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歌曲流行的原因之探析
2014-04-29姚月燕
摘 要:当今流行乐坛,“中国风”是近年来华语流行音乐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中国风”歌曲巧妙地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将传统意蕴与现代音乐相结合,运用一种更时尚的方法表现古典情怀,成为无数音乐工作者争相创作的一种独特的歌曲类型。因此本文以音乐、文化、审美、心理相结合的角度,来深入探究“中国风”歌曲流行的原因,分析“中国风”歌曲的特色,以期更好地来认识这股代表“中国风”的文化热流,引起相关研究者的注意和重视。
关键词:“中国风”歌曲;怀旧;视觉文化;审美;国学热;音乐特性
作者简介:姚月燕,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在读博士,泰国兰实大学交流学者。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4
何谓“中国风”歌曲?在莫林虎等著的《大众文化新论》中提到“‘中国风指的是于2005年开始兴起的,以周杰伦、王力宏、陶喆为代表的,以节奏布鲁斯音乐风格为主,在创作手法上强调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作品中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并能引起听众心理共鸣的流行音乐民族化创作风潮及其音乐作品。”[1]另外提到“中国风”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周杰伦的御用词人方文山,意蕴丰富的歌词再加上周杰伦谱就的完美音符和无与伦比的唱腔,可谓是当代乐坛的千古绝配,创造了歌坛的神话。他在《青花瓷》一书的自序中言道:“何谓“中国风”歌曲!?如单纯缩小范围仅讨论歌词的话,一言以蔽之,就是词意内容仿古典诗词的创作。……作较为‘广义解释的话,则是曲风为中国小调或传统五声音阶的创作,或编曲上加入中国传统乐器,如琵琶、月琴、古筝、二胡、横笛、洞箫等,以及歌词间夹杂着古典背景元素的用语,如拱桥、月下、唐装、绣花鞋、灯芯、蹙眉、红颜等。只要在词曲中加了这些元素,不论加入元素的多寡或比重为何,均可视同为所谓的‘中国风歌曲,只要词、曲、编曲等有符合我刚所说的‘广义解释,即可称之为‘中国风歌曲”[2]。以上两种虽说法不一,但我们可以从两位对“中国风”歌曲的解读中对“中国风”歌曲的内涵有了大致的了解。下面本文就从文化、心理、审美、音乐等角度,具体探讨“中国风”歌曲的特色及其流行的原因。
一、回归传统的怀旧情绪。
怀旧是一种让我们既感到熟悉又陌生、既感到新鲜而又古老的文化景观,在当代社会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如一张黑白的老照片、一套复古的老房子、一部穿越的历史剧、一首翻唱的老歌等等,从家居、服饰、建筑、文学、影视等等各行各业都尝试融入中国传统元素,赢得了大众的注目,从而刮起了一股怀旧风。
那么何谓怀旧呢?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怀旧最初是一种生理病症,是一种痛苦而强烈的思乡病,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怀旧为精神学家所关注,演变成了一种精神病态,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怀旧的社会意义成为了主导意义,美国学者查尔斯·A·茨温格曼(Zwingmann)就得出了“生活的不连续性”结论,指出“怀旧就是现代人思乡恋旧的情感表征,它以现实的不满为直接驱动,以寻求自我的统一连续为矢的,它正是现代人为弥补生活的不连续性而自行采取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3 ]怀旧的本意是“思乡”,现代的怀旧的含义又进一步引申,但中心概念是“乡”或“家”的变迁。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膨胀,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日益融入人们生活,人对生存环境无止境的掠夺和扩张,时间和空间越来越不能限制人的脚步,人变得无所不能,决定了生存方式的运动特征和不确定性,现代人的生活总是漂泊不定的,现代意义上的家,“至多只是现代生活场景中的一个‘流动的帐篷”[4]人从“有家”或“在家”的生活状态中抛离出来,人已经变得无家可归,无法返回到人原本的诗意栖居地,因而心理上毫无归属感,从而导致现代人的生存焦虑。正是由于这种“家”的丧失和对“家”的寻求,催生了现代的怀旧。人们特别向往传统景观审美活动的稳定和自在,慢慢体味其中的韵味。怀旧作为一种“反速度”或者说“倒速”,适应了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成了当前的一大意识景观。
“中国风”歌曲就是在怀旧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没有嘻哈、R&B、Hip-Hop等强烈的听觉冲击感,大多是带有中国小调式的委婉,并带有淡淡的忧伤,歌词的古诗词化,再加上怀旧元素的巧妙运用,往往带我们回到那个采菊东篱下、把酒话桑麻的时代,缓解了当下人的紧张和焦虑。
如周杰伦的《烟花易冷》,以一个将军与一女子的苦恋为故事原型,以北魏洛阳城为故事背景,用浮图塔、残灯、山门、古筝、城门、石板、野村等勾勒出了一幅意境深远的古老画面,充满对历史沧桑、兴衰无常的追问。
浮图塔 断了几层 断了谁的魂/痛直奔 一盏残灯 倾塌的山门/容我再等 历史转身/等酒香醇 等你弹 一曲古筝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
另外“中国风”歌曲的怀旧风也跟创作者自己的对传统的审美偏爱有关系。他们总是对那些承载着历史印迹的东西情有独钟,如方文山就说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学倾向和偏爱,我本身的美学基调是属于老灵魂色块,带有某种泛黄照片的色泽。所谓老灵魂指的就是体内对怀旧事物有股莫名强烈的爱好……”[5]在这里他明确指明了自己的怀旧倾向。“中国风”的创作者常对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如:汉字、功夫、瓷器、书法等深有研究,歌词像是古仿旧体的再造,善于营造唯美的意境,编曲又增添了古乐器的和鸣,唱腔又添加了戏曲的成分,故事又常是温馨的旧时光,这一切一切怀旧元素的融合,结合了创作者自己的审美情趣,又体现了当代人的审美诉求,为“中国风”的流行推波助澜。
二、视觉文化时代内在要求。
在西方,很多研究者都透过社会的表象对文化做了深度的研究,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就观察到了复制技术对作品“灵韵”(aura)的冲击,以及大众为了追求接近原作性对图像的需求。法国理论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早在1967年就提出“景观社会”的概念,认为当代社会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都呈现为景观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鲍德里亚在1988年的《仿像与拟真》一书中又通过对现代电子媒介的观察,指出我们已进入一个“虚拟影像”的时代,拟真代替了模仿和复制,仿像占据了日常生活。[6]1989年贝尔在其著作《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也认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7]在國内,也有研究者认识到了当前文化的转变,如周宪认为“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标志,那就是它正在转向一种视觉文化,或者说一种影像文化。” [8]以上都指出了当代文化已是一种视觉文化,铺天盖地的视觉文化产品正在形成一种视觉上的“文化暴力”。
那么何谓视觉文化呢?“视觉文化是一种视觉因素或者说形象(或影像)占据了我们文化主导地位的大众文化现象。视觉文化既包括视觉所及的图像,也包括视觉中看与被看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视觉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一个突出现象,不同于自古有之的通常意义上的视觉艺术。”[9]
流行音乐在当前这种视觉文化背景下也从原来的听觉模式逐渐过渡到目前的集听觉视觉相结合的模式。“音乐本是听觉的艺术,但在现代消费社会,听觉在很大程度上被视觉化。视觉化消费时流行音乐消费主义的一个重要体现。”[10]从原来的唱片、磁带、CD……到VCD、MTV、演唱会,无不体现了流行音乐的视觉转变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当代文化背景的视觉文化转变决定的,如果单纯的停留在声音层面上,根本无法在这个视力争夺的消费年代获得一席之地。另外也不能忽视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利润增值的驱使。代理人及机构追求商业利润是最终目的,如整个演唱会仿佛是一场商品促销会,代理人们向粉丝近距离地展示旗下的偶像,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实现利润上增值。其次,意义增值的需要。音乐的MV通常为了传情达意的需要竭力营造一个虚拟的场景,利用一系列的图片拼贴故事,不但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也提供给了人们一个更丰富的想象空间,不同的人对同一视觉文本因为其自身审美经验的不同而给出不同的阐释,使文本一系列的解码表现为一种更复杂的体现,MV只是一个范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可能,这就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意义的增值。
而“中国风”歌曲习用具有视觉化的符号元素,使文字具有画面感,在一定程度上和视觉文化的要求契合,也促进了其盛行。正如方文山所说:“中国风”歌曲因主题概念明确清楚,MV内容拍摄起来很具画面感与故事性,设定的主轴很容易聚焦,也因此常被拿来当主打歌。再加上在商业演出与个人演唱会上‘中国风歌曲编舞时有视觉重点,特色容易突出,在媒体报导与分析上也比较有话题性。”[11]在这里方文山在解释为何“中国风”歌曲久烧不退的时候也指出了其普遍具有的视觉化元素,他擅长将文字图像化,使歌词充满了画面感,酝酿一个被故事依附的时空,充满了具象的背景。如《娘子》这首歌的歌词中就出现了酒、马、牧草、店小二及三两银等塞北客栈的视觉元素关键词,就让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电影中常见的客栈影像。很多歌词创作者也都有这种让文字图像化的倾向,如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许嵩的《断桥残雪》、《庐州月》等等。这种极具画面张力的风格必然对其盛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跟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相契合。
民族气质和民族性格决定审美心理。一个 民族的审美心理植根于这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是长期在一定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哲学观念以及感知方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制约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中华民族向来以沉实、凝重、含蓄、静思、重情感、贵了悟的内倾情感型性格著称于世,在审美情感上注重欣赏含蓄、凝重、悲沧、幽怨的“中和之美”。“中和”是中国传统文艺的美学旨趣和审美标准,《礼记·中庸》中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国人传统的气质、性格特征是含蓄、内向、保守、谦和,属于内倾情感型。在審美理想上表现为讲求天人合一、含蓄内蕴,刻意追求“雅”(儒)、“妙”(道)、“悟”(佛)的精神境界。[12]这种内倾型、追求“中和之美”的性格决定了在音乐审美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追求象外之象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意境不是表现孤立的物象而是表现虚实结合的‘境,也就是表现造化自然的气韵生动的图景,表现作为宇宙的本体论和生命的道(气)。这就是‘意境的美学本质。”[13]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就是追求那种“象外之象”、“意外之意”、“韵外之致”的内在倾向。这体现在传统艺术的各个方面,如诗歌、小说、书法、戏剧等中。有时候语言文字在细腻地表现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时,常常囿于语言的某种规范和形式而达不到我们所追求的效果,像带着枷锁跳舞,这时候往往就需要我们进行一定的铺垫,设置意境,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这样就常常发生和自然客观规律相悖逆的事情,但就艺术而言,并不能说损害了艺术的完整性,因为本身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和科学理念不同。这种追求意境的审美趣味体现在音乐上,就必然要求音乐的歌词具有意境美、朦胧感,曲调舒缓、抒情。
流行音乐的商业化,使音乐成为了生产流水线上大量制作出来的商品,词曲作者、演唱者以及制作和发行公司成了这条流水线上的“工人”,很多人商业性和艺术性无法兼顾,作品无法给我们呈现一个审美的意境,终无法打动人心。“中国风”歌曲则不然,这类歌曲被称为“中国风”也主要是从歌词内容上来说的,借鉴古诗词创造一个唯美的意境,使文字具有图画感,让人不知不觉地就会沉浸在这种音乐所设置的时空背景中,通常难以言传的各种细腻情感,都被词作者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寄有声之中的无声的美,正是老子所谓的“大音希声”的境界。如周杰伦的《发如雪》、《东风破》、《菊花台》、《青花瓷》、《蓝伽雨》、《红尘客栈》等。
2、阴阳交合中偏重阴柔的美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生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交感而生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是阴阳的对立统一。《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周易·系词上》进而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万物阴阳无处不在,世间万物皆可归结为阴阳二字, 在自然界中,山为阴,水为阳,南为阳,北为阴,日为阳,月为阴,雄为阳,雌为阴;在中医上,也有阴虚体质和阳虚体质之分,亦有“三阴三阳”之说,即太阴、少阴、厥阴和太阳、少阳、阳明;在文学上,唐诗中“边塞诗”多激昂,“山水诗”多清丽,宋词中的“豪放派”多阳刚,“婉约派”多阴柔,……阴阳消长又可互相转化使事物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世间万物如此,音乐也是如此,《吕氏春秋》中提到“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14]阴阳之道渗透到音乐的诸元素之中,如音乐的节奏、力度、音色、速度等,阴阳调和方能张弛有度,刚柔、缓急相济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了和谐的至高境界。如著名的《二泉映月》。
由此上可以看出,中国音乐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由阴阳刚柔交合的产物,但“中国音乐在总体的文化气质上有着一定的阴柔偏向,在音乐风格上多幽软婉转之音,少刚劲昂扬之调。”[15] 这种审美偏向的形成和发展是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政治规范、哲学思想等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从而无形之中形成了中国人深层的审美结构,一种集体的无意识,影响和制约着艺术的审美趣味。因此中国传统音乐中少激情之曲,多柔和之调,难怪王光祈先生认为中国音乐是在“安慰神经”,欧洲音乐却常是在“刺激神经”。[16]中国乐坛,虽然出现过“西北风”这样的粗犷、豪放的歌曲,但最终这股阳刚之气还是难敌绵长的“东南风”,停留短暂。当今流行乐坛,很多堪称“大腕级”的男歌手无不是凭着其柔美的声线,不同程度的具有女性化的倾向,如毛宁、费玉清、张雨生、张信哲等,另外还有一些新近走红的小生,如周杰伦、陈楚生、林宥嘉、许嵩等,一些偶像组合尤其明显,如F4、飞轮海、棒棒糖等举手投足更是女性化十足,而像刀郎、火凤、腾格尔、韩磊等则成了亚文化,难以和这些具有阴性特征的嗓音抗衡。
“中国风”歌曲也是如此,虽然也不乏一些弘扬传统精神的快歌,如《龙拳》、《双节棍》、《霍元甲》、《本草纲目》,但终不敌节奏舒缓的抒情慢歌传唱度高。根据QQ音乐现流行的100首“中国风”歌曲调查结果,排在前五位的歌曲分别是《断桥残雪》、《青花瓷》、《千百度》、《天龙八部之宿敌》、《画心》,这几首歌在风格上都极尽阴柔,彰显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审美倾向,另外从歌手的角度来看,周杰伦、许嵩的歌在前十首“中国风”歌曲中占了七首,特别是“阴柔王子”许嵩,论影响力和人气虽不如周杰伦,可他凭借一副忧伤阴柔刺骨的嗓音,从一个无名小辈成为歌迷竞相追逐的对象,由此可见,阴柔与整个民族的审美相契合,更能引起听者的共鸣。
四、大国的崛起及其“国学热”推动。
从国际上来说,21世纪是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面前都不能固步自封,但科技的发展又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人文主义思潮大盛起来。另外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思想文化方面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很多研究者把东方国家的崛起归结到文化上,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对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出现了一股“孔子热”。当今世界国家之间正在展开新一轮的竞赛——文化输出,日本的动漫、韩国的韩流、美国的好莱坞电影等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理念,随着中国的崛起,服饰等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书法、绘画、武术等在国外深受欢迎,呈现了一种总体的传统文化回归趋势,在音乐上也必然要顺应这种趋势,突显中国音乐的特色。
就国内来说,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经济贸易发展迅速,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日益提升,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正和平崛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又遇到了青少年一代的道德修养问题,很多人开始从传统文化中寻求解决的内容和方法。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修养与教育,就成了传承的重点。由此可见“国学热”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何谓国学,国学概念是随着近代西学东渐之后,与西学相对应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而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未中断过。我们的先哲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所有的文化典籍都应属于国学学习和研究的范围,所以国学的概念应是中国古典文献的总称。”[17]五千年的文明,在这个物质膨胀,精神低迷的时代,古圣贤哲人的智慧可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精神财富,我们要认真学习,融会贯通,弘扬民族精神,增长民族气节,为中华之崛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风”歌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中国圣贤、文学艺术、乐器、戏曲、功夫、绘画、棋艺、医学、瓷器等各个方面广泛吸收古典元素,如《棋王》、《兰亭序》、《鸿门宴》、《龙拳》、《醉赤壁》、《本草纲目》、《青花瓷》等,其歌词具有浓厚的古典韵味,又带有强烈的忧患情结以及爱国情结,正是当下很多歌曲所缺少的,也是提高青少年思想道道修养的需要,因而“中国风”的流行也不是偶然的,是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必然走向。
五、流行音乐本身特性决定的。
流行性和时尚性是流行音乐的主要特征,而一首歌曲怎么才能流行起来并具有时尚感呢?“时尚具有‘同化和分化两个功能”“所谓‘分化,就是通过建立某种时尚的标准、模式使社会中某一类人具有相似的时尚表征,从而与其他阶层区隔开来。”[18],所以要想区别他人就必须敢于创新和求变,要有所突破,走在时尚的最前端,只有这样才能有别于他者,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增强传播的速度和扩大传播的范围。美国的迈克尔·戈德海伯(Michael H.Goldhaber)在1997年发表了一篇“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指出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社会,而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这一进程,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而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19]音乐也要不断地被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吸引大众的眼球,增强购买力。
从西方流行音樂的发展历程上来看,都是新浪推前浪波浪似的发展,如美国,20世纪20年代是爵士乐的黄金时代,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爵士乐进入了雅化转变时期,出现了“比波普”(Be-Bop),40年代从布鲁斯音乐中衍生出了一种新的音乐种类——节奏布鲁斯,到了5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种更新潮的音乐形式——摇滚乐(Rock),成就了有“猫王”之称的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到了六七十年代,美国的摇滚乐出现了很多新形式,如“滚石”、“重金属”、“朋克”等,更叛逆、更威胁。80年代美国的流行乐坛诞生了“流行音乐之王”的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以及麦当娜(Madonna Louise Ciccone)等摇滚明星。
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国家的音乐不会是停步不前的,都是不断求新求变的,中国的流行音乐乐坛从改革开放以后也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从邓丽君的清婉柔美之音到崔健的摇滚乐,从80年代中期的“西北风”到90年代的民谣热,再到如今中西、雅俗、传统和现代结合的乐坛,可以说乐坛一直都是流动的。当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原来你侬我侬的小情歌已不能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以及R&B、Hip-Hop风格的机械复制,造成这些音乐文本“韵味”(本雅明)的丧失。在阿多诺《论流行音乐》(“On Popular Music”)一文中也指出流行音乐具有“标准化”的特征。“‘标准化使得那些即使是最独特的东西也变得乏善可陈。”(Adouno,2009:64)通常一首歌曲变得流行以后,市场上会竞相复制和模仿,以至于造成了这种风格的泛滥成灾,出现了“意义的通话膨胀”,造成的后果就是“标准化”。当前的流行文化市场上流行音乐的生产,如果类似的风格大行其道,势必会导致意义的“贬值”。
当今乐坛,消费大众对流行歌曲情情爱爱直白的歌词与西方曲风旋律所提供的消遣和刺激习以为常,普及和泛滥意味着走向平庸,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引不起人们的消费欲望,对平庸生活的反叛心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变化,而这些把西方流行元素与中国文化传统有机结合的音乐形式,形成乐坛的一股新势力,对审美疲劳的人们老说简直是过瘾至极,“中国风”无疑对当时的流行乐坛起到了“颠覆”作用,这种古典和现代有机融合的新形式,反而在审美心理上产生一种“陌生化”的感觉,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了乐坛的“震撼”。
总之,“中国风”歌曲典雅诗意的中国传统场景,婉转感伤的中国小调式旋律,韵味无穷的中国传统符号意象,微笑中带着些许忧愁的嗓音,都充满了无限的魔力,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怀旧性的心理诉求,也是流行音乐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当下受到如此的追捧也是必然的。
注释:
[1]Yueyan Yao,PhD candidate in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Visiting Professor in Rangsit University.
参考文献:
[1].[18]莫林虎等著:《大众文化新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分别为149页和211页。
[2].[11]方文山:《青花瓷:隐藏在釉色里的文字秘密》,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9月,分别为3页和11页。
[3].[4]周宪: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分别为4页和5页。
[5]方文山:《方道·文山流》,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12月,40页
[6].[9].[10].[19]陶东风主编:《大众文化教程》修订版,2012年7月,分别为366-373页.363页.257页.391页
[7]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第156页。
[8]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23页。
[12]梁一儒等著:《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419~421页。
[1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第276頁。
[14]龙建春:《阴阳家简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9,第18页。
[15]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4,第192页。
[16]王光祈:《王光祈文集》,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295页。
[17]黄济:《国学十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7,第2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