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失血性休克的观察与护理
2014-04-29张春娥
张春娥
【摘 要】急诊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急、变化快,在抢救不及时常可造成死亡,因此对这类患者要争分夺秒,抓住时机、及时治疗,严密的观察,做好对症护理,是抢救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关键
【关键词】急诊科失血性休克;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43-01
失血性休克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多见于急性的、速度较快的失血。外伤失血性休克使机体有效循环急剧损害,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和神经功能紊乱等。其病情风险、变化快,极易导致患者死亡。
失血性休克分为三期。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我们把它分成若干的时期,这样有利于针对不同的时期进行对应的治疗。首先就是失血性休克的缺血期,就是缺血性的缺氧期。这一期的微循环的变化的特点第一个是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压力降低。第二微静脉和小静脉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收缩较轻。第三个动静脉吻合支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开放,那么血液从微动脉经动静(脉)吻合支直接流入小动脉。在休克的微循环缺血期,心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血中儿茶酚氨大量释放,使各类小血管收缩。临床如未能及时进行抢救或抢救措施使用不当,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长期过度兴奋,会导致组织严重缺血缺氧。
1 病情观察
1.1神志与表情
创伤和失血早期,机体代偿功能尚好,血中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动脉血压相对稳定,心脑血管供应优先保证,脑缺氧较轻,患者神志一般清楚或轻度烦躁、焦虑。随着休克加重,进入失代偿期,脑组织供氧逐渐下降,缺氧加重,患者表现为意识模糊,表情淡漠,甚至昏迷,因此,应严密观察。
1.2脉搏、血压及脉压差
可反映心率和血管紧张度两者的变化。休克初期,脉搏细而快,休克晚期脉搏微细缓慢。在抢救过程中每隔15、30min测血压、脉搏一次,并作好记录。
1.3皮肤、粘膜和肢体温度
休克一旦发生,患者面色苍白,四肢远端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周围血管收缩,毛细血管灌注量下降,血液淤滞现象。
1.4尿量监测
尿量的多少反映了肾毛细血管灌注量的多少。由于肾血管较其他脏器的血管对儿茶酚胺更为敏感,因此,尿量也是护理工作中判断内脏毛细血管灌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1.5呼吸道
注意呼吸系统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气管切开物品,为呼吸梗阻时进行紧急机械通气之用。
2临床护理
患者一到急诊科,就要做到分秒必爭,各项抢救措施有条不紊。并做好记录。
2.1改善缺氧状态
由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热循环障碍,细胞缺血缺氧,易趋死亡,特别是颅脑损伤,应给予较高浓度的氧气吸入,吸入量4-6L/min,氧浓度为37%-45%为宜。
2.2通畅呼吸道
为防止发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保证呼吸道通畅的重点应及时清除口腔、上呼吸道分泌物,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呼吸节律、频率、幅度的改变,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在吸痰过程中,动作要轻柔,每次吸痰不超过15s,注意给氧吸入。
2.3迅速扩容
马上建立静脉通道,用20号静脉套管针穿刺,尽可能选择上腔静脉系统的静脉,也可选择下肢大隐静脉,以达到迅速补充血容量和保证及时静脉给药的目的。若静脉萎陷、塌陷、穿刺困难者应及早配合医师行颈内静脉穿刺或静脉切开,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以保证组织灌流。在尚未配好新鲜血时,输入平衡液,1h内输液1500ml-2000ml,晶体与胶体比例为2.5-3:1.
2.4保持静脉流的通畅,无受压、扭曲、因休克早期的患者处于兴奋烦躁状态,常不配合治疗,应将输液肢体妥善固定好,并加强防范,防止意外损伤。
2.5体位
松解患者衣扣、裤带、或头和躯干抬高约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于增加静脉回流量和减轻呼吸负担。
2.6保暖
室温保持在22-28℃,保持通风良好及空气新鲜。注意体温变化,低温时保暖,适当加盖棉被、毛毯,禁止用热水袋提高体表温度,因为休克时皮肤温度降低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应激反应,以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同时提高体表温度也会增加机体耗氧量,对病情不利。
3抢救有效指标判断
经积极治疗后,患者血压回升,脉压加大,脉搏增强,指甲口唇转红润,皮肤转暖,由烦躁转平静,神志从淡漠转清楚,尿量增多,静脉滴速自动加快,说明抢救有效,否则应及时汇报医师,调整治疗方案继续抢救。
4做好心理护理
急诊科接诊的失血休克患者因其病情危重、变化快、短时间内丢失了大量的血液,但仍有部分患者神志清醒,应做好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将以最大的努力,最理想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使其心理上消除其焦虑、恐惧心理,帮助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5体会
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必须有强烈的急救意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病情发展,为抢救休克赢得最短时间。由于急救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并加强基本功训练,做到抢救时稳、准、快速,使整个抢救过程有秩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祁桂玲.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
[2] 裘法祖.外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6-44.
[3] 于晓军,王文慧.救治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致循环高负荷死亡2例分析[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2,9(3):137-138.
[4] Soucy DM, Rude M,Hsia WC,et al.The efects of varying fluid volume and rate of resuscitation during uncontrolled hemorrhage[J].JTrauma,1999,46(2):209-215.
[5] 戴国鹏.失血性休克101例院前抢救的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01,4(12):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