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问”起来
2014-04-29俞炯志
俞炯志
2012年5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国内23所“985”本科院校2万多名本科生中,有超过20%的学生说自己从未在课堂上提问或参与讨论,只有10%的学生说自己在课堂上经常提问。由此可见,当前我国中学阶段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还是比较差的,这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提问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五个方面:①不屑提问;②不敢提问;③不知提问;④不会提问;⑤不能提问。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调整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方法。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地理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地理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放下思想包袱,冲破心理枷锁,自由联想,畅所欲言。
(1)教师要淡化权威与专制意识,增强民主与平等观念。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核心地位非常明显,学生的自主性难以真正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发展。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想。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在课堂中的所谓权威观念必须改变,教师要营造一种师生间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地理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只有这样,学生的地理问题意识才会养成,创造性思维火花才会迸发。
(2)教师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启发、鼓励和尊重学生提问。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肯定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多个“为什么”。这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细心挖掘学生微小的质疑亮点,并使其闪烁发光。不要因为学生的某些问题很肤浅,甚至有些不着边际,就置之不理,甚至讽刺挖苦,从而影响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如在讲“近日点和远日点”内容时,若学生提出“为何在近日点时是冬季,远日点时反而是夏季?”等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时,教师在认真解答学生疑惑的同时,要肯定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精神。
(3)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尽量避免一言堂。“教师说,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早已被证实是低效的,现代教育呼唤教师要改变姿态,学会倾听。因此,教师应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地理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当学生在地图上发现并提出“为何在南回归线附近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东南沿海等地也会出现热带雨林气候”时,教师不应该马上给学生答案,而要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地理知识,从多个角度去讨论这个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其养成独立提出和探究问题的习惯。
二、交给提出地理问题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从而不断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
(1)掌握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若碰到某个地理现象,一般可以从下面四方面入手:在哪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沙尘暴,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沙尘暴一般发生在哪里,在哪些季节较为频发?沙尘暴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沙尘暴?沙尘暴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怎样治理沙尘暴?
(2)及时点评学生提出的问题。由于地理知识基础和地理学习能力的差异,学生提出的地理问题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提问积极性的同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剖和引导,让学生逐渐掌握提出有效地理问题的方法。
(3)成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提问。有些学生不愿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但在相互了解的同组同学里就比较放松。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先让学生在小组里面提出问题,若学生养成了在小组里面提问题的习惯,那么他就逐渐会在全班同学和教师面前提出问题。
三、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想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不断探求地理知识的原动力。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利用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提问和创造。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高中地理涉及很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假如教师简单地让学生记忆这些地理概念、原理,学生一般难以彻底理解,教学效果不好。这时教师要提供有效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深入理解这些问题。如对“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原理,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黄赤交角变化,对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有没有影响?”“假如黄赤交角为零,还有没有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的实质。
(2)观察现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地理知识与生活关系密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紧密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介绍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地理知识,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地理,并发现地理问题。例如,在讲解地转偏向力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槽排水时的漩涡方向,就会有学生提出“水槽排水时为什么会产生漩涡?全球各地漩涡方向都一样吗?”再如,介绍“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时,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利弊关系”等问题。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学生如能经常在老师引导下尝试应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必然渴望提出更多关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的热情,鼓励学生提出地理问题。
(3)暴露矛盾,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往往对冲突的地方感兴趣。学生假若能够发现矛盾,就有可能产生问题,也就能够激起探索求知的欲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设置障碍、露出破绽,激发学生学习。如在讲世界气候类型时,教师给出“南美洲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企鹅分布”的材料,然后引导学生关注“企鹅一般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地区,为什么在南美洲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上还有企鹅分布?”,让学生产生“原有的企鹅分布地区”与“现实企鹅分布地区”的矛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学生可能产生“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为什么有企鹅生存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是怎样形成的?”等提问;再如,讲到世界人口问题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欧美国家鼓励生育政策”和“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比较材料,激发学生提问,借以达到能够全面理解人口问题的实质。
四、提供思考地理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问
在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多,而且问题大都是封闭的,只有唯一的答案,很少有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差异,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时间,提供自主开发的空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出问题或假设。让学生借助自己提出的问题,在畅想和满足的同时,获得知识,体验成功,提高能力。例如,学习了“陆地自然带”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揭示“世界气候”与“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关系,具体做法是:教师先让学生仔细对比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引导学生从这两幅图中得到相关信息,然后指导学生针对获取的信息,在小组内提出有关世界气候和自然带的分布异同、形成原因等问题,组内解决问题,最后小组代表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带到班上,由全班同学和教师共同讨论解决。学生在这种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获得自尊和成功的愉悦,从而能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