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课堂中体现个性风采

2014-04-29刘福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3期
关键词:工具性语文课程师生

刘福

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灵与肉的关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由此看来,语文的工具性是第一位的因素。课改以来,好多教师谈“传统”色变,对传统教育全盘否定。殊不知,传统教学中侧重于语文的工具性,经过长期的实践已有一套较为成熟的指导系统,丢弃传统将会造成知识传续的断奶。笔者认为,人文性是各个学科都必须达到的一个目标,语文课应强化工具性,保持自己的本色。首先,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及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感受语文作为生活和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激发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语言的自豪感。其次,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深刻地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单纯地追求人文性,只能使语文课程流于轻浮的感知和虚假的形式;单纯的搞基础强化,只能使语文课程落入传统教学的桎梏。因此,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以提高工具性为载体,培养语文为目标,统一二者,协调发展。

二、语文课程的实践活动应系列化

培养语文素养大体环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四方面的能力。笔者听过许多公开课,上课教师用一节课就将这四方面能力进行了训练,且还有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能力展示。笔者曾摹仿演示,发现学生在一节课里只能突破读,刚能顺利朗读,连文义都没时间疏通。笔者认为,语文课程应该形成体系,确定好一节课的重难点,进行有效的突破,不要面面俱到。如果有必要的话,一篇课文设置四、五课时又何妨?这样,既挖掘了语文课程的深度,也加大了知识的密度,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学生提问题时,就能提出一些确实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进行思维训练,而不是仅停留在为讨论而讨论的肤浅层面。

三、三维目标应回归语文课程的本色

新课程改革强调三维目标的落实。教师引导学生,应紧紧围绕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而三维目标的范畴也应限定在语文环境中,不宜过多过泛,将语文课上成其他课。如,华盛顿砍树,本来探讨诚实,结果引入环境保护,这就偏离了三维目标。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三维目标也是给教师提出的要求。师生之间的双边关系是一个统一整体,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本来就是再创造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笔者认为要根据学情不同,教师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有所侧重,重点强化,展示师生的个性风采。在课改过程中,曾有一段时间教师不能讲得多,否则就是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造成教师有知识倒不出,讲课憋屈,学生也听得索然无味。上课成了师生的负担,又怎么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呢?笔者认为,学生需要听讲时,教师的讲授仍有其合理之处,若是像《百家讲坛》的艺术讲解,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听得入神,在关键处再运用幽默互动活跃气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教给学生辨证的思维,以点带面,享受知识,快乐学习,何乐而不为?

四、课堂交流应遵循真、善、美的目标

新课改要求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对学生适时激励,能保护学生求知的欲望。但不能泛滥,过分、过度的表扬,跟消极负面强化等效。笔者认为,评价是表现师生平等对话的一个契机,教师的评价要真诚,是发自内心对学生的欣赏,让学生通过评价充分认识自己。言不由衷的话语,只会引来学生对教师的反感,一声充满赞许的“行”远比矫情地说一句“你真是个聪明的天才”更打动学生,也更拉近師生间距离。再者,语文课不是表演,教师上课只有以平时聊天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流,学生才能放下包袱进行探讨。否则,教师在讲台作秀,学生只是观众和听众,是绝不会融入这种虚假的氛围来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求真务实,艺术化地与学生交流。

回归本色课堂,才能接近真理的本质;展示师生个性风采,才能在新形势下培养学生高水平的语文素质!

猜你喜欢

工具性语文课程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麻辣师生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