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长大”的孩子
2014-04-29丁晓娟
丁晓娟
小乐(化名)今年12岁,身高 1.35米,体重53斤,身材瘦小,脸上充满了稚气。小乐是独生子,自幼父母关系紧张,对小乐照顾很少。父母离异后,小乐一直由乡下的爷爷带大。六岁时,父亲再婚,小乐跟父亲和继母一起去异地生活,母子关系融洽。相对于同龄的孩子,小乐似乎停止了生长,说话童音依旧;玩玩具时还自说自话;爱搞破坏,所有的东西一经他手就会面目全非;喜欢和六七岁的孩子交往……小乐父母带他到医院检查,没发现有问题。据老师反映,小乐特别爱说话,无论上课还是下课,总说个不停;经常不做作业,却撒谎说作业本丢了或没带来,要求回家去补……
拒绝长大的孩子在遇到问题后,心理防御机制至少有两个特点:
1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幼儿很喜欢“捉迷藏”,把眼睛一蒙,就大声地说自己不见了。他不知道世界依然存在,只是他自己看不见而已。有彼得·潘综合征的儿童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用这种“捉迷藏”的办法逃避现实、逃避困难,躲在家里玩玩具、看电视、上网打游戏等,潜意识中的想法是:“我不妨碍别人,别人也别找我麻烦。”小乐自幼生活环境不断转换,强烈的不安定感使得他喜欢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着玩具说话,或者随时自说自话,或者无意识拆卸手边的东西,通过身体不停的动作来克服内心的恐惧感和无助感。
2想办法吸引亲人注意
得到别人关爱,是每个孩子内心的渴望。小乐自幼缺乏安全感,害怕被遗弃,所以遇到对自己好的亲人,会特别依赖。小乐常常要求回家做作业,目的就是看看继母还在不在家。而常和六七岁的孩子交往,不愿意长大,就是在告诉继母:“我还是小孩,我需要你的照顾。”
如果进一步分析,小乐“不愿长大”的背后,原因何在呢?通过多方面的了解,笔者发现了一些端倪:
A家庭原因
小乐自幼父母关系紧张,父母打架争吵时,小乐就成为他们发泄情绪的对象。妈妈常去舞厅排遣不满,爸爸在网吧彻夜不归,小乐被遗弃在家,自己找吃的。跟随爷爷后,爷爷对他很溺爱,但当他过于顽皮时,爷爷常会说:“再皮我也不要你了。”父亲再婚后,虽然小乐与继母关系融洽,但继母工作忙,碰到小乐闯祸时,会说,“去,找你爸去,我管不了你了。”
B孩子自身的原因
从小就深深体会到环境中的不安全和对现状的无奈,使得小乐丧失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信任感。在小乐的心目中,亲人随时都可能遗弃他。因此,除了跟着关系较好的继母外,待在任何陌生环境中,他都会有种莫名的恐惧和焦虑。正是由于这种恐惧和焦虑,潜意识里小乐拒绝长大,随时需要人保护。这样,小乐的身体发育速度停滞下来,从外表上看,小乐最多也只有八九岁。就算小乐整天腻在继母身边,也不会让外人觉得奇怪了。
一个人需要有长大的内在要求,才能有改变自己的动力源泉。当然,外在的帮助作用也不可小觑。
策略一:激发成长愿望
治疗拒绝长大者的关键,就是本人必须要有“长大”的愿望。只有这样,才能解开自己的心结,才有改变的可能。为了使小乐的潜意识开始转变,首先要让小乐相信并认识到,即使他长大了,依然会得到家长的关心和照顾,家长的爱会永远伴随他的成长。还可以告诉小乐:等爸爸妈妈年纪大了,还需要长大、长高的小乐来照顾,从而让小乐知道亲人之间的照顾是相互的。
策略二:家庭合力配合
为了解决孩子的問题,父母自己必须要先转变,只有父母的改变,才能让孩子以及整个家庭回到正确轨道上。
了解了小乐心中的恐惧,爸爸妈妈就更要花时间亲近小乐,要给孩子安全感。用行动来告诉他,爸爸妈妈有多么爱他,让小乐知道,他不需要找借口逃学回家做作业,因为妈妈总会在家等他。当然,这些努力,都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要期望只作一点点努力,就可以使孩子马上能有安全感。真诚的爱,永远是治疗恐惧最好的药方,能弥补所有的缺憾。
同时,父母要互相合作,共同承担责任,保持一致的教育态度,协商解决方案与步骤,不埋怨、不推诿,不各行其是。要了解孩子成长过程的心理需求,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善于倾听他们的想法,适时引导他们诉说心中的委屈与不满。不要急于打断或纠正他,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与其探讨应对的策略。
策略三:学校同步跟进
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校长都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努力配备非常优秀的专职心理教师,而学生遇到问题也愿意向心理教师倾诉。学生有了正常的宣泄渠道,便相对减少了心理问题的发生。
知识小链接
彼得·潘综合征:对于行事幼稚、拒绝长大、“想永远扮演孩子”的人,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彼得·潘综合征”。彼得·潘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的童话人物,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他们的特点是:爱玩、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在生活方面,较依赖他人;他们还表现出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不会主动关心他人,却把他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并且不愿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