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读书人为何多有风水情结
2014-04-29
科学与命理信仰到底是怎样的关系?为什么严复、吴宓、陈寅恪、沈有鼎……这些“海归”派新式读书人和传统读书人一样,都有浓厚的命理信仰或命理兴趣?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复旦大学上海史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熊月之近日对科学、命理信仰及宗教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哪些名“海归”爱算卦占卜?
命理信仰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在中国源远流长,信仰主体主要是下层社会,读书人一般不大说自己信仰命理。但你们细细考察一下,很多读书人都会有命理信仰,或者是命理兴趣。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特别是近代各门学科对传统命理信仰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命理信仰跟科学是同步发展的。在近代读书人的那些笔记、日记、书信,你会发现其中留有他们从事这类活动的很多记录或者痕迹。
这些新式读书人,主要是在科学主义影响下接受过新教育的这批人物,像严复、伍廷芳……他们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受近代科学思潮影响很大的。以常理而论,在科学思潮影响下占卜这一类命理文化,应该是没有什么市场,或者是空间很小的,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情,在民国时期命理文化相当兴盛,占卜、扶乩都很盛行,出现了一大批的命理学家,也出现了一大批命理学著作。
这里举几个例子,比如严复,严复可以讲是一个有新学背景的人热衷命理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他占卜的事情太多太多,包括家里面的事情,国事、财富、疾病、官运、婚姻、流年等等,你们看严复的日记里面记录得非常多,光是1912年至少占卜了十几次,其中占财4次,为兄弟妹妹占卜了4次,占卜的结果每一次都记下来。
为什么“命理信仰”长盛不衰
在科学创新的时代,有很多人都已经有很好的科学素养了,为什么命理信仰长盛不衰?有三层原因,我把它分为宏观原因,中观原因和微观原因。宏观层面来讲,未知的领域永远大于已知的领域,不管科学发展到什么程度,有很多东西科学没有办法解释,在这样情况下,科学的终点就是迷信的起点,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话倒过来,就是科学不能解决的问题都会留给命理去占领。中观原因就是社会层面的问题,其实从晚清以后到民国,哪怕到现在,科学尽管很发达,但对命理这个世界冲击还是相当小的,你能解决命理关心的问题还是不多,所以在命理世界与科学世界是同步发展的。微观原因,人在什么时候容易信?就是在动荡不定,难以把握,变化系数较大时候。生病的人容易信,叫平时不烧香,有病抱佛脚,病急乱投医,因此这个时候成本是不算的。商人,商海浮沉。官员,很多官员都信,为什么?官员在官场上风险比较大。科考的人容易信,无论是过去参加科举考试,还是现在考大学的人。
他们为什么不選择其他宗教?
至于他们为什么选择命理,而不选择其他宗教?宗教其实是一种精致的命理,是命理当中最为确定的部分。到了上帝这个层面就不去讨论了,但是在唯物论的眼光里,上帝是可以讨论的。选择宗教也是选择一种解脱,选择宗教和选择唯物论是一个道理,就是上帝安排的,我就信了,信了心理就安定下来了,这也是一种安顿自己心灵的一个办法,有人信宗教,但是并不是所有人。
为什么人会相信宗教?因为宗教有那么大的市场,尤其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有自己成套的解释,有很大的社会支撑的力量,有很多信徒,他如果在那个群体中会有一种安全感,有一种依托。摘自《都市女报》