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成为一种乐趣
2014-04-29韩华
韩华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的好与坏对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提高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现能力的发展。但纵观当前小学生作文现状,却着实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也觉得有点难以全面把握的感觉,而更多的学生一写作文就感到头痛,无内容可写,把写作文当作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于是,作文难教,还得殚思竭虑的教;作文难写,还得无可奈何的写。作文课课堂效率如同“钝刀子割肉”,耗时但不见实效。在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奉行“让作文成为一种乐趣”的理念,下面来谈谈我在作文教学时的点滴做法。
一、唤起学生的写作灵感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学生普遍感到写作困难,谈“文”色变,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老师不及时医好这块心病,那么写作教学将事倍功半。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应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
首先,激发学生对命题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求知的积极性有三个层次:乐知为上,好知次之,知之最次。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是不可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就作文教学的命题而言,首先要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这时他才能把自己的智慧形之于笔端。因此,作文的命题要“新”。新颖,新鲜的东西,大多能激起人们的兴趣。同时,命题要“美”。命题要美,要讲究语言的艺术,精心设计,反复推敲,使学生一看到题目就接受一次美的教育、艺术的熏陶,从而产生一种动力。命题还要讲究“实”。实,就是实在、实用,是从“实践”出发,使学生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其次,让学生乐于表达。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生活在丰富多彩生活中的学生却经常感到作文无话可说,这与学生自身语文水平不高有关之外,学生不能或不敢将自己的有关生活内容写入作文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敢于将自己的生活书面化而成之为文,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老师不仅应该熟悉学生的生活,并以宽容的态度理解学生的世界,更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会自己的生活,将之书面化,成为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最后,鼓励学生写出自己风格。优秀的艺术作品,首先是有个性的作品,作文也如此。学生的写作水平虽然不是很高,但他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对这种现象我们老师要给予充分肯定,不可以用固定不变的要求来约束每一个学生。同时应该加强引导,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学习,更加突出自己的个性风格,写出自己的风采。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写“我口、我眼、我耳、我鼻、我脑”,少给一些主题思想、人生观、价值观及选材、思路、结构之类的限制。”
二、让学生在积累中潜行
每逢作文学生就头痛,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无话可说、语言贫乏,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提高。无话可说是因为缺少生活中的积累而导致在写作时显得语言单调、琐碎、重复。可见,学会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前提。
(一)积累材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接触生活,关注学校生活、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社会生活,从学校、家庭、社会中观察、积累作文材料,让学生有内容写。也可以定期举办交流会,让同学畅谈所见所闻,然后组织讨论,提高学生对材料的敏感性。
(二)积累词汇
学生的生活经验受学习条件的限制,体验的机会不多。要使写作中“词”源滚滚,最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就是积累。
1. 通过课本积累。课文多为名家名作,有些课文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精致典雅,优美流畅,甚至有些课文字字珠玑。这些语言可以直接用在文中,成为写作的原始素材。同时,课本中文化名人的轶闻趣事,历史教材中爱国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跡,政治书中引人深思的哲理故事,都是写作的材料。
2. 通过课外读物积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这个道理,自己的知识丰富了,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
3. 通过写作积累。魏书生先生要求学生“课外练笔每天完成500 字”。几乎所有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写周记。可见在“多写”上做文章效果就会显著。不过教师在“多写”的把握上应有分寸,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差异和个性发展因素。所以,在练笔上不应该“一刀切”应因人制宜。对喜爱写作的学生可像魏先生那样要求对于一般的学生可以提出写“周记”或“几天一篇”;对于贪玩、以抄袭来完成的学生则要求一周写200~300字,但必须是自己的作品以后再提出新的要求。
三、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喜爱想象不仅是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他们学写作文的需要。因此,在鼓励大胆想象的基础上,必须进而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在教学中创设想象的气氛与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奠定想象的情感基础。只有在欢愉舒畅的自由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才敢于去尽情想象。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写想象作文。通过写想象作文,学生感性的笔触就会逐渐延伸到广阔无垠的生活中去。
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也不是仅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就能奏效的。它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导和学生的长期实践,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四、在评改中让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平常的作文批改,多是“多做多改”和“精批细改”,实在耗时太多,而且由于评语格式化、面面俱到,对学生的作文没有引导作用。叶圣陶先生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修改文章决非雕虫小技,养成习惯也决非一般认识问题,这是一切学习写作的人修辞立其诚的过程,也是文章去瑕纯玉的过程。
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评改中,应用评语和学生对话。一般来说,学生希望老师在评语中对自己的文章给予评价。老师能抓住这一点则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学生看到的都是对自己作文的批评,无疑会打击他写作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不愿再看老师的评语,也就宣告老师作文教学的失败。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不会打击他们的信心,要给学生信心,多多鼓励他们,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多练多读,让学生有内容、有情趣地完成作文,让学生写的东西有真情实感,同时要多给学生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创作,让作文成为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