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4-29曹祥王家胜代倩倩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

曹祥 王家胜 代倩倩

【摘 要】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常规口服药物及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预防及巩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每周二次,连续三个月,观察患者近两年COPD急性加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每年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可以明显提高COPD患者机体抵抗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COPD;急性加重;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75-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通常,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原因后,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者。肺气肿则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能诊断为COPD。如患者只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而无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斯为COPD。COPD相当于中医疾病中的“哮病”、“喘病”、“肺胀”等范畴,以老年患者为多。COPD目前已居全球人类死亡原因第4位,预计到202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3位致死原因和导致经济负担的第5位疾病,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寻求COPD简、廉、便、验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已显得非常重要。西医治疗主要以抗炎、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为主,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好方法。近些年中医药治疗COPD取得了很好疗效,尤其是外治法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中医外治法是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等理论,通过各种手段刺激穴位,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治疗COPD优势明显,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外治法中穴位注射更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我科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采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治疗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39~85岁,平均61岁,病程4~42年。对照组男26例,女9例,年龄41~79岁,平均59岁,病程6~3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各项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2组病人均符合我国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COPD诊断标准[1]。

2 治疗方法及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口服药物及吸入舒利迭预防及巩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每侧1ml,常规消毒,适当深度,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注意无菌操作,每周二次,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时间自第一次注射算起,周期2年。

2.2 观察方法 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自第一次治疗起近两年急性加重(患者短期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痰,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的次数。

3 治疗结果

4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过后,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其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经常反复发作,而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不舒等症状。传统西医治疗主要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改善气道狭窄,祛痰剂、止咳药等对症治疗,以达到减轻症状,阻止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的目标。但是西医治疗存在治标不治本,需要长期服药,副作用大,而且部分进口药费用高等弊端。中医很早就对慢阻肺有了深刻的认识,把慢阻肺归属于中医的“喘症、肺胀”范畴,是由于肺、脾、肾三脏的虚损引起的。慢阻肺的发病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是因为痰、淤、湿,表现为咳、喘、痰、淤、肿几个方面,既有标症又有本症,适合中药标本兼治的特点。中药治疗慢阻肺有很多经典方药,在不同的阶段,中药都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辨证治疗的特色和优势。但是也存在弊端:由于传统中荮分子颗粒大,不易吸收,见效慢。又由于用药时间过长,容易发生成分的相互的抵触,产生类似西荮、激素副作用。如何解决见效慢、长期服药的弊端成了中医治疗喘症、肺胀的重点研究课题。

外治的方法,目前中医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冬病夏治,穴位注射或贴敷,这个也体现了中医防病的一个理念,中药经过人体体表穴位进入病所,能够提高药物的疗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发作。穴位注射疗法是运用针刺和药物相结合的一种针灸疗法[2],该疗法以其简便的操作和显著、快捷的临床疗效而深受广大临床医生的喜爱,并逐渐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它继承总结了中医的理论,并采用祖国医学的整体辩证施治,通过针刺的机械作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穴位的开阔与传导作用,集三者共同结合起来对人体产生强烈刺激从而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根据中医理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缓解期采用扶正固本,补益气血之法,是从整体观念出发,对机体进行整体调节。这种调节能通过调动机体的内因,扶助正气,复其生机,促使脏腑生理功能的恢复,对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COPD常见的证候为肺肾气虚、痰阻血瘀[3],本虚标实是COPD证候特点,治疗需重视扶正固本。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黄芪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传统中药。味甘性温,归肺、脾经。黄芪的主要成份是黃芪总黄酮、黄芪总皂甙和黄芪多糖。现代药理研究[4]证实,黄芪所含的有效成份可调节免疫功能,具有抗疲劳、耐缺氧、提高免疫力作用。黄芪是补气之要药,有补气升阳、扶正固本之作用,黄芪可促进免疫分子生成和免疫细胞功能,黄芪通过提高淋巴细胞的活性及免疫功能,增强对病毒的抑制作用,促进抗体生成、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从而改善心肺功能。黄芪还能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滞度,减轻心脏负荷。黄芪还有类似激素样作用抑制过敏反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黄芪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黄芪苷,黄芪注射液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T细胞转化率、T细胞玫瑰花结形成率,诱导干扰素生成,提高白细胞介素的活性。此外,黄芪注射液还具有抗菌作用和干扰病毒复制的功能。因此结合足三里穴位的功能及黄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采用穴位注射疗法,从而达到扶助正气,复其生机,促使病变脏腑生理功能的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临床尚未发现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8-17.

[2] 晏忠勇,张万峰,沈金芳等.黄芪注射液在穴位注射疗法中的临床应用[J].黑龙江医药,2005,18(6):412~414.

[3] 张新莉.足三里注射黄芪注射液对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次数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3,31(8):155~1565.

[4] 王红梅,姚小曼.黄芪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0,12(3):37~39.

猜你喜欢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治疗延髓梗死并顽固性呕吐6例
足三里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周围神经炎疗效观察
颈痹汤联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黄芪注射液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探析缩宫素结合黄芪注射液用于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治疗的临床疗效
黄芪注射液对白血病患儿感染因素的影响
复方丹参与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