,常合并月经不调、闭经、阴痛、不孕等,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3],该病的发生中医多责之于肝、脾、肾三脏及风、冷、湿、热之邪。其主要机制为:湿热下注,湿热为病,有内生和外感之分。内生者多与脾虚肝郁或恣食育粱厚味有关。外感者,常因经行产后胞室空虚,湿热之邪乘虚而入,直犯阴器胞官而成带下、阴痛等症。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利湿、杀虫止痒及补肾健脾提高机体免疫力为主。

復方沙棘籽油栓是复方制剂,能扶正祛邪,不仅能抑制或杀灭致病菌,更能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减少复发率。其主要成分为沙棘籽油,蛇床子,乳香,没药,苦参,炉甘石,冰片等。其功效为清热燥湿 消肿止痛 杀虫止痒 活血生肌。其中沙棘籽油能清热解毒,扶正固本,沙棘原汁能提高大鼠补体和抗体水平,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蛇床子、苦参中含有大量的鞣质,醇类,皂甙等物质,能抑制病毒生长与繁殖,活血化瘀,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提高和激发皮肤免疫作用。

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无毒副作用,不易出现耐药性且疗效显著,有着不可代替的优势。同时应用调整阴道微生态制剂—乳酸菌阴道软胶囊 ,快速恢复了阴道内乳杆菌的主导地位 ,并有效预防了细菌性阴道病的复发。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叁考文献:

[1] 宋逸萍,浦天一简述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实验室检测[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268-1269.

[2]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1.

[3] OthmanM,Neilson JP,Alfirevic Z.probiotics for preventing preterm labour[J].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