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失败乡建
2014-04-29
近年来,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乡村问题,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的实践中。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惑和纷争。日前,《时代周报》刊登钟刚的文章,讲述其父的乡建遭遇,折射出当下乡村的结构和面貌,令人深思。
既有的利益格局 彭村是湖北省的云梦县和汉川市两地交界的一座村庄。最近几年,父亲一直有回彭村居住的念头。退休了的父亲,一直想为那里的乡亲们做点什么,他也厌倦了城市里的拥挤和嘈杂,希望在一个近乡近土的地方颐养天年。
他最先想到在彭村盖一栋房子,开设一处诊室,发挥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为村民免费看病,以此回馈乡亲。他还费了不少工夫来绘制这栋房子的平面图,并构想和丰富它的功能。但这个营建计划遭到了家族中所有人的反对,因为彭村已经有了一家诊所,父亲开设义诊,意味着这家诊所将失去生意。父亲希望实施的善举,将首先遭到这一家人以及宗族的抗议,甚至是报复。最终,他放弃了这个筹划已久的计划。
父亲回到彭村,首先要面临的是如何处理与村民的关系,尽管他每次回乡,都与乡亲客客气气,在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他仍会参加彭村的生丧嫁娶的红白喜事,但一旦想回村居住,关系就变得复杂很多。去年年底,父亲的族弟装修了他家那座已经破败的祖屋,“豪华的装修”带给了他不少的麻烦,村民们似乎通过向他抛出一些让人不舒服的话语,来得到不少乐趣和一些平衡感。
特有的运转逻辑 当都市人卷入到乡村的关系网络和运转逻辑中,乡建所聚集的力量,会被乡村的运转逻辑冲至微弱,都市人进入乡村,犹如滴水入海掀波澜。
彭村最先要新建小学的校舍,到父亲所在的城市募捐,父亲很爽快地拿出资金支持。但这所小学使用没几年,就遇到了并校政策,被搁置起来。这所受到各方资助建造的校舍,如今的用途是养鸡。彭村的另外一次大型募资,是修筑村内的道路,父亲同样积极响应,但那条沥青路居然没用多久,就被雨水冲垮了,可见偷工减料之嚴重。路边的河渠,曾是村庄的一条重要水道,连接水塘和农田,但坍塌的路基和村民倾倒的生活垃圾已经将河渠堵塞。村子至今还没有自来水,政府的水泥路,也只修到了离村子有三四里路的镇上。据说村民已经很难号召起来,哪怕只是为了清理这条河渠。
彭村的书记十多年都没变过,仍是一位曾经被认为最不可能掌管这座村庄的杀猪佬。父亲对这个毫无作为的村委和豆腐渣道路有一些抱怨,但他的心底里,似乎也就确定了这点——他是没有办法扭转这个局面的。这个国家中最微弱的行政力量,仍有不可侵犯的神圣感。摘自《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