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专业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2014-04-29沈向阳卓献荣邓玉艳
沈向阳?卓献荣?邓玉艳
摘要: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空调)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进行了说明分析,并指出采用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解决当前毕业设计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通过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发现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丰富了毕业设计的选题,提高了校内指导教师的实际工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根据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词:校企合作;毕业设计;热能;制冷与空调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168-02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企业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毕业生不仅需要掌握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而言,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书本学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这一新的要求,因此造成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和社会严重脱节,高等学校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其中毕业设计过程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以后,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一次大型综合性训练,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关键性教学环节,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环。因此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2]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为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通常来说,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比例可达到60%~70%。[3]在国内也进行了大量的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4]并得出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可最大限度缩短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保障良好的就业机会。这也是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空调)专业(以下简称热能专业)作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一项重要建设目标,同时也是培养快速适应企业的应用型制冷与空调类人才的迫切要求。本文针对我校热能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对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进行了探索,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
一、热能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及分析
1.毕业生就业现状对毕业设计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善,对空调和冰箱等的需求越来越多,相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且珠三角相关产业较发达(如美的,格力,科龙等),因此我校热能专业的就业形势较好,但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式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企业要求从注重学历文凭转向注重素质能力。由于毕业设计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部分找到工作的同学去企业实习,未找到工作的同学疲于找工作,因此实际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有限,尤其是在校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更少,从而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如何保证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同时使毕业设计符合企业要求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
2.毕业设计选题的现状
传统毕业设计题目一般由学校指导教师给出,题目多数为经验的模拟课题,真实课题少,这种单一的选题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渴求,所选题目与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联系较少,因此学生对所选课题不感兴趣,设计过程中热情不高,主动性较差。此外有些毕业设计课题已沿用多届,部分学生都可以找到已往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及图纸,造成部分毕业设计存在抄袭现象,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同时对抄袭者和其他同学的学术态度有极恶劣的影响。
3.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现状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较多,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人数略显欠缺,同时指导教师承担着繁重的课堂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有时教师忙不过来,疲于应付。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学校直接到学校,学历高,研究基础好,但工程实践经验明显不足。部分老教师和企业联系较少,无法紧跟技术更新的步伐,造成专业知识及技能落伍。而传统毕业设计是以学校老师指导的單师型指导模式,指导教师从内容到形式全程负责。指导教师由于精力不足或自身知识缺陷会给学生毕业设计带来不利影响,从而造成学生和企业不能无缝对接。
4.毕业设计时期教学管理的现状
由于就业压力大,很多学生在大四找到工作后按照工作单位的要求去企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往往为了满足企业的要求而耽误了毕业设计进度,尽管我校在毕业设计管理方面有相应的检查制度和评分标准,但是部分指导教师为了学生的就业,在检查毕业设计进度时往往采取过分宽容的态度,毕业设计最后的成绩评定过松,从而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甚至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学管理非常重要。
二、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探索
1.毕业设计和毕业生就业结合的探索
毕业设计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此时,本专业毕业生大部分有了就业意向,部分用人单位希望准员工能早日投入企业建设,以解决其人力资源的不足。没有就业意向的同学也希望通过有实际意义的毕业设计提高自己专业技能,顺利找到工作。因此,毕业设计可以和毕业生就业结合起来,即进行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满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毕业生与社会、与工作的迅速对接,这也是热能等特色专业实践环节建设的要求。
2.毕业设计选题的探索
毕业设计选题确定了设计的方向、角度和范围,我校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开拓了多种选题模式,主要有:根据就业企业课题选题、根据指导教师推荐企业课题选题和根据指导教师的产学研项目导向选题。指导教师推荐企业主要是指导教师利用自己与企业或本专业已毕业学生的联系,推荐毕业生进入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企业课题选题的毕业设计题目一般由企业工程师提出,校内指导教师需对企业拟定的题目进行审核,修改不符合教学要求的题目。指导教师的产学研项目包括现有项目和已完成项目,现有项目具有探索性、前沿性,已完成项目具有成熟性。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并结合毕业的去向,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选题时,学生和指导教师双向选择,学生选题分第一和第二两个志愿,选题后根据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具体情况,优化双向选择的结果。学生选题后,由于工作的变化,在中期检查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更改,但具体的教学管理过程需进一步完善。
3.毕业设计双导师制的探索
“双导师制”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最早是指研究生教育中使用的校内、校外导师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其目的就是要真正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过去一段时间,利用校外资源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全面展开,而对诸多本科院校而言,却还不太广泛不够深入。[5]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让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顺利的完成就业,并成为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但目前的校内毕业设计教学与企业需要存在脱节,因此需要采用“双导师制”的模式来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毕业设计“双导师制”的指导教师由学校的一名教师和企业的一名工程师组成,在本专业的前期探索中,发现校外导师很难担任主导责任,因为企业生产是第一位,而合作培养学生对企业是可有可无的,在实际的指导中经常出现责任不到位,毕业设计进度跟不上学校的要求。因此本专业现实行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为辅的指导模式,校内导师侧重于毕业设计的理论、规范及进度管理,校外导师侧重于设计的具体技术性问题。校内导师主动定期与企业导师和学生加强联系,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校内、校外做毕业设计的学生都统一在学校进行毕业答辩,由校外导师对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学生的工作量、设计水平、独立工作能力进行评价,结合答辩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4.毕业设计时期教学管理的完善
采用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模式后,学生准备去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前,学院要收取企业开具的接受证明存档,并需与合作企业签定委托毕业设计协议书,同时校内指导教师做好出行动员工作,建立与学生的联系方式,保证与学生之间联系畅通。毕业设计进行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需掌握学生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的工作进度和设计质量,并对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进行監控。为了有效的对毕业设计全过程进行监控,必须完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6]同时需完善校内指导教师到企业的走访和现场指导制度。
重视毕业设计的中期检查,检查时需关注学生对课题任务是否明确,进度是否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将中期检查的结果纳入平时考核成绩中。毕业设计的后期,要求学生集中两周返校进行毕业设计的修改和完善工作,强化知识的连贯性和综合应用能力。最后一周,专业教师组需对毕业设计成果进行交叉评阅,并邀请校外指导教师进行公开答辩,最终根据学生的平时考核成绩、毕业设计质量的评分、毕业设计答辩环节的评分、并综合企业指导教师的意见给出最终成绩。
针对部分学生由于工作变动等原因,造成毕业设计题目需更改,本专业做如下规定:在中期检查前,开题报告后,需提交毕业设计题目更改申请,并同时提交更改后的开题报告,在中期检查后,则毕业设计题目不能更改。但学生离开合作的企业后,学院与合作企业签定的委托毕业设计协议书自动失效。
三、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实践及成效
在近两年的实践教学中,我校热能专业积极采纳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模式,毕业生可根据已有工作和指导教师的情况在一定时期内自由换题,满足其毕业后的工作需要。2013年,我校热能专业毕业生68人,其中参与校企合作的毕业生为18人,但校企合作过程中有2人由于找到其它合适的工作而中途退出,实际只有16人完成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通过对该16人毕业设计的调查,发现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课题全都来源于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课题或科研课题,毕业生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在企业中所作的工作,高质高效的完成毕业设计。参与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学生普遍反映校企合作有利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工程方面的能力。
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克服了由教师自拟的部分毕业设计题目不能与工程实际结合的弊端,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兴趣。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丰富了毕业设计的选题,使得新题目所占总选题的比例明显上升。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作为导师,解决了学校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难题,与此同时,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可深入到企业与企业工程师一起指导毕业设计,提高了校内指导教师的实际工程能力。通过合作指导毕业设计,加深了学院与企业的相互了解,使学校能够及时把握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有利于产学研的实施,促进了双方在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以校内指导教师为主的指导模式,使得校内导师可全程跟踪毕业设计的进度,有效保证毕业设计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
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在实践过程中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参加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学生比例较小,主要原因是企业觉得搞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需花大量的时间培养学生,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往往要求有实习工资,而参与合作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在合作企业工作,从投入和产出角度来看,企业觉得不合算。如果学院要求学生不拿实习工资,那么学生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的经费,学校很难解决。为了提高参与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的学生比例,笔者认为:工作还没有落实的毕业生,可利用其集中毕业实习的背景,选择与集中毕业实习相关的题目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可加大产学研项目导向选题,2014年我校热能专业毕业生78人,产学研项目导向选题21人,比2013年有明显提高。
尽管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由于其有许多突出优势,尤其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可促进毕业生与社会无缝对接,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已经引起本专业领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希有,牟宪民,刘凤春,等.关于多样化毕业设计教学方法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8):59-60.
[2]周健,周全法.“独立—实际—校企—就业”紧密结合的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2(6):82-84.
[3]孙进.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校企合作的形式、特点与发展趋向[J].比较教育研究,2012,(2):41-45.
[4]吴亚男,毛有虎,石怀伟,等.校企合作创新毕业设计新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68-69.
[5]吴巍,祁焱华,王红英.建筑类专业毕业设计环节中校企合作的实践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2,2(4):118-120,125.
[6]施全峰,周立春,孔旭.构建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2-23.
(责任编辑:刘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