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墅小区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2014-04-29彭艳青段晓梅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人工湿地设计研究景观规划

彭艳青 段晓梅

摘 要:居住区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特定的特征,丽江雪山纳里别墅小区从文化内涵,多样化的形式等方面对其人工湿地进行规划设计,文化内涵和多样化形式主要体现在湿地景观的水系平面的设计、护岸的设计、植物配置等方面。同时湿地景观与其周围环境景观相结合,充分结合小区建筑风格,并借鉴其他别墅小区人工湿地景观的优点进行设计。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轻松的居住场所。并使其成为丽江小区景观的新亮点。

关键词:别墅小区;人工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道路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高速公路增長量也跃居全世界首位[1]。河南处于中原大地,东西南北交通要道大都在此经过,快速的经济增长,使高速公路成为人们最为便捷的交通方式。构建自然、生态、和谐的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是改善人们出行条件和提高旅游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1 方案概述

1.1 雪山纳里小区地理位置

雪山纳里位于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脚下,香格里拉大道、官房花园酒店对面,属于丽江市富人区。本小区整体绿化面积有18391m2,高达35.3%的绿化率,以纳西传统建筑风格(三坊一照壁、四合五井天)为主线,遵从自然,最大限度引入雪山,尽可能户户观山赏雪,全面采用南北朝向,大面积使用落地玻璃窗和阁楼及路台最大化引入阳光。注重功能分区。以人为本,注重私密性,舒适性,均好性[5]。

1.2 雪山纳里小区周边状况

雪山纳里独占区域门户位置,是丽江极具品质和气质的高档别墅区。推窗直面巍峨雄壮的玉龙十三峰,悦榕庄、铂尔曼、阿曼等超星级酒店环侍左右。步行可达束河古镇,近距离拥抱丽江古城。还有全世界海拔最高,地心引力最小的高尔夫球场——雪山高尔夫球场近在咫尺,随时享受优悠闲适的度假生活。

2 方案设计构思

2.1 丽江雪山纳里别墅小区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

2.1.1 注重湿地景观的整体布局和生态理念

居住区湿地景观水体有三种布局形式。第一种是倚靠自然的水体,保留自然的景观;第二种是把自然的水体引入居住区内,达到人工与自然景观结合;第三种是完全利用人工开辟水体,从而建造人工湿地景观。雪山纳里小区的水体布局属于第三种。设计时与丽江的生态、文化等环境相融合,充分尊重纳里小区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保持原有水系的自然形态,保护原有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合理安排水循环及排污系统。

2.1.2 注重与居住区整体景观的统一性

湿地景观整体上是一种自然野趣景观。本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湿地景观与居住区整体建筑和小区景观风格的统一性。基于经济基础和文化氛围,从地形、水面、驳岸处理、护坡、植物景观营造等多个方面考虑,因地制宜,利用动、静结合的水景组织方式,把湿地景观特性融入整体环境景观之中。

2.1.3 注重景观的“可亲近性”和“安全性”

小区湿地景观不仅要满足自身的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还应该满足小区居民对娱乐、休闲、游憩等功能的要求。设计时在不破坏湿地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辟公共开放的空间,增强可亲近性,但是同时应保障湿地景观的安全性。护岸设计、水深及警示设施都应充分考虑居民安全问题。

2.2 雪山纳里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的理念

在雪山纳里别墅小区内设计一个人工湿地景观,园区规划设计遵从“崇尚环境、亲近自然”的原则。人工湿地景观与小区布局相契是该居住小区独特的环境设计。充分体现了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通过对该小区人工湿地景观的营造,有助于用更生态的造景手法解决水体景观的自净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并满足人们对水景生态住宅的向往,同时满足人们亲近自然,从中找回日益失去的天然情趣的要求,并且为人们对湿地价值的深入理解提供相关的信息和知识。

2.3 雪山纳里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的目标

(1)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小区湿地景观具有充分的共享性,尽量让每家每户都获得良好的环境效果。首先,在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来创造人工景观,让小区人们都能够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共享该小区特有的环境资源;其次,利用各种环境要素丰富空间的层次,为别墅小区的人们提供休憩、交流的场所,从而创造优美、祥和、温馨的居住环境。

(2)此设计突出文脉的延续性,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一大特点。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也是居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因此在居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认识到文化特征对于住区居民健康、高尚情操培育的重要性,而营造居住区环境的文化氛围[6]。在具体规划设计中,应注重雪山纳里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和发扬住区地域的纳西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同时,还要注意到住区环境文化构成的丰富性、延续性与多元性,使该湿地景观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

(3)随着人们对审美需求的不断提升,居住区人日常的方便、舒适与健康做到观赏实用相结合。所以在做此设计时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亲水空间,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戏水、听水的场所;硬软景观有机结合。

(4)此人工湿地建成后可以有效地调节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住区气候、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消减噪音等方面。通过对该小区人工湿地景观的营造,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还能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

2.4 丽江雪山纳里小区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环境防治法》;

(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要求》;

(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3 方案总体设计

丽江山雪纳里小区人工湿地景观的总平面设计:

在丽江雪山纳里小区人工湿地景观布置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条件,按人工湿地的功能和流程要求,考虑湿地景观在小区的景观中的作用及其出水再利用规划,并结合地形、风向、地质条件和卫生防护距离等因素,合理安排和布置。

设计时考虑人工湿地植物的高度与小区各单元的景观协调。

雪山纳里小区湿地景观建设遵循和谐、自然、均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人们亲水要求、环境美化、湿地景观水生植物配置、水体景观设计、湿地沿岸辅助设施,水景、喷泉、雕塑、驳岸、景观桥、木栈道、涉水池池营建等。

4 丽江雪山纳里小区人工湿地景观的各细部设计

4.1 水系平面设计

在对小区湿地景观水系进行规划时,从功能优先的角度出发,从宏观上把握水体的形状与分布。根据居住小区的地势特点以及功能分区,因地制宜的规划水体的形式,点线面相结合,水体形式多样化。结合小区不同年龄层次人的不同需要,把湿地景观分为主要水景区、儿童乐园、老年人活动区、青年人活动区、私密区、人工生态小岛。水景又分为涉水池、生态池、游泳池。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

从整体上看,所设计的水系平面也要和小区的总体平面相结合,风格要统一。

在水体设计时要做到主次分明、动静结合。要处理好水体与其他造景要素的关系,同时处理好水体与人的关系。既要保证人们能最大程度亲近水又要保证人们充分安全。

4.2 小区湿地景观驳岸设计

驳岸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在设计驳岸时把驳岸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与小区环境想结合,让湿地景观与小区其他景观自然结合在一起。

进行驳岸设计时充分满足居民的亲水要求,驳岸尽贴近水面,以人手能触到为设计的最终选择,也是最佳选择。亲水环境的水上平台、汀步、栈桥等,也充分以人与水体的尺度关系为基准进行设计。

此次设计采用自然石和自然式草坡驳岸相结合,在其间设计小型广场和亭台等作为过度的节点,并力求自然。

4.3 瀑布跌水设计

本次设计将跌水设计成滑落式,并模仿自然景观,采用自然石假山设置瀑布背景和引导水的流向,对落水口山石处还作卷边处理,瀑布落差在1m以下。

4.4 生态池、涉水池和游泳池的设计

生态池适于水下动植物生长,又能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供人观赏的水。在此设计中饲养观赏鱼和习水性植物,营造动物和植物互生互养的生态环境。

涉水池设计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两种。儿童戏水处用水下面涉水的方式,其深度不超过0.3m,池底进行防滑处理,不种植苔藻类植物。在需跨越水面的地方用水面涉水的方式,设置安全的踏步平台和汀步,面积不小于0.4×0.4m,并满足连续跨越的要求。在主要水景处设置了特色的能到达对岸的木板踏步。从而丰富了水景。

泳池水景设计以静景为主,营造一个让居住者在心理和体能上的放松环境,设计了游泳池、水上乐园、星座池等锻炼和游乐场所,同时也是邻里之间的重要交往场所,泳池的造型和水面也极具观赏价值。设计时对池岸作圆角处理,铺设防滑地砖,泳池周围种植灌木和乔木,并提供休息和遮阳设施,还设计了更衣室,方便居民游泳。

4.5 水体净化处理

居住区水景的水质要求主要是确保景观性(如水的透明度、色度和浊度)和功能性(如养鱼、戏水等)。此次设计的人工湿地景观主要采用生物法,必要时结合物理法和化学法。

4.6 小区湿地景观植物设计

通过对湿地植物的合理搭配,对空气净化、水质净化、水土保持、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给动物和微生物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发挥自身生态效益,还能提供多样、丰富的自然环境。在设计中,参照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充分考虑各种植物的习性,结合丽江的气候,选择各方面最适宜的植物,营造多样性的稳定的植物群落,并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稳定的生存环境,,形成良性的循环。

设计时,在水面上,植物的覆盖面积和留出的水面面积有合适的比例,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和范围。挺水、浮水、沉水植物从生态和美观上合理搭配。这样既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又能在构图上刻画出一定的美感。在立面上,湿地植物有高矮的搭配,形成一定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林冠线有一定的起伏和变化,避免了死板和僵硬的问题。

在设计中进行各种植物的搭配时,考虑到植物的季相变化和色彩的搭配。采用在同一区域的水面盛花期有所不同,同一花期不同色彩的植物。这样,植物景观才能保持四季景象丰富,层次丰富多样的特点。

人工湿地中植物在冬季会出现枯萎或休眠从而导致其功能的下降,所以,在植物选择时选择常绿冬季生长旺盛的水生植物类型。所选择的植物不应对生态环境有影响或威胁,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景观效益和文化价值。在本方案中漂浮植物选择了金鱼藻、凤眼莲、等。它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生命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好,根系发达;②生物量大,生长迅速;③具有季节性休眠现象[7],同时搭配了根茎、球茎等植物,如睡莲、荷花、马蹄莲、泽泻等。它们具有发达的地下根茎或块根,为季节性休眠植物类型,生长季节主要集中在4~9月。根茎、球茎类植物具有以下特点:①耐淤能力较好,适宜生长在淤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生长离不开土壤;②适宜生长环境的水深一般为40~100cm左右;③具有发达的地下块根或块茎,其根茎的形成对P元素的需求较多,因此,对P的吸收量较大[7];挺水草本植物选择了芦苇、、菖蒲、水葱等,并成为人工湿地系统主要的植物选配品种。这些植物的共同特性在于:①适应能力强,或为本土优势品种;②根系发达,生长量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存,对N和P、K的吸收都比较丰富;③能于无土环境生长[7]。岸边植物选择了湿地松、水杉、落羽杉,垂柳等,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了局部呆板。

5 结 语

居住区内人工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能形成良好的内部循环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人工湿地具有投资运行费用较低,净化效果理想,并对环境无副作用,有一定景观效果等优点,已受到广大业主的青睐[6]。本案将人工湿地景观与小区绿化、建筑等有机的进行融合,做到了尊重自然和人的统一和谐境界。在尽量保持自然景观的同时满足人们亲近自然,从中找回日益失去的天然情趣的要求并唤起人们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雷卫伟.居住区湿地景观演变与人类文明[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7,(3).

[2]柳骅.人工湿地及其在景观中的应用[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08.

[3]都晓璐,杨柳青.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J].南方园艺,2009,20(1):43.

[4]刘桂湘.居住区人工湿地的设计[J].北方园艺,2009,(2).

[5]佚名.从植物学特性述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中华园林网,2007/06/02

[6]徐梅.昆明市居住區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研究[D].云南:西南林学院,2009.

[7]马建武.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8]刘豪.人工湿地系统在生态住宅小区中的应用[J].农家之友院,2010,(6).

[9]邓保平.居住区人工湿地的设计探索[J].园林工程,2006(8).

猜你喜欢

人工湿地设计研究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设计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城市河流综合整治污水处理探析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校园中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基于绿色设计理念下的包装设计研究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潜流人工湿地堵塞测量技术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