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韩与我曾见证过彼此的盛放

2014-04-29刹那芳华

家家乐·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老韩

刹那芳华

老韩发来问候

2014年元旦,难得一天假期,我躲在被窝里赖个觉。一大早,手机却有清脆的短信提示音。是老韩,她在短信里说:“老妞,你最近好不好?又是新的一年了,过去的日子里,每当压力来临,总有几许恍惚,想你在做什么,过得好不好。”

是,这就是朋友,虽然,已经相隔两地,虽然,已经八年没见。

其实,老韩并不老,我们之所以叫老韩,可能是同学们都觉得她这个人长相有点沧桑,叫名字不足以表达出这种感觉,于是便在她的姓氏前冠以老字,这种感觉便活了,有了生命,而且恰如其分。而且,她没有恼怒,每当我们如此喊她,她也乐呵呵应声。

当然,荣获这一殊荣的,除老韩外,还有我,老赖。哦,对了,老韩是位女,『生公民。

认识老韩的时候,我们还在读高中。我记得那是高—下学期的时候,学校开始进行文理分班,各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合并和整合,由于我和她都选择了文科班,便成了同班同学。只是,最初大家都不熟悉,也不怎么来往,那时的我,在别人眼里也略显一点孤傲,和谁相处都是不热不冷状态。所以,一整个学期,我和老韩都没有搭过几句话。

记得高二新学期没多久,一个晚上,我正在教室里上晚自习。突然,老韩拿着一本杂志很突兀地走到我的座位旁,指着杂志空白处密密麻麻的字句问我:“这是你写的吗?”

我探头一看,那是我订的杂志——《杂文选刊》。每次看里面的文章时,都有一个习惯,喜欢在看完的页面上写几句评语、心得,或者是当时自己的小心情。那本杂志是我借给其他同学的,不知怎么就传到了老韩手里。我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意思,便淡淡地说:“是呀,怎么了?”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她立刻从旁边拉过一个凳子坐在我旁边,和我热聊起来。她告诉我,她喜欢看感情细腻的文章,也喜欢看语言犀利的文章;还说,喜欢性格直爽的朋友,大家相处起来不累一…-那天,我们越聊越投机,发现很多共同的兴趣,比如都喜欢躲在安静的地方看书,都渴望考上一所好大学,离开这个小地方。以至于,我们聊得忘了形,教室都熄灯了,我们还坐在角落里,借着屋外的月光聊着彼此的梦想。

从那天开始,我们像发现了一件宝贝,成为彼此心中最重要的好朋友。

相伴的时光

和老韩成为朋友后,我们的友情迅速升温,座位调到一起,床位调到一起,出则同学,入则同寝,大有“烂韭菜不破捆”之势。我也渐渐了解到,她是一个外表冷漠内心狂热的人,这一点与我有些相似。

那时候,兩个人的感觉就是“一世瑜亮,惺惺相惜,余子皆不在眼内”。虽然有点矫情,但却是最真实的青春感受。其实回过头想想,我现在的好朋友都是读书时候相识的,走出校园后,便很少交朋友。不是不想结交新朋友,而是很难交到好朋友,因为我这个人是个直肠子,而身边都是些聪明人,我最怕和聪明人打交道的。特别是远走他乡之后,朋友更是成了我记忆中珍藏的一个词。

再回过头来说老韩。她的学习成绩很好,让人望尘莫及,次次都是全年级前十名。而更让我望尘莫及的,还有她的少年老成,勇于挑战自我的劲头。

她向我讲过每年暑假勤工俭学的经历:炎炎烈日下,骑一辆二八加重自行车,带着两个大筐和冰棍箱子,边卖冰棍边收酒瓶,从早到晚奔波在乡间的黄土路上,有一次中暑,险些要了她的小命……

她讲得云淡风轻,我也像在听故事,那些画面怎么也和眼前瘦弱的她联系不起来。其实,并不是家境逼迫她这样做,她完全可以依赖父母,衣食无忧地完成学业。可是她说:“我就是想看看自己行不行。”

听完她这句话,两相对比,自觉汗颜,让我对老韩又平添了几分敬意。当然,她也有崇拜我的地方,比如文字。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看我的记事本(我习惯于把自己有感触的场景或事情,写在一个本子上),她说我写得很有趣,读起来轻松又愉快。

记得高三时我生日那天,连我自己都忘记了。可早自习即将结束的时候,老韩突然在我身边唱起了《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有生的日子天天快乐,别在意生日怎么过……”

看吧,这就是朋友,你忘记了的她帮你记得,你漠视了的她替你珍惜。那一刻,我的泪不禁潸然而下。

我一直深信,许多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比如我和老韩的孤独和忧郁,还有至情至性。也正是这些让我们走在了一起。多少个夜晚,我们相依在操场边看星星,憧憬未来。老韩说:“如果我在三十岁之前一事无成,就赶紧找个人嫁掉。”

我说:“我没想那么多,也没想那么远,就等待命运的裁决吧。”

说这话时我们还不到二十岁。可没多久,我的爱情不期而至。

我很犹豫,因为同学们都在说他的不好。而老韩是个例外,用她那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火眼金睛替我仔细观察,最后得出结论:“孺子可教,不可放弃。”

现在,我能与他走到一起,老韩功不可没。

渐渐地,我陷入了哭哭笑笑的爱隋中,约会时,老韩替我留着宿舍的门;最后时刻,老韩提醒我以大局为重,不可荒废学业……

老韩,够哥们儿!我在心里为她点了千万个“赞”。可是,为了爱情,我最终还是放弃了学业。老韩见劝不住我,除了叹息还是叹息。我笑:“没什么,你考上大学就行,我可以有资本跟别人炫耀——咱姐们儿是大学生。”老韩不语。

最温暖的是情谊

后来听同学说,我走后老韩哭了,那是别人第一次见她流泪。听了这些,我也哭了,我知道,她在为我的前途担心。那时的农村女孩子,除了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外,还有前途吗?我不知道,老韩也不知道。

可是,想不到老韩最后却落榜了。虽然,她云淡风轻地说着无所谓,我却感到了她心里的风起云涌。苦读十几载,那是一个要改变命运的女孩今生全部的希望啊!我劝她去复读,她不肯,说:“读书读累了,要出去闯闯。”

我知道自己劝不动她,就像当初她劝不住我一样。

一年后,老韩从青岛寄来信件,说有那么一个人,纵只有一个馒头也甘愿与她分着吃,她已决定与那人一起了。

我含泪笑了,我们同属那种心中有爱,心头有伤的人,如今她也有了一个可以依靠的人,也算是幸事!她说那个人和她一样能折腾,当然,最重要的是爱她。

之后就是书来信往。老韩说她和那个人在小村里男耕女织,种桑养蚕,去小学校代课。

“我俨然一农妇,恐怕在路上遇见,你都认不出我了……”老韩在信中调侃。我有些想流泪,老韩,这条路不该你走。

再后来,我为了生活劳碌奔波,远走他乡,做了生活的俘虏,也与老韩失去了联系。只是,在孤独寂寞时,总会想起特立独行的朋友老韩,想起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

近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开始拼命想念往昔的情谊。好在模糊记得她家的地址,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写了一封信,没想到就这样联系上了。当电话那端传来熟悉的声音,那些青春好时光如流水在心头淙淙而过。几多唏嘘感慨,几多山重水复。她说:“回来吧,我们聚聚。”

在青岛冬日的海边,远远地,看她向我走来,那一刻有些恍惚,如同看着另一个自己从岁月深处穿越而来。一个浅浅的拥抱,然后彼此端详。她说:“我老了,你没变。”

我笑,我的皱纹更多的在心上。几千个日夜在异乡的冷风中穿行,容颜怎会不沾染尘埃?

夜里,相对而眠,似乎又回到过去。一点点把分别后的时光拼凑起来,这许多年虽然都不曾见证彼此的悲喜,可友情却没有片刻的疏离,只一个眼神一声问候,就明白彼此仍是心中最深的牵挂。

说起当年成长的疼痛,已经云淡风轻。

其实,生命远比我们想象得坚硬顽强,仿若一枚等待成熟的果实,沉静才是它的内核,时间自会给我们成熟的机会。可是,以前我们不明白,所以才任性地想要个笃定的结果,一旦得不到,便惊慌失措地自己动手,拼命筹措。那些心头不肯示人的伤,便是成长的代价吧。

时光远去,许多东西会改变,而有些东西永远都不变,比如少年时结下的情谊,那些温暖一生相伴。因为我们陪伴并见证彼此的盛放。

猜你喜欢

老韩
父 亲
你看见我的狗了吗?
老韩的艳遇
老韩的艳遇
还债
发怒前那6秒钟
男人的心肠
男人的心肠
老韩
老 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