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文本生长点的策略

2014-04-29李锋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3期
关键词:救母生长点励志

李锋

我们在教学中有时会感觉到部分作品学生学起来味同嚼蜡,学生游离于课堂、文本之外;课堂效率不高,教师讲得过多过细,出现完不成教学任务的现象;教学环节是蜻蜓点水式的按预设向前推进,浮于浅层次,缺乏“点”上的深入。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缺乏个性化,解读不透,挖掘不深,激不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教给孩子的或是他们已知,或是激不起他们的兴趣点,结果造成浮光掠影,师生费时费力,事倍功半。为此,笔者开展了寻找文本生长点的教学研究,追求文本解读的深入、个性化,力求使课堂教学在点上“做文章”。

策略一:寻找课文的“眼睛”

1. 文本中最吸引眼球的亮点。文眼是破解全文密码的关键所在。它往往是文本中最吸引眼球的亮点,可能是文题,是关键词语,是重点句子,也可能是重点段、过渡段,或是人物言行的精彩部分等等。它们有的统领全文,有的提示中心,有的揭示内涵。从这些亮点入手,巧妙设置问题,作为品读文本的生发点,以点深入,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整篇课文的品读探究。学生无需教师牵着走,而是主动深入文本,进行个性解读。这样的课堂是自主的、开放的、灵动的,这样的教学是师生共同发展、生命成长的过程。

《春雨》的教学,以“好”作为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师生对话的胶着点。从“好”字入手,力求在点上深入,引导学生读出字中意,字外意。抓住“春雨好在何处”展开探究,使学生深入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变概括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使本来静止、凝固的“好”字在孩子们心灵中被激活了,被赋予了奇妙的生命力,原本平常的春雨善解人意、有心有情。这样的春雨,怎一个“好”字了得?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了整首诗的学习,而无需教师提示学习任务。

《军神》的教学,从课题入手,先引导学生理解“神”的含义,从而把握课题的内涵:有超凡意志力的军人。接着以主问题切入:你从哪些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了刘伯承超凡的意志力?学生沉下心来,抓住军神的“超凡”走到文本的语言文字中,细细地品,同时记下自己的读书感受,这才是真品味!聚焦“军神”,抓住重点,在学生的汇报中导读,一次次反复出现“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在循环往复中步步深入文本,进入文章精髓。

2. 课后练习中的教学切入点。每篇课文背后都有编者精心设计的重要资源——课后练习,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凭借和依据。其实这些就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我们可以藉此作为解读文本的参考,作为制定目标的“指南”。我们可以根据课后练习对教材大胆取舍,以小“舍”保证大“得”,在课后问题上寻找文本解读的突破口,找准文本生长点,在教学中从点上深入,既突出重点,也利于学生发展提高。

解读《水》时,抓住课后第三题,以“苦”与“乐”的探究引入,先让学生找出重点语句读一读,然后紧扣关键词语指导多形式、多层次朗读,在读中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并将体会到的有情有味地读出来。

《花瓣飘香》课后第四题:“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以此作为解读文本的出发点,走入文本的语言文字中。

3. 未知中最有价值的突破口。作为教学生长点的问题和任务,必须具有超越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生命活力的价值。就是说,教给孩子的不单是知识,而是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发展学生。这样的教学生长点从哪来,该如何设计?我想应该从文本的未知点出发,设置文本内容和学生智慧需求的巧妙结合点为“文本生长点”,这样能够激起学生高昂的情趣,集中起学生全部的智慧去探究,超越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使教学充满张力,充满活力。

如,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时,我从学情出发,把孩子能力未及点——“励志”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出问题: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怎样励志学画?励志学画的结果如何?由问题带动文本的品悟。可怎样引导学生真正走入文本的内核,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这需要有一个更深入的突破口。在初步解决以上三个问题后,又抛出一个话题:能把“励志”换成“立志”吗?

“励志”与“立志”虽有共性,但“立志”仅仅是立下志向,重在“志”,而“励志”则重在“励”,其中更包含人物的情感品质。教学时以区分“励志”与“立志”为新的突破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徐悲鸿被外国学生激怒,到不知疲倦地学习,再到成绩震惊画界,处处体现徐悲鸿的一颗爱国之心。此时,徐悲鸿的志向已与国家荣辱紧紧联系在一起,“励志”与“立志”的取舍显而易见,学生通过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品悟给了自己最好的理由。同时,人物品质、爱国情感的渗透也无须言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策略二:挖掘语言的“深井”

1. 抓住文本中传神的细节。细节描写往往只是文本中的一个小环节,甚至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然而,典型的细节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展开和深入文本内涵等方面,往往就能起到“借一斑而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作用。

典型细节往往是课文的点睛之笔,感人之处。文本解读时教师抓住文本中的典型细节,以细节作为教学生长点,引导学生走进细节,解读、体悟,反复咀嚼,感悟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东西,仔细揣摩其味,不但对整个文本的理解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能够激发学生读解文本的兴趣,推进课堂的读解活动。有时真是由细节而窥全貌,细节品读过后无需进行其他内容的学习,这就是细节的魅力。如,《爱如茉莉》中的几处生活细节描写:妈妈住院还想着给爸爸包饺子,爸爸顾不上吃饺子直奔医院,病床上执手睡眠的情景;《“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的“!”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徐悲鸿励志学画》中的“励志”,在与“立志”比较中深入文本,由“励志”体悟人物品质。

细节虽小,魅力却大。文本细节应成为课堂上师生探究的立足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细节上深入文本,让文本的细节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

2. 引发文本的矛盾冲突。有冲突才会引起争辩,在争辩中才会让学生不断深入文本。争辩,是不同观点的交汇和激荡;争辩,能够焕发出学生的个性解读;争辩,能够引领孩子深入文本精髓。解读文本时提出那些在内容上能贯穿课文始终的有质量的问题,或抓住文本的主线巧设矛盾冲突,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争辩,在品悟中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冲突。这样的课堂定会让孩子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孩子的思维火花也会不断闪现。

教学《狼和鹿》,预习时就提出:“凯巴伯森林由生机勃勃而变成一片枯黄,‘凶手是谁?”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上课后合作、探究、争论,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必然带动全文的朗读,他们要用文中的语言文字作为说服的理由。这样,不但能读出字面义,句中义,更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

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抓住汤姆的情感变化主线巧设矛盾冲突“不就是一条鱼吗,值得汤姆这样吗?”“只差两个小时,真的非放不可吗?”“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了,他真的不后悔吗?”以此作为教学生长点,引导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深入文本,解决矛盾的同时更深刻地领悟了文本的内涵。

如,《掌声》中小英的“變”,《孙中山破陋习》中姐姐的“变”,都可引发学生的冲突心理。

3. 填补文本的空白点。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了“不确定”与“空白”(即文本语言的空白点),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文本的深度、高度、广度,亦即文本的丰富内涵,往往蕴含在空白之中,“空白”为学生的情感思维世界提供了广阔且有多种可能的空间。挖掘了文本的空白,就等于在课堂交往中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充分利用这些空白,以空白点作为教学生长点,引导学生由空白处深入文本中,既领悟文本,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花瓣飘香》结尾写“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了母亲的阳台上。“同学们,‘我送花给小女孩和母亲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代‘我对她们说一段话。”既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深刻领悟了“花瓣飘香”的内涵。

《狼和鹿》这篇课文是用叙述性的语言讲述故事,那文本中的主要角色“狼”、“鹿”和“人们”,他们各自是怎样想的呢?抓住文本这一空白,引导学生任选其中一个角色进行角色体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自己的做法、想法等。学生想写好就必须读文悟情。这样的教学生长点,富有创意,学生有兴趣,而且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策略三:走向动态的“窗口”

1. 拓展文本的迁移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如果没有拓展延伸就不是完整的教学,也是背离语文教学宗旨的教学。在文本解读中挖掘出文本的迁移点,找到充实文本、超越文本的途径,以此作为教学生长点,能够将文本内容变“厚”,使课堂教学变“活”。

文本迁移点可以是延伸阅读。精彩的课堂阅读教学是没有终点的,它会成为学生阅读和认识的一个新起点,延伸阅读就是课内阅读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构建知识体系。延伸阅读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延伸,是课内阅读引向广阔社会的扩充与拓展。

如,《林冲棒打洪教头》可以延伸到阅读原著及前后几回,更利于教师、学生深入文本中,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可迁移阅读李白的其他诗,体会他浪漫主义的写作风格,也可迁移阅读其他写庐山的诗,比较阅读,同中有异,异中求同。

文本迁移点可以是课后练习中的训练点。课后练习中注重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比如编排课本剧、收集资料、交流故事等等。学习《春联》一课,我安排了收集春联、品评赏读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对联,学语文,感受语文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共享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涵养。学习《长城和运河》一课,结合课后第五题“你知道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分别说说它们的奇异景象。”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拓展交流。再如,《赶海》,由课文迁入学生的童年趣事。

文本迁移点还可以是延伸写作,是语文与其他学科、与生活的资源整合等等。

2. 多元化理解促生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对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视角,同样,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也会对文本产生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的文本解读有创意,能够抓住生长点展开教学,在点上深入,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学生的思维不受束缚,这也是教学的最佳生长点,孩子也会还课堂以精彩。

学生在教师的引導下深入文本中去,与文本直接对话,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不以本为本,不被“标准答案”所束缚,让阅读成为一个文本再创造、再充实的过程,学生的个性解读定会让课堂出现新的教学生长点,使课堂处在不断的动态生成中。以文本生长点这种开放的教学预设带动课堂教学动态生长点,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有胆识,及时捕捉动态生成中的教学生长点,并由此引向深入,而不必拘泥于教学预设的蓝本。

如,教学《沉香救母》时,把重点定位在引导学生品悟沉香“救母心切”,预设以第一自然段的“遥远”、“奔”展开。可问题(你从哪儿读出沉香“救母心切”?)抛出后,孩子一下跳到第二节的最后一句“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而且说得很有道理:那么多伤口,那么疼,可他却一点儿也不在乎。这不是救母心切吗?

这时无需教师太多的语言,从孩子的“他却一点儿也不在乎”中找到突破口:“沉香一点儿都不在乎的还有什么?”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体悟,并以“他只在乎妈妈”、“他在乎的只有妈妈”、“他在乎的还是妈妈”、“他在乎的仍然是妈妈”不断来冲击孩子的心灵,再读“救母心切”,提升孩子的情感,使他们真正进入文本,与人物产生心灵共鸣,循着文字走入沉香的内心世界。接下来的“沉香打败凶恶的二郎神”是救母心切,“沉香举起神斧,奋力向大山劈去”还是救母心切……一切皆源于“救母心切”!

一个“救母心切”拎出了文章的情感主线,既做到了整合文本,也实现了点上的深入。学生在读书时字字入目,文章句句传情,牵动了孩子的心灵,使他们主动去读书、感悟。此时,沉香的一言一行已融入孩子们的情感之中,他们与沉香同悲同乐,教学达到了高潮!

教学“蓝本”中以“救母心切”作为孩子思维的起点,教学中却变成了全文教学的生发点,使学生的思维有了深度,情感也得以提升。看来,尊重孩子的个性体验,循着孩子的思路走,也会走出一片艳阳天!

文本,是教学的媒介,却不是教学的唯一。教师要打破“以本为本”的程式化,寻找文本的“生长点”,深掘文本、开放文本、超越文本,追求内容纵深化,力求课堂最大化,实现孩子知识水平与能力素养的共同提升。

猜你喜欢

救母生长点励志
华山赋
河南抗癌7 年女大学生卖花救母希望带给更多人温暖
混合:教学模式的生长点
张文亚:献肝救母
9岁童星大爱救母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Ⅱ)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Ⅰ)
生活励志
牛人的退稿信,我们的励志课
“差钱”也演“励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